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生活习惯,与糖尿病和平相处

改变生活习惯,与糖尿病和平相处

每天喝酒1~2个酒精单位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中指出,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而对于非喝不可的人来说,每次最多1~2个酒精单位,1个酒精单位是指含有10克酒精的酒。每周饮酒2次为限。

喝酒后,饮食热量要减少

通常,1个酒精单位的酒能够为我们提供70千卡左右的热量,大概相当于20克大米饭的热量。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喝酒后,全天的饮食总热量要相应减少。喝酒时,尽量选择干啤或干红。


酒精几乎没有营养价值

酒精虽然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热量,但是不能替换主食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几乎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另外,酒精会导致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血糖过低,有低血糖的人最好戒酒。

过量饮酒会导致严重后果

酒精主要在胃、小肠中吸收,几乎全部被肝脏代谢,所以过量喝酒,不但会给肝脏带来巨大的伤害,还会导致严重后果:

1.急性肝损害(酒精中毒)、慢性肝损害,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

2.血脂异常、动脉硬化。

3.高血压、中风。

4.食管癌、胃癌、大肠癌等危险性增加。

5.酒精依赖、成瘾,交通事故、暴力事件等。

6.骨质疏松、痛风、营养不良以及肥胖等。

酒精代谢过程中,乙醛脱氢酶是肝脏最重要的酶,它负责将乙醇气化成乙醛,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高的人,酒精代谢能力强,酒量也大。但是,它与遗传有关,经常喝酒者,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会适量增加,但是不会被其他物质诱导,所以,水果、茶水、果汁等,都不会起到解酒的效果。


红酒也有争议

虽然,我们常常听人说,常喝点红酒对健康有利,但是,这个说法不太适合糖尿病病人。

红酒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所含的白藜芦醇,这种物质能够对心血管健康起到保护效果;但是,普通红酒中的白藜芦醇含量仅为1.5~3.0毫克/升,难以达到相应的有效剂量,所以也起不到较明显的保护心血管健康的作用。

一个体重60千克的人,每天喝3升红酒才能获取足够的白藜芦醇。这对身体是一个严重的负担。因此,不推荐靠喝红酒来保健。


拒绝烟酒

改变生活习惯,与糖尿病和平相处

吸烟增加2型糖尿病发病率

多项研究证明吸烟可使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而且还会增加糖尿病患者患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

烟草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其中包括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等。它们会对人体造成毒害,不但会破坏人体脏器细胞的活性,比如调节人体血糖的胰岛,当胰岛功能受损后,其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就会减弱,从而增加糖尿病患病的风险。烟草中所含的去甲烟碱,会使血管收缩、痉挛、血供减少,组织缺血、缺氧,也会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导致血糖、血压升高,破坏血糖的稳定,进而增加2型糖尿病发病率。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更为重要的是,长期吸烟会使对血管有伤害的“坏胆固醇”升高,血管壁增厚,加重心血管及微血管病,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几率,尤其是患心血管等致命性强的疾病的几率。

吸烟增加糖尿病发病危险度

吸烟数量决定2型糖尿病发病危险度。假设不吸烟者患糖尿病的相对危险度是1,发病危险度会随着吸烟者每天吸烟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具体是1~20支为1.88,21~30支为3.02,30支以上为4.09。

由此可见,对健康人有害的香烟,对糖尿病及准糖尿病患者的危害就更为明显。


改变生活习惯,与糖尿病和平相处

避免早上空腹洗澡,远离低血糖困扰

洗澡会消耗身体能量,如果早起后空腹洗澡,很容易出现虚脱的症状,血压、血糖都会降低,明显的话,还可能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所以,最好不要空腹洗澡,应在饭后半个小时进行。


洗澡不宜用搓澡巾

糖尿病患者洗澡时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用搓澡巾搓澡,这样不但不利于皮肤的健康,而且会增加皮肤破损、感染的风险。


这些情况也不宜洗澡

在过饱、血压不稳、生病、饮酒等情况下,都不宜独自在家中洗澡,以免在洗澡过程中发生意外。


做好准备工作,再出行

改变生活习惯,与糖尿病和平相处

出行前的准备

1.向医师要一份病历摘要及处方复印件。

2.携带血糖测量仪和测尿糖的试纸。

3.备足所需药品,如晕车药、清凉油等防蚊药、平时吃的降糖药、消炎药。最好带足两倍的药量,分装在不同的旅行袋内,随身携带,以防万一。

4.准备些饼干、牛奶、三明治、水果等食物,当不能及时进餐时可以拿出来补充能量。

5.补充糖分的食物也要准备一些,如果汁、方糖等,防止出现低血糖。

6.皮肤、脚部护理的物品要备好,如防晒乳液、指甲刀、棉袜等。

7.最好准备两双方便走路的鞋,最好有一双供长时间步行用的厚底运动鞋。


旅途中应注意

1.随身携带写有个人病症信息的糖尿病病情卡片,以便出现意外时,及时得到救助。

2.坚持每天测血糖或尿糖,防止血糖水平波动而不自知。

3.妥善保管胰岛素。不要放在太冷或太热的地方,胰岛素在温度不超过30℃的室温下可放置2~3个月。不宜直接暴露在阳光之下,以免失效。如果自带的胰岛素用完,在外注射不常用的其他品牌的胰岛素时,要注意询问胰岛素的具体情况,因为不同国家或地区出售的胰岛素浓度不一定相同。

改变生活习惯,与糖尿病和平相处

每天6~8杯水,告别血压、血脂隐患

糖尿病患者如果没有并发肾病、心脏疾病,也不存在水肿及其他限制饮水的情况,应注意多饮水,尤其在夏日,不要等渴了再喝。

每天保证摄入不少于1500毫升水

每天应保证摄入6~8杯水(1500~2000毫升),在活动量变大、出汗变多、发热或呕吐、腹泻时,应额外补充水分。糖友们在平时,一定要养成定时饮水的良好习惯,每天清晨和临睡前,劳动、活动后应饮水。每次饮水量宜控制在250~300毫升,分2~3次饮用。

另外,饭前、饭后半小时内和吃饭过程中不宜大量喝水。


白开水最理想

早晨空腹喝上一杯温热的白开水对身体非常有益。

对中老年糖友们来说,早上起来喝一杯白开水,能帮助稀释血液,降低血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还能防止并发心脑血管疾病。

对年轻人而言,夜间睡眠体内水分会流失,早起后空腹喝一杯温开水能起到解渴、利尿、促进肠胃蠕动的作用,长期坚持还能使皮肤变得越来越好。

冬季如何调养?

改变生活习惯,与糖尿病和平相处

保暖

寒冷刺激可使体内儿茶酚胺物质增加,促使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易诱发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所以,要及时添加衣服,注意防寒保暖。


改善生活习惯

1.晨起时和睡前宜用温水刷牙,餐后用温水漱口,及时清除牙缝里的食物残渣,保持口腔卫生。

2.根据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户外运动方式,多晒太阳。

3.严禁吸烟。

4.每晚用温开水洗下身,勤换内衣。


冬季要格外注意护理足部

1.冬夜脚冷可用多层袜套保暖,不要用电热毯、热水袋等焐脚。

2.每晚睡前用37℃左右的温水泡脚,并按摩下肢。

3.穿宽松的棉鞋、软皮皮鞋或靴、运动鞋,不要穿高跟、尖头、硬皮鞋。袜子选纯棉质地或羊毛质地的。

4.不要自行治疗胼胝和鸡眼,不能滥用胶布贴脚,不用刺激性肥皂洗脚。

5.如果脚部出现水疱、红肿、干裂、割破、抓伤或疼痛等情况,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糖友们冬季尤其要注意足部的保暖。

另外,取暖不要用暖水袋,因为可能由于末梢神经病变未能及时发觉被烫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