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 你和孩子遇到这些“心理战”吗?

作为学生,面对网课,你是否已经适应良好?作为家长,当孩子的自觉性不够,网课效率令人担忧,又长时间不能出门,彼此朝夕相处,你们的关系是矛盾升级还是更融洽亲近?

疫情期间,重庆市第一中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开通了心理援助邮箱,陆续收到了一些学生及家长的咨询信件,最近,老师们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希望能为有同样困惑的学子和家长们带来一些帮助。

学生篇

不适应网课形式

疫情当下,线上教学成了一个大热点。习惯了传统“面对面”教育模式的我们,突然切入网课模式,所有人都在重新调整状态。不适应,在所难免。

建议:

1.拥抱自己的不良情绪,不置自己于特殊化。当你也因为不适应网课形式而烦躁时,请你先努力平静下来,尝试这样做:告诉自己这只是适应新事物过程中的正常反应,我产生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出现同样现象的人并不少,当我为情绪找到出口,对网课慢慢熟练起来,不适应的状态会得到改善。

2.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网课期间,请你为自己营造一个安静、温馨、不受干扰的学习空间。

3.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预习教材,标记疑问;调试好设备;提前10分钟坐在电脑前,准备好笔记本和相关资料。

4.认真听课。认真记录老师讲解的重难点以及自己的理解反思;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不随意离开电脑,积极参与在线讨论发言。

5.课后积极反馈。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并按要求提交;归纳一天的课堂所学,整理疑问和笔记,并及时与老师沟通;预习第二天的课程。

6.加强交流。课余时间加强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提出自己的困难,借鉴他们的经验,主动寻求帮助。

7.变化不一定都是坏事,它们是另一个视角的积极信号。要敏锐地觉察这些变化,并积极接受出现的变化,做一个主动调整和安排计划的人,这非常重要。

学习压力&情绪焦虑

在疫情没有完全解除的情况下,假期被再次延长,一部分同学从一开始的“满心欢喜”逐渐转变成“焦躁不安”。有人担心网课模式学习达不到好的效果,有人害怕自己在此期间学习落伍掉队,更有初三、高三的同学焦虑即将到来的中考与高考……

建议:

1.接受自己的担忧,不要自己吓自己。在特殊时期,不要无缘担忧自己落后,你要相信,你和其他同学甚至你的竞争对手都面临同一个困难,有一样的感受。

2.把压力与不淡定当作平常练习。把自己产生的压力与不淡定当作是应对学习中突发状况的练兵,不苛求事事完美,用迎接挑战的心态面对。

3.调整不合理期待,及时调整目标。无论是传统学习情境还是网课学习,都需要我们细化目标并及时调整,以更好更快地适应学习。

4.为压力与不良情绪找到出口。当我们产生压力或是不良情绪时,我们需要积极主动地寻找多种宣泄途径(如跑步、听音乐、记日记、倾诉等),避免让压力与不良情绪困扰我们过久。

5.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当压力过大,情绪困扰过度,且自己无法疏解时,请及时寻求专业心理援助。

家长篇

孩子在家很懒散,做事无计划

很多孩子上学的时间都推迟了,很多父母的另一个焦虑感来了,孩子关在家里不出门,在家很懒散,做事无计划,这该怎么办?

建议:

1.设身处地与孩子同感共情。寻找具体原因之前,家长们不妨先设身处地与孩子同感共情,即体验孩子的处境,能感受并理解他们产生的情绪情感。

2.排查孩子当下遇到的困难。家长可以和孩子坐在一起,列出当下孩子面临的无法私自处理好的困难并进行评估排序,然后按轻重缓急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鼓励孩子先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适度给予自己的建议。

3.加强与老师、其他家长及孩子同学之间的联系,鼓励孩子也多和他们分享感受,进行合作,交流经验。

4.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作息、奖惩制度和监管措施,设计丰富新颖的居家娱乐活动。

5.对孩子的“无助无望”感及时反馈,多抓住生活中的小细节与闪光点表达对孩子的欣赏与鼓励。

6.避免拖孩子成长的“后腿”。在这个特殊时期,家长不妨适度放手,尊重孩子的节奏和独立空间,让挂在嘴边的“善意提醒和悉心指导”不要事事都表达,时时都出现。

拒绝沟通&亲子冲突增加

假期延长,家长和孩子朝夕相处,原本被忙碌工作学习占据的亲子时间重新回归,一部分家庭的亲子关系因此得到加强,但在不少家庭中,家长和孩子仍很少沟通,或亲子冲突不断升级。

建议:

1.明确边界感。任何社交关系都有一定的边界。亲子冲突的原因多样,但追踪其根源,不少亲子冲突产生于越界。虽然家长不是故意为之,但确实让孩子产生被捆绑束缚的不适感。

2.建立同等的对话机制。当我们处于情绪的支配下时,很容易用不恰当的方式与孩子对话,从而打破对话的平衡。所以家长们在与孩子沟通时,不妨多一些积极的微笑、诚恳的询问、具体的肯定、尊重的态度、耐心的引导。

3.不要扩大问题。在冲突中,我们容易在一句句的争辩中偏离主题,家长要摸清冲突爆发的导火索,引导孩子一起回归最初的问题寻求解决办法。

4.尝试达成妥协或理解。在解决亲子冲突时,很多时候家长和孩子双方都需要各退一步,或是共同寻求第三种彼此都认同的解决方式。

5.尊重与宽容。作为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尊重与宽容的家庭氛围。看到孩子问题背后的底层动机,宽容孩子无心的过错,引导帮助他们正确地实现自我。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林祺

如何处理线上学习和家庭生活的关系?

如何提高线上学习质量?

如何处理居家学习的亲子关系?

……

居家学习,这些问题有答案了

本报讯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李析力 张瀚祥)网上教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家长们口中的“神兽”在家时间长了容易和家长之间产生一些矛盾,这种情况如何处理呢?如何处理线上学习和家庭生活的关系……昨日,在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万礼修对相关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如何处理线上学习和家庭生活的关系?

要达到线上学习、学生学习生活的全面效果,必须解决好线上学习与线下家庭生活的全面衔接。万礼修说,如果要用一个关键词表达,那就是:看家庭。

万礼修认为,首先营造家庭环境。从物理环境来说,最好给孩子创造一个无干扰的专属空间。从人文环境来说,可以在房间内张贴一些跟学习有关的、孩子喜欢的暗示性语言,自我激励、自我监督;家长要尽可能抽更多的时间陪伴学生,一方面积极配合学校加强对孩子学习、生活的督导,另一方面改善亲子关系,保持和孩子的有效沟通。

此外是确保身心健康。要保护视力,坚持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还可参加一定家务劳动。同学们还可通过与老师、同学、亲人充分沟通交流、倾诉烦恼等方式维护情绪稳定。

如何提高线上学习质量?

如何才能提高线上学习质量?万礼修认为,要提高线上学习质量,必须解决好学习观和学生自我管理问题。如果要用一个关键词表达,那就是:看学生。

万礼修表示,同学们必须切实履行好自己在学习全过程中的主体责任。“特别是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全环节都要做到流程规范、学习行为规范。”万礼修说,具体来说,就是课前认真预习,按照每天的课程安排表,提早做好上课准备,每堂课前最好有3-5分钟的候课状态;上课时,重点对照课前疑问,积极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做好课堂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通过及时和老师、同学进行线上交流,反复观看教学课件、微课、视频等方式,解决学习疑问,做到问题不过夜;进行阶段性线上学习总结,及时整理归类、查缺补漏,利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形成结构性知识。

如何适应线上教学和线上学习?

学生如何适应线上学习?教师如何优化线上教学?万礼修说,要适应线上学习,必须解决好对大规模、成建制进行线上教学的态度问题。如果要用一个关键词表达,那就是:看学校。

万礼修说,我们要看到线上教学是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的一种临时性安排,为学生停课期间的居家学习提供了便利。更要看到它是一种创新教育实践、是未来学习的一种新形态,在育人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学校要在实践中遵循线上教学的规律,与时俱进地创新教育实践的方式方法,不断优化线上教学。

居家时间太久影响亲子关系?

万礼修说,因为居家学习期间父母与子女相处的时间不同于学生在学校正式上课期间,这期间亲子关系、家庭和谐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我个人认为,和谐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是要靠父母和子女双方共建的。”万礼修说,从子女学生这个角度来说,建议同学们要学会与家人相处,要乐意与父母沟通。并能理解父母与自己意见的不一致,学会在冲突即将爆发时控制自己的情绪,待平静时再进行交流。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万礼修建议家长要保持和孩子的有效沟通,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全身心地、心情愉悦地投入学习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