餐飲業有哪些自救神操作

餐飲業受疫情衝擊最大的行業之一,2020開局遭受了非常大的考驗。

  休市、退單、停業、營收下降甚至歸零,此外還有房租、員工工資、食材貨存等開銷壓力......餐飲業當下的狀況讓許多餐飲人焦慮萬分。


餐飲業有哪些自救神操作


餐飲店大面積“熄火”

  據報道,各餐飲企業春季檔營業流水已萎縮90%,只有不到10%的餐館仍然堅持營業。

  從疫情大爆發到今天,大多數餐企都選擇閉店停業,線下客流歸零直接導致營收歸零的殘酷現實。

  餐飲巨頭自爆困境

餐飲巨頭們也紛紛向外界道出了各自的困境,更讓業內人士擔憂。

  ● 西貝:賬上現金流,撐不過三個月;

  ● 老鄉雞:保守估計,從初一到初七,七天損失超2000多萬;

  ● 樂凱撒比薩:銷售額下滑一半以上,如果這個情況持續三個月,預計虧損3000萬以上;

  ● 眉州東坡:年夜飯退訂損失1700萬,加上疫情期間的其他各種損耗和支出,預計損失近億;

  ● 麥當勞:受疫情影響僅10天時間裡,全國餐廳報告現金流為負數。

  儘管業內都在感嘆“很難”,但餐飲業的互助自救行動早就開始了,不少餐飲品牌為加盟商減免品牌授權費、管理費等,減輕了加盟商的擔憂,也彰顯著餐企的大擔當。

  越是臨近寒冬,越是有生機噴湧。雖然被疫情打亂了腳步,但一些走在前頭的餐飲企業已經快速調整策略,開始探索新的發展路子,或許會對仍在努力尋求出路的其他餐飲企業帶來一些可借鑑的思路。

餐飲業有哪些自救神操作


藉助外賣

面對線下客流懸崖式樣斷流,許多餐企紛紛“轉攻”線上渠道,通過外賣平臺、小程序、品牌APP等在線平臺進行下單,配送到家的方式來發力新的經營線。這樣一來,客流通過線上迴歸,可以消耗一些菜品庫存,挽回部分營業額。

  越來越多的餐飲品牌開啟外賣服務,如必勝客宅急送、肯德基宅急送、麥當勞麥樂推出“無接觸”配送服務,部分肯德基餐廳試點 “無接觸” 點取餐服務;大龍燚閉店後保留了外賣業務,推出“火鍋外賣送到家”的服務;呷哺呷哺一直保證除武漢以外省市的醫療機構的外賣業務,只要是醫院的訂單,每單還白送“茶米茶”飲品。  

但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對餐廳外賣來說,也面臨著不少困難。隨著疫情的擴散,外賣員有被感染的風險,消費者恐慌情緒讓一些外賣員被攔門外...

  餐飲想要做好外賣這個銷售渠道,必須做出改變。對此,西貝總結出了一些關鍵點:

  ● 管理者加大巡店:做好防護措施和門店管理,安撫騎手;

  ● 調整外賣菜單:北京西貝20家店1月31日調外賣菜單,針對“宅家”的消費者推新品,再把西貝明星菜和蔬菜類前置,並做一定的折扣和促銷;

  ● 使用安心卡:每份外賣都付有一個小卡片,記錄製作人、裝餐人、騎手的體溫溫度;

  ● 做好人員和門店防護:全員定時測體溫,帶口罩上崗,明確規定普通口罩6小時一換,N95口罩3天一換。配免洗洗手液,加大門店消毒頻率。

餐飲+零售 開啟平價賣菜業務

北京中餐品牌“眉州東坡”通過自身的供應鏈優勢,自1月26日啟動平價菜站業務,把瓜果、蔬菜、調味料、生鮮、成品、半成品賣給周邊社區的居民。

有效節流 壓縮開支,穩住現金流

  餐飲行業是現金流行業,餐企的最大現金流又幾乎都是來源於堂食,所以,如今的狀況下,節流對於餐企來說至關重要。

解決“閒置”員工 把員工“借出去”上班

  一邊是慘淡的餐飲業員工閒置,一邊是缺少人手的超市,兩個業態合作互補、抱團取暖,可以說是對抗疫情的一次“創新”的嘗試。

  盒馬與多家餐企達成“共享員工”合作:盒馬與雲海餚共同宣佈達成人員用工合作,不僅解決餐飲企業的人員待崗問題,也緩解盒馬人力不足的挑戰。

面對疫情,保住現金流成為了各大餐飲企業“重中之重”的任務,除了節流之外,還要開源,通過各種創新的“自救”方式開拓新的業務,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與此同時,還應該趁這段時間,修煉內功,優化企業管理與精細化運營能力,積蓄能量,迎接疫情結束後的反彈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