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的“挑釁”從粗顆粒開始

從攝影術發明百多年來,光滑與精緻向來是攝影的追求方向,這得益於早期的大畫幅、低感光度底片,在長時間曝光中,細節慢慢被流光磨平;而

老式鏡頭的低反差加上眩光,讓照片籠罩在一片柔和之中,高光部位的細節更全部流失。

本雅明所說的“靈光乍現”,我猜很可能是來自這種老照片給予他的直感。


攝影的“挑釁”從粗顆粒開始

1951年,佈列松在倫敦抓拍到的一個"決定性瞬間"

攝影之不畏顆粒,從卡蒂埃·佈列鬆開始,也可以說是從徠卡開始,從135畫幅小型膠片相機開始。


為了適應一戰以來對戰地與突發新聞報道的需要,攝影師不滿足於大畫幅、中畫幅相機的沉重及操作複雜,徠卡推出了使用小型135片匣的巴掌大小的旁軸相機。與之相呼應的是,光圈較大的快速鏡頭以及感光度更高的小畫幅膠捲。這一切技術變革讓弱光攝影、街頭迅速抓拍成為可能,唯一犧牲的,就是畫面的細膩,小畫幅加上高感光,顆粒無可避免越來越粗。


攝影的“挑釁”從粗顆粒開始

(法)亨利⋅卡蒂埃·佈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攝影大師卡蒂埃·佈列松率先投入這個革命,他以自己高度敏感的對深度現實的預測和捕捉能力,加上詩意的隱喻,他完美的作品徹底扭轉了當時媒體和圖片編輯的偏見——要知道,當時時代雜誌這樣的大媒體,是寧可從4X5底片上剪裁放大畫面也不接受135底片的粗糙的。

不過,卡蒂埃·佈列松比較佛系,不太敏感於畫面的表象形式。把顆粒有意識加入創作中的始作俑者,是剛剛去世的、另一位劃時代大師羅伯特·弗蘭克。


攝影的“挑釁”從粗顆粒開始

除了也使用徠卡和高速黑白底片之外,弗蘭克最驚人之舉是,他剪裁本來就很小的135底片上的畫面,局部放大,在他的成名作《美國人》裡面,有不少是這種不顧一切放大細節的照片,顆粒更粗糲,直迫眼球。顆粒加入了弗蘭克對美國夢的批判中去,似乎在嘲弄那些柔光漫溢的正能量好萊塢電影:粗糲才是美國真正的內質。


攝影的“挑釁”從粗顆粒開始

讓顆粒真正成為一時潮流的,是日本六十年代末橫空出世的“挑釁(Provoke)”派攝影。而成為西方前衛與東方先鋒的橋樑的,是威廉·克萊因的高反差街頭攝影和時尚攝影,他拍攝的東京系列作品以及他對日本的親身到訪,影響了一大批日本年輕攝影師。在威廉·克萊因的鏡中,顆粒正式成為黑白過度地帶最有質感的部分,參與那些從現實抽象出來的瘋狂舞蹈。

“挑釁”群組中,對日後攝影大眾影響最大的,當然是森山大道——以至於有的富士數碼相機直接加入了“森山模式”讓你可以拍攝貌似他的高反差、粗顆粒的畫面。


攝影的“挑釁”從粗顆粒開始

森山大道的作品

森山的顆粒與眾不同,數碼後期是很難模擬的。因為他還有兩招:在行走中使用中速快門製造一種動感;在暗房後期製作時使用熱水加速顯影,這都讓他的顆粒分外鮮明,如刀如刺,完美地闡釋著“挑釁”二字。

最後必須一提的,還有深受挑釁派影響的女將們。


攝影的“挑釁”從粗顆粒開始

西村多美子的作品

1973年,罕為人知的西村多美子以一冊《しきしま》攝影集留名後世。這本書收錄了她在北海道、東北、北陸、關東、關西等地拍攝的照片。“しきしま”是舊日語常用於和歌中的一種“枕詞”,代表“大和”的意思。

西村在書的再版後記裡說:“直到現在,我都還記得那種搭乘夜車躺在上下鋪的感覺,在日出之時看著窗外景色,吃著便當的滋味。”《しきしま》裡就是種種飛鴻雪泥的浪遊之感,照片上的顆粒像旅途上迎面撲來的暴風雪,也像她拍攝的浮生草民,竭力在一盤散沙一樣的世界凝聚若干的沙雕:不管日後是否離散,在快門按下那一刻,她讓他們暫留彼此。


攝影的“挑釁”從粗顆粒開始

西村多美子的作品

另一位是石內都,她彪悍的成名作《絕唱・橫須賀街頭》與日後那些省思式內斂作品大不一樣——充滿強烈的不穩定感、粗糙顆粒、危險與鄉愁的混雜再加上對橫須賀美軍基地的隱形批判,這一切與其同代人森山大道、中平卓馬的銳氣相當,說是“挑釁派”的女性視覺也可以。


攝影的“挑釁”從粗顆粒開始

石內都的作品

那個時代的深刻,展現在這些貌似粗曠不羈的影像衝擊當中,這與今天隨手一按就能獲得的濾鏡效果,有著本質的區別吧?在適應時尚產業而研製的“磨皮”工具風行各種攝影App之後,近兩年出現了不少“顆粒”工具,一方面滿足人們對底片攝影的懷舊之情,另一方面,也是彰顯一種另類審美。不過,能否不讓顆粒、黑白、反差僅僅成為一種時尚的腔調,而是讓它成為手術刀?這無論是對向外界街頭,還是對向自己的內心深處,都是一種無畏的藝術方式。

撰文 / 廖偉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