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新能源乘用車在人民戰“疫”中迎來轉機

2020年的春節,全民蝸居,中國交通行業跌入前所未有的谷底,讓本已在2019年出現銷量下滑的新能源汽車全行業憂心忡忡。

萬萬沒想到,新能源乘用車在人民站“疫”期間,迎來了別樣的轉機:

柳暗花明,新能源乘用車起波瀾

2月10日,工信部《新能源汽車生產和產品准入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將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 “設計開發能力”改為 “技術保障能力”,悄然釋放出降低新能源汽車企業准入門檻的信號,引發行業熱議。

2月20日,《廣東省進一步穩定和促進就業若干政策措施》明確:“鼓勵廣州、深圳進一步放寬汽車搖號和競拍指標。”被當做是作為改革開發橋頭堡大省的刺激汽車行業重要舉措。

2月26日,作為最大的純電動乘用車集聚地,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公佈2020年第1期新能源小客車指標配置結果, 54200個個人指標和3000個單位指標全部一次性放出

,而且指標輪候期和有效期都明確顯示為拉動消費。

旋即,各車企迅速發佈各自的促銷政策和廣告海報,沉寂了整整一個月的汽車銷售市場一下子在網上、朋友圈、APP熱鬧起來。


萬萬沒想到,新能源乘用車在人民戰“疫”中迎來轉機


謹慎樂觀,電池安全時刻不能忘

有專家說,新冠病毒的傳染性會隨著氣溫的升高而減弱。也就是說,民眾的生活和消費有望在春末入夏時節逐步恢復正常。

不要高興太早。須知連續幾年以來,夏季都是電動汽車安全事故的高發期。市場暫時向好,不會改變當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洗牌格局。

電動車起火不僅會造成人身安全和財產損失,更會拉低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信任和好感。

數據顯示,歷年來國內新能源汽車起火事件中與動力電池相關佔比高達86%(國外類似事故案例也不少見)。動力電池熱失控管理研發已成為行業內的普遍共識。

2019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共要求召回33281輛新能源汽車

,據統計其中因動力電池問題而召回的新能源汽車數量有6217輛,佔全年新能源汽車總召回量的18.68%

另據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公佈數據,2011年到2018年間,國內新能源車著火事件中與動力電池相關案例為92例,佔比高達86%

而據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介紹,2019年5月—7月之間,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臺共發現79起起火安全事故,涉及車輛96輛。這其中,有86%的事故車輛使用三元鋰離子電池、7%的事故車輛使用磷酸鐵鋰電池;在已查明著火原因的車輛中,58%的車輛起火源於電池問題。

業內都知道,當時部分企業為了搶(tao)佔(qu)市(bu)場(tie),一些電池企業虛標容量,一些新車驗證週期人為縮短,這些自帶Bug的新車型快速推向市場,導致2018年、2019年新能源汽車事自燃事故集中爆發。

專家認為,電池熱失控導致的自燃是主要原因,電池的熱失控是機理複雜、危害嚴重的電動汽車安全問題

2019年1月,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發布《鋰電池產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我國對電動汽車企業及產品採取公告管理,要求電動汽車符合常規汽車和電動汽車專項檢驗標準,但是公告管理只是對樣車負責,部分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比如電池模組一致性不高、BMS(電池管理系統)對充電管理存在缺陷等,這些都有可能導致電動汽車安全事故發生。

萬萬沒想到,新能源乘用車在人民戰“疫”中迎來轉機

電池“緊箍咒”,電池熱失控管理系統

由於BMS的缺陷,以及動力電池熱失控的概率,國內幾家頭部電池企業早在2015年起,就陸續給自家電池裝上了“電池熱失控監測及自動滅火”系統。

之後的幾年裡,隨著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的放量增長,這項引領行業鋰離子電池熱失控監測及自動滅火的技術也迎來了快速發展和規模化應用。

基於“鋰離子電池熱失控模型”研製的創為電池箱火災防控裝置系統,集故障自檢、火災識別、早期預警、自動手動雙啟動滅火、多點監測等智能功能為一體,穩定高效,實現了電動汽車火災的早期預警和智能控制。

萬萬沒想到,新能源乘用車在人民戰“疫”中迎來轉機

據分析,2018年中國動力電池市場規模突破820億元(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2019年中國動力電池市場規模為710億元(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數據),有專家據此推測,未來“電池熱失控監測及自動滅火系統”將可能形成一個價值百億的新興產業。

不出意外,這個行業迅速地湧入一批投資和新廠,就像2015年新能源爆發帶動一大批電池企業投產,其後便是連續幾年的淘汰大戰。

據瞭解,電池熱失控監測預警技術門檻相對較高,尤其電池熱失控監測技術屬於行業內的前沿技術,國內外沒有效參照物,屬於“無人區”,早期研究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也就是說,研發實力是技術的關鍵,也是相關企業的立身之本。

因為這個項技術具有“跨界”屬性。想要生產出適合客戶需求的產品,就必須要對車輛、汽車電子、動力電池、消防等各方面的專業技術有深入研究,並融會貫通,才能正向開發出車規級產品。這是很多後加入企業所完全不具備的。

因為電池熱失控的發生發展是個複雜現象,單一變量無法探測電池安全隱患問題,需要疊加不同場景做出不同的評判。變量因素增多,算法的複雜度也會呈幾何倍速上升,此時就需要建立數學模型,依據分度值、氣體濃度等不同變量因素疊加不同場景做出綜合判斷。

也就是說,在這個細分行業當中,只有掌握核心技術的領軍企業,杜絕任何一項誤報漏報的技術,靠著報警準確率百分之百的產品,才能始終居於領先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