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恩伯也能抗日?13军死守南口一月,与日军拼得血流成河

1937年7月底,汤恩伯被任命为第7集团军前敌总指挥,率领该集团军所部第13军坚守南口、张家口一线阵地。给汤恩伯以及第13军的任务是无论付出多大的牺牲,都必须死守上述阵地至少8天时间,再等候部队换防。

汤恩伯也能抗日?13军死守南口一月,与日军拼得血流成河

[上将汤恩伯]

汤恩伯随即命令所部第83师,全速前进,务必在最短的时间里赶到南口建立阵地,阻挡日军第5师团的进攻。经过急行军的第83师于8月3日进入阵地马上构筑工事,严阵以待。仅仅过去一天,日军第5师团的先头部队开始向南口发动进攻。此时,汤恩伯一面严令第83师必须牢牢地守住阵地,同时,要求第13军各部迅速向南口、张家口一线阵地集结,全力以赴阻挡日军的进攻。

向南口、张家口一线进攻的日军第5师团先头部队,在第83师的有力阻击中无法取得突破。日军华北派遣军迅速改变作战计划,又增派4个旅团总共4万余人的部队,向南口、张家口展开全线猛攻。

在日军部队向南口、张家口集结时,汤恩伯率领的第13军所属各部几乎同时进入阵地,中日双方两支精锐部队在这个区域进行奋力搏杀。

骄狂的日军以为凭借自己有飞机、重炮、坦克的助战,制定了3天必须突破中国军队阵地的计划,以便快速染指山西。汤恩伯虽然无法得知日军详细的作战计划,他号召官兵们无论如何也要坚守住阵地,决不能让日军从上述阵地取得突破。

汤恩伯也能抗日?13军死守南口一月,与日军拼得血流成河

坚守南口火车站的官兵们,在日军飞机、重炮和坦克轮番轰炸和进攻之下,阵地被摧毁,就进入民房继续战斗,民房被日军炸塌了,依靠断墙残垣和日军进行激烈的巷战,直到这部官兵全部牺牲在阵地上。

汤恩伯原来接到的命令是防守南口、张家口阵地的时间为8天,不知不觉间,他率领的第13军已经坚守了16天,部队伤亡越来越大,汤恩伯不得不收缩阵地,把部队向最为险要的居庸关、黄楼院、镇边城,形成三个重点防守区,继续坚守,苦苦支撑。

在半个多月的苦战里,汤恩伯作为第7集团军南口战役的最高指挥官,每天在指挥所里和衣而卧不到几个小时,稍有响动马上进入状态,详细询问前方战况及时作出部署。

特别是当他得知援军由于受到洪水影响和日军阻击,不能及时赶来换防,没有露出焦躁不安,大发脾气,而是对属下们说,作为军人就要以战死沙场为荣,谁敢轻言撤退,就地枪决,包括我自己,你们同样可以监督,如有这样的想法和你们一样军法追究。

汤恩伯以自己的行动,感染了第13军每一个官兵,第13军官兵,看到汤恩伯早把生死置之度外,在退守的这几个阵地依然和日军奋力厮杀接近一个月的时间,超出原先规定的坚守上述阵地的数倍,虽然以伤亡近27000人的代价,消灭了日军15000千人,这一不俗的战绩,特别是坚守时间之长,为第二战区部署山西境内的抗战,赢得了一定的时间。

汤恩伯也能抗日?13军死守南口一月,与日军拼得血流成河

[奔向战场的官兵]

1937年11月,由于太原沦陷,山西战场的中国军队已经无法抵挡住日军汹涌的进攻,隶属于第二战区长官部第6、第7集团军主力已经被日军击溃,第二战区长官部不得不向中条山方向转移,山西境内,已经没有正规部队同日军正面作战。

在日军疯狂的进攻面前,第二战区长官部在向中条山转移撤退过程中,始终没有摆脱日军的追击,如果不能有效遏制日军的凶焰,第二战区长官部将无法在中条山立足。不仅意味着山西全境完全沦陷于日军之手,很快的陕西、宁夏、甘肃都将成为日军侵占的目标。在此严峻形势之下,汤恩伯临危受命担任了刚刚组建完成,尚未全员归建的第20军团奉命驰援山西。

汤恩伯知道山西面临的艰难时刻,连夜带领属下第89师出发,

在他率部向前挺进的同时,与之相反的却是沿途退下来的各个番号的散兵游勇和逃避战乱的难民。

目睹着一切,让汤恩伯心里沉甸甸的,他催促部队加快行军速度,尽快接敌,不能让悲观的气氛影响部队战斗的意志,在汤恩伯不断严令下,部队的行军速度越来越快。

汤恩伯也能抗日?13军死守南口一月,与日军拼得血流成河

[向日军射击的重机枪阵地]

可是就是在这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所部先头部队的一个营在和日军交战中未能抵挡住日军的进攻,败下阵来。这让汤恩伯极为震怒,出师不利,那仗还怎么打,为了稳定军心,激发官兵杀敌的斗志,他马上把负责指挥这次战斗的指挥官抓起来,立即枪决。让官兵们看到面临日军只有死战,才能求生,贪生怕死之辈没有好下场。

官兵们被汤恩伯的这一举动震慑了,士气得到很大提高。汤恩伯感到日军一路势如破竹,必然放松对沿线的警惕。他迅速查看地图,果断选择在日军必经之地的子洪口设伏。

前来追击第二战区长官部的日军,根本没有想到这时候竟然还有中国军队在这里设防,毫无防备的进入了汤恩伯设好的伏击圈。当这部日军进入伏击圈后,汤恩伯率领的部队,所有的轻重火力全部倾泻在这股盲目冒进的日军身上。毫无防备的日军在猛烈的打击下,一时慌了手脚,暂时退却,担心被全歼。

汤恩伯料定日军很快会组织大规模反攻,他一面命令所部停止前进,就地构筑工事,同时,命令第20军团各部火速向子洪口靠拢,把子洪口作为阻击日军部队进入晋南的主战场。

日军果然像汤恩伯预计的那样,纠集了大批人马向子洪口蜂拥而来。面临日军飞机轰炸,大炮轰击和坦克轮番冲锋面前,汤恩伯当然知道这时候是没有一支部队可以赶来支援的,他抱定着在这里和阵地共存亡的信念,冒着日军的炮火,亲临前线指挥,死死的把日军阻击在子洪口一线动弹不得。

日军虽然连续发动进攻,由于始终未能突破子洪口阵地,无奈之下放慢了进攻的节奏。第20军团在汤恩伯的指挥下,与日军在子洪口呈现胶着状态。

第20军团在子洪口一线和日军僵持不下,无疑为一路溃败的第2战区各部队的收拢,归建,从容布防,特别是整顿低迷的士气争取了宝贵时间,汤恩伯无疑为稳定晋南局势作出了重大贡献。

如果汤恩伯没有率领第20军团及时赶赴子洪口布防,山西不用说很快就会全境陷落,稳定的战略大后方的西北地区,也将荡然无存,那中华危矣,绝不只是纸上的唏嘘,而是现实的存在了。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请支持毅品文团队的各种原创文章及实体书,独立专业有种有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