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断、死磕、诅咒,是陪孩子写作业的3大误区,当心孩子越陪越笨

晚上十点多,楼上传来一个女人的咆哮声:“什么关系?!啊?什么关系!说!到底什么关系?”我那颗八卦的心疯狂的跳跃起来,趴到窗口认真听下文。那女人继续气愤的喊道:“互为相反数啊!¥%@……”

打断、死磕、诅咒,是陪孩子写作业的3大误区,当心孩子越陪越笨

陪娃写作业已经成为公认的家庭生活中的高危活动,常听说有家长因此心梗、脑梗进了急诊室。至于吼完孩子觉得头晕、心口痛、脑壳痛的家长就更多了。

谁不想平静和谐的度过每个“陪作业时光”,谁不希望能跟孩子心平气和的一起学习?但是“写作业的孩子们”就是有这样的能力,把“不发火”的心理建设全部推翻,把每个陪作业的家长逼到崩溃的边缘。

打断、死磕、诅咒,是陪孩子写作业的3大误区,当心孩子越陪越笨

如果细数起来,孩子最容易让家长们逼崩溃的行为有以下几种:

1、辩论找借口

你跟他说东,他跟你扯西,你要他写作业,他要去上厕所。5分钟的作业,要打断几十次。“不吼叫,他能坐的下来吗?”

2、沉默不语

俗话说:上帝也受不了三分钟的沉默。

可是许多孩子一到写作业,订正错题的时候,何止沉默三分钟?许多时候就像失去了语言功能一样,问他什么都不回答,真是能把人急出神经病!

打断、死磕、诅咒,是陪孩子写作业的3大误区,当心孩子越陪越笨

3、注意力不集中

你给他讲题,他眼神空洞,不知道神游到哪里去了。你费劲心思的讲了一大堆,孩子却好像根本没听,注意力完全不知道在哪儿!“真恨不得给他一巴掌,把他的心思打回来!”

4、大脑停摆

同样一个问题,讲了十几遍,孩子居然还是不懂!那么背下来总可以吧?“跟着我念十遍……好,现在背一遍!”,当这个时候孩子依然没法复述的时候,“你怎么这么笨!”就冲口而出了。

打断、死磕、诅咒,是陪孩子写作业的3大误区,当心孩子越陪越笨

平时挺机灵、也挺懂事儿的孩子,怎么一到写作业就能把家长气到“脑淤血”?

正面管教的创始人简尼尔森认为,每当你觉得教育孩子成了“痛苦”,那么一定是有什么地方做错了。

换句话说,当您觉得陪娃写作业太折磨人,那么一定是您的方法出了问题。而其中最容易出现的三个错误是:打断、死磕和诅咒。

打断——破坏孩子的注意力

乐乐写作业时,妈妈看到一个汉语拼音的标音标错了,立即指出来:“这里错了,uo的音应该标在o上。”

民间有句话叫:“观棋不语真君子”。说的是看人家下棋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忍不住“支招”。无论下棋者棋艺如何,都能做到“不语”的,才称得上真的君子。

为什么观棋不能说话呢?因为下棋者的思路和观棋者也许并不相同,观棋者不停“支招”会打断人家的思路,破坏人家的注意力。

孩子在写作业,他本来是沉浸在题目里的。这时,您看到一个答案明显错了,立即指出来。孩子当时的思路就被打乱了,沉浸的感觉也被打断了。

跟棋手一样,孩子的注意力被打断的次数越多,就越难以再集中起来。

有些家长还特别喜欢坐在孩子身边陪作业,结果孩子的注意力始终有一半放在“妈妈在看我”上面,当然没办法专心在题目上。

打断、死磕、诅咒,是陪孩子写作业的3大误区,当心孩子越陪越笨

这样改变:

不妨等孩子全部写完,再做订正。就像棋局的过程中自然是要“观棋不语”,但是一场比赛结束后,不妨大家一起“复盘”,找到可以进步的可能。

不但如此,即使订正的时候先多夸夸孩子的进步,比如:今天的字迹比昨天整齐,今天比昨天早完成10分钟,我看到你写作业的样子非常专心等等。

孩子得到这样的鼓励,下一次写作业的时候就会更加专心,作业质量当然更好,成绩也会有所提高。

打断、死磕、诅咒,是陪孩子写作业的3大误区,当心孩子越陪越笨

死磕——令孩子大脑停摆

“八八六十四!记不住吗?抄20遍!“小宇妈妈又一次发现孩子算错了乘法口诀后,不停的跟孩子出题,死磕乘法。

这看上去是在帮孩子记忆,死磕知识点,实际上是家长已经被气愤情绪控制,这样的“死磕”不过是在报复孩子的“不会”、发泄自己的怒火而已。孩子接收到父母这样的情绪,只会进一步加剧他的“不懂”和“不会”。

当一道题反复讲孩子还是不理解,这时候感到焦躁的不只是家长,还有孩子。孩子会产生:我很笨、我不能理解、我对不起父母、我是失败者等愧疚、自卑、失望的负面情绪。

而当孩子们被这样的情绪控制,他负责逻辑思维的那部分大脑组织就被完全抑制了。这时候,孩子的记忆力、思维能力都降到最低,无论如何“死磕”,都没办法理解和记忆了,就像突然“变傻了”一样。

打断、死磕、诅咒,是陪孩子写作业的3大误区,当心孩子越陪越笨

这样改变:

如果您发现孩子脸色沉下来,回答问题需要的时间越来越长,说明他已经在被负面情绪控制。这个时候可以让他休息一会儿,吃点零食。如果您能在这个时候讲个笑话,让孩子“扑哧”一笑,也许孩子很快就又恢复机灵劲儿了。

另外一个办法是给他出几道特别简单的题目,让他感受到自己“能做对”。我有时候会计时2分钟,让孩子做2分钟特别简单的口算,帮助孩子找回注意力集中的感觉。

心理治疗师路斯哈里斯,曾经建议人们在心情浮躁的时候把“大脚趾”紧紧的勾起来,并感受自己的大脚趾,以此来脱离情绪的控制。

当孩子恢复思维能力,作业的效率也会大幅提高,不再每晚熬到深夜,睡眠充足,进入良性循环,成绩自然也就上去了。

打断、死磕、诅咒,是陪孩子写作业的3大误区,当心孩子越陪越笨

诅咒——当心“一语成谶”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妈妈在跟牧师抱怨了半天孩子的种种缺点之后,牧师问她:您为什么要这样诅咒孩子?

上次给一些中学生讲课时,请他们写下对自己的评价,不少孩子写下了:呆、笨、自卑这样的词汇。这样的自我评价,真的可以成为家长给孩子的“诅咒”。

心理学上有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一个孩子经常被看成什么样,经常被说成什么样,经常被怎样对待,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变成现实。

当孩子在作业中表现不佳时,许多父母会因为心急说出许多抱怨:笨、愚蠢、反应慢、磨叽、拖拉这样的负面标签,被深深的刻进孩子的自我认知,并指导孩子真的成为这样的人。

希望您能明白,自己的每句话对孩子而言都是“预言”,那么您是准备祝福孩子?还是诅咒孩子?

打断、死磕、诅咒,是陪孩子写作业的3大误区,当心孩子越陪越笨

这样改变:

无论多么生气,都不能“出口伤人”,这是一个家长必须的自我修养。

很长一段时间,当我发现自己已经“憋到内伤”,我会逃跑到另一个房间去关上门,让自己恢复冷静。用这样的方式,避免对孩子的暴力。

如果一定要说点什么,您不妨把“你这么笨!”改成每一句话都用“我”来开头:“我气死了!”、“我真的很着急!”

这能够尽可能的避免孩子受到伤害,也避免自己口出恶言,成为孩子挥之不去的负面标签。

打断、死磕、诅咒,是陪孩子写作业的3大误区,当心孩子越陪越笨

如果上面的三种陪作业方式,您占其中的任意一种,那么每晚陪作业的时光就不是在给孩子加分,而是在给他的成绩减分。要想每晚心平气和、母慈子孝,孩子成绩蹭蹭进步,现在改变,一切都来得及。

我是 ,多平台育儿领域优质原创作者,多平台签约作者。专注于男孩养育中的心理成长、教育心理,帮助您不打不骂、不生气,提升孩子的责任感、自制力和学习成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