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290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封建王朝為何難破300年?


唐朝290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封建王朝為何難破300年?

唐朝290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封建王朝為何難破300年?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夏朝有五百年,商朝有六百年,周朝更是有八百年,但這三個都屬奴隸制朝代,而自秦朝以來的封建王朝,無一超過300年,時間比較長的有明朝276年,清朝267年,最長的唐朝也只有290年。

唐朝290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封建王朝為何難破300年?

唐朝疆域

也許大家會說漢朝有四百多年,而且很多人都持有這種看法,但正史並不承認這種觀點。二十四史是分為漢書和後漢書的,漢書是以漢高祖劉邦為開端,而後漢書以光武帝劉秀為開端,這就是史書上的西漢和東漢,它們是兩個不同的朝代。

宋朝分為北宋和南宋,兩宋雖然加起來也有三百多年,但它們同樣是兩個不同的朝代,而且宋朝疆域本就不大,甚至可以說是偏安一隅,所以後世的史官並沒有把宋朝當成正統來看待,一般是把宋朝與遼/金、西夏平等對待。

唐朝290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封建王朝為何難破300年?

北宋疆域

唐朝290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封建王朝為何難破300年?

南宋疆域

不僅僅是中國的歷代王朝有這樣的規律,國外也就是世界史上超過三百年的朝代也是寥寥無幾的。說到這裡,肯定有人指出拜占庭帝國有一千多年,其實這已經把朝代和帝國的概念混為一談了。

簡單地說,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外國人一般把唐宋元明清這些朝代統稱為中國,也就是所謂的中華帝國,但事實上古代的中國按時間順序可以劃分出很多朝代的。而拜占庭帝國,實際上按時間先後順序是分為十二個朝代的,而且每個朝代的時間都沒有超過二百年,只是我們習慣性地把這些朝代統稱為拜占庭帝國罷了。

唐朝290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封建王朝為何難破300年?

拜占庭帝國疆域

在這就引出了今天的問題,如此之多的封建朝代,為何難以破300年?因為均衡!

一個國家機器的運轉,往往是各方勢力達到均衡狀態的產物,當一方的勢力達到無法控制的時候,均衡就被打破,此時的這方勢力已經具備了改朝換代的能力,一旦爆發,舊的王朝就會被滅亡、被替代。

當舊的王朝滅亡時,我們就會說,某朝代亡於某某,譬如,很多人認為明朝亡於萬曆,漢朝亡於桓帝。但事實上,明朝是亡於崇禎,而漢朝是亡於漢獻帝的。

那為什麼會出現偏差如此之大的結論呢?因為我們沒有意識到舊的均衡關係被打破,新的均衡關係接替建立時是需要時間的。

唐朝290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封建王朝為何難破300年?

古代農民起義(新的均衡打破舊的均衡)

上述的漢桓帝是在146年繼位的,從這年算起,東漢堅持了74年,到了漢獻帝手上才滅亡;萬曆皇帝是在1572年繼位的,但明朝最後還堅持了72年,到了崇禎皇帝時才滅亡;而唐朝,在安史之亂中均衡也被打破了,但唐朝更是堅持了長達152年才滅亡。

唐朝在安史之亂後能堅持如此之長的時間,是因為其在平定叛亂後建立了各種各樣的均衡關係。比如中央和地方節度使之間的均衡;文武官和宦官之間的均衡;甚至在帝國外部,也有吐蕃、回鶻、南詔之間的相互制約而產生的均衡。而唐朝恰恰在這長達一百多年的時間裡,沒有一方勢力有足夠的能力打破這樣的均衡,所以一直可以堅持到黃巢起義,均衡才被打破。

唐朝290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封建王朝為何難破300年?


唐朝290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封建王朝為何難破300年?

安史之亂

所以說:王朝的更替,無一不是一種均衡被打破、另一種均衡被建立的過程,而且在這過程中各方勢力此消彼長,整個過程的時間長短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王朝的存在時間的長短,而這個時間恰好是不到300年。

也許我們可以借用迷信的話說,這就是魔咒!但我們在論歷史的時候,要堅持以科學的眼光來看待、分析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