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價值豐富,喜鑽沙堆,經常被人錯認的小型魚類:棒花魚

在中國有一種特有的小型魚,它安靜而低調,是一個務實主義者,大多時候都是安靜地趴在水底。有時也能垂直“粘貼”在水裡的石頭或石壁上,看起來一副

呆頭呆腦的模樣。但只要水面稍有點動靜,哪怕有人影掠過,它們便立馬攪起一小股泥沙,然後倏然地消失得無影無蹤,等你回過神來,它們早已在幽深暗黑的水底嘲笑人類的遲鈍呢。幾乎所有地方的小河或溪流中都有它的蹤跡,更可悲的是,它經常被人們錯認為另外一個魚種,這就是棒花魚!

營養價值豐富,喜鑽沙堆,經常被人錯認的小型魚類:棒花魚


相信很多釣友都釣過棒花魚,這種小型魚經常被釣友忽略不計,其實它的營養價值是非常高,小編鄉下叫“沙甲”,價格非常高不算,有錢都很難買到它。那麼,怎樣才能釣到它呢?其實只要瞭解以下幾點:

  • 棒花魚的特徵和生活習性是什麼?
  • 垂釣棒花魚需要準備什麼釣具?
  • 棒花魚的垂釣技巧有哪些?
  • 為什麼會經常被人錯認?

只有搞明白以上四點,才能能夠重新認識棒花魚,並且才能釣好它。為什麼要了解棒花魚呢?因為作為一個釣魚人,只有全面熟悉地瞭解清楚了所釣魚的習性等,才能更具有針對性地作釣。

棒花魚的特徵

棒花魚又稱爬虎魚、沙錘、花裡棒子,小編鄉下叫“沙甲”,

體長,稍側扁。頭較短,吻短,前端圓鈍。眼小眼間寬平。背鰭無硬刺,胸鰭圓鈍,均較短。尾鰭叉型。頭背部稍黑,體側具一不明顯的縱紋,其上有9-11個黑點斑塊,背部也具8-11個黑色斑塊。背鰭和尾鰭具有由黑色小點組成的斑紋。在整個背部自頭至尾不規則的散佈有許多大小黑點,在背鰭、胸鰭及尾鰭上由小黑色斑點組成比較整齊的橫紋數行,在生殖期體色轉深,雄魚更為明顯。

營養價值豐富,喜鑽沙堆,經常被人錯認的小型魚類:棒花魚


棒花魚的習性

棒花魚的習性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也是與其他魚類最大的區別。

1、棒花魚屬小型魚類,生活在靜水或流水的底層,主食無脊椎動物,也食植物殘渣

2、主要生活在有沙底的水底裡,並不生存於泥底的水域中。在沙底掘坑為巢,產卵其中,雄魚有築巢和護巢的習性。鑽沙堆是它的最大特點

3、個體嬌小,體長最長可達11釐米,主要生活於各種河流或小溪水清處以及沙底處

4、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棒花魚肌肉粗蛋白含量高,並且含有 18種氨基酸,具有較好的食用價值。

棒花魚與棒花鮈的區別

棒花魚最悲催的莫過於人們經常把它錯認為是棒花鮈!其實它們是有明顯的區別的。

1、棒花魚只能生活在沙底的水域裡,對水質要求非常苛刻。稍有不慎就會死亡;棒花鮈生存在沙泥質的水底,也可在泥質水底生存,對水質要求不高。

2、它們除了名字有點相似外,外觀外貌完全不同。無論從頭型、身上的黑點斑塊等區別非常大,但人們往往又忽略這些,只能以圖供各位區別。

營養價值豐富,喜鑽沙堆,經常被人錯認的小型魚類:棒花魚


營養價值豐富,喜鑽沙堆,經常被人錯認的小型魚類:棒花魚


如何垂釣棒花魚

棒花魚主要以肉食為主,食性雜,主要以水生昆蟲和其他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也會攝食植物憨屑、藻類及浮游生物等,人類的食物殘渣也是它的美食。

小編小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每當做完豆腐後,把豆腐布等工具拿到河裡清洗時,豆腐渣會引起成群棒花魚過來搶食,在搶食過程中根本不怕小編的存在,有時還會貼在小編的腳背上。當腳產生動靜時,幾乎二秒內消失得無影無蹤!鑽入沙地裡一動不動,它的外表顏色非常接近沙的顏色,不仔細觀察根本認不出在沙堆裡。而且小編還用豆腐渣為餌料,以陶瓷盆和布為工具,抓過很多棒花魚,這也是小時最好玩的事情了。當然這裡主要是介紹垂釣。

言歸正傳,講回垂釣。棒花魚個體小,最大的才11釐米左右,所以對魚竿沒什麼要求,市面上的2.7米長的任何魚竿都適用。但對線組要求非常嚴格,畢竟個頭小,咬鉤拉力也就小,不認真觀察浮漂的輕微的煌動,就會忽略漏過魚口。主線可以選擇0.6號,子線可選擇0.4的尼龍線,魚鉤為無倒刺䄂鉤3號,浮漂可選擇吃鉛最小的細長身漂。因為鉤餌下沉水流對浮漂的影響非常小,而且細長身浮漂對微量的信號捕捉更準確。

營養價值豐富,喜鑽沙堆,經常被人錯認的小型魚類:棒花魚


至於用餌料方面,主要有兩種餌:首選餌肯定是蚯蚓,一定要選用細小的紅蚯蚓;另一種是農村的豆腐渣,加入適量的麵粉混合攪拌均勻,有點粘性能附鉤即可。

但釣棒花魚最為關鍵的是引魚,只有把棒花魚引入窩才能釣到。怎樣才能引魚呢?

棒花魚屬於群居分散性的魚類,一般來說只要該水域發現有一條棒花魚,就可以判斷該水域裡肯定有一群魚。但棒花魚不像其他魚類一樣扎堆遊在一起,它是一個比較安靜的魚類,基本都是一條一條貼附在沙堆上,或石頭上一動不動的,好像互不打擾的群居生活,只有發現食物時才會游過來覓食。棒花魚的另一個生活特性就是喜歡生活在微走水的環境中,給垂釣帶來一定的難度。

為了能順利的進行垂釣,唯一的辦法就是引魚,把棒花魚引進不走水的地方。可以在有微走水的地方上選擇一個小的不走水回水灣進行打窩垂釣。棒花魚喜歡食用香甜味或腥味的食物,特別是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不喜食含油脂高的食物。最好的窩料就是豆腐渣,可以用紗布包裹豆腐渣,丟入回水灣的靜水區域,過不了多久,能把所有的棒花魚都引進來。

因為棒花魚的懶惰,不怎麼離開水底,所以垂釣時必須釣底,鉤底剛好觸底為佳,單鉤垂釣最好。清澈見底的水域更好,在垂釣時可以看到棒花魚吃餌也是一種很樂趣的事情。不是然的話只能觀察浮漂的動靜來判斷魚口了。棒花魚的吃口不像其他魚類,它的吃口幾乎不會黑漂,漂相是點動下沉或浮漂左右搖擺。

釣點的選擇必須注意兩點:1、必須選擇在沙底的水域。2、該水域不宜太深,50~1米的水深最適合。

營養價值豐富,喜鑽沙堆,經常被人錯認的小型魚類:棒花魚


需要注意的垂釣技巧

1、棒花魚的體型小,嘴巴細,所以魚鉤必須要小,餌料蚯蚓也需小。

2、如果豆腐渣作餌,不能像釣其他魚那樣上餌,而是鉤上能附上餌料就可以了,方便棒花魚進食。

3、棒花魚的咬鉤進食動作很小,引起的漂動也不大,需要認真觀漂,少許動作後立即提竿。

寫到最後

棒花魚是我國特有的小型魚類,一般釣魚的人都特別討厭它。別人看它是小小的魚,要是認真地釣起來,還是需要花點時間進行研究,需要一些釣魚技巧,更需要動一翻腦筋,否則十有八、九都是光見浮漂動,不見魚上鉤。因此浮漂表現為急劇點動下沉等漂相,要及時提竿,否則常會空鉤,且餌料會被它咬去一小部分。一旦掌握了垂釣的技巧,讀懂了浮標的訊號,一條條棒花魚不停地上鉤,小魚在空中閃躍飛騰,也讓人很有成就感。


營養價值豐富,喜鑽沙堆,經常被人錯認的小型魚類:棒花魚


最後建議:環境保護是每個釣魚人的責任!請隨手帶走自己身邊的垃圾,創造一個美好的釣魚環境!我是釣魚鈴當,記得關注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