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給她取一綽號,她卻高興地把真名改成綽號,結果之後成大名人

同學給她取一綽號,她卻高興地把真名改成綽號,結果之後成大名人

民國有一佳人,雖出身高貴,但家道中落,雖容貌美麗,但婚姻不幸。命運如此坎坷的女子便是藍業珍,後改名為藍妮。

藍妮與張愛玲、陳璧君、孔令偉並稱"民國名門四女",這個身上充滿著幸與不幸的名門女子有著什麼故事呢?她的一生究竟是怎樣沉浮的呢?

苗王公主,家道中落

1912年7月2日藍妮降生在於藍家。藍家是富裕的家族。藍妮的祖父藍和光,為光緒末年的舉人,擔任過廣東香山縣的知事,藍妮的父親藍劍俊是孫中山先生思想的追隨者,在黃興部下擔任過參謀長。

藍妮母親名叫方淑貞,是一位名門閨秀。藍妮的母親十分重視中華文化的作用,所以她從藍妮小的時候就開始教藍妮中華文化,讓她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藍妮從小不僅美麗,性格還特別好,與人為善。同學有矛盾,她就進去調和,隨後大家又都喜笑顏開了。有一些同學也會開玩笑說藍業珍就是一把爛泥,把大家都糊在一起了。

有些好事的同學給她取了一個綽號"爛泥",但是心大的藍業珍並沒有生氣,取諧音"藍妮"作為自己的名字。像這樣美好的女子本該一生都是公主,但是奈何天公不作美。

同學給她取一綽號,她卻高興地把真名改成綽號,結果之後成大名人

當年庭院落鳳凰,而今鳥雀佔廳堂,朋客當面不相認,乞丐已成同姓親。

在1926年,藍妮父親藍劍俊與友人外出時,途中遭遇歹徒襲擊,友人當即中彈畢命,藍劍俊有了極大的心裡陰影,回到家中就精神失常了。從此長期在家修養。

正當家道日益沒落之時,父親想起了劉德輔曾經向自己結過二十萬元,這筆鉅款給了當時藍家希望,有了希望本該是令人開心的事情,但是老天總喜歡與人開玩笑,在藍妮的父親與母親帶兩位老僕人共同去香港要錢時,怎料到劉德輔翻臉不認人,不要臉的劉德輔說自己沒有和藍劍俊借過二十萬元錢。

老天弄人,此時已經夠令人難過了,但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陪去的兩個老僕人見利忘義,拿走了主人帶去香港看病的錢,隨後離去,真是讓人心寒。隨著時間的逝去,藍家財力已經捉襟見肘了,本是溫馨的家庭,但現在已經陷入了困境。

兩段婚姻,皆為不幸

有人說:"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德。"但是在藍妮身上有了愛情的婚姻也不美好。面對此時日益沒落的家庭,藍妮母親狠心說出瞭解救方法,那就是與南京政府的財務部常務次長李調生的次子李定國結婚。

如果同意的話,李家便會每月給藍家100元,這無疑是賣女兒的行為,但是藍妮無法拒絕,因為這是她此時僅能為家裡做的事情了。

同學給她取一綽號,她卻高興地把真名改成綽號,結果之後成大名人

因為李家是封建的漢族官僚人家,所以有些人的思想封建落後。李家人常常覺得是李家支助了藍家,常常不給藍妮好臉色看,甚至連傭人都蹬鼻子上臉,一副高傲的姿態。

藍妮本可以忍受,但是丈夫李定國的不上進讓藍妮忍受不了。李定國整日待在家中,不思進取。在不到二十三歲的藍妮已經韋李家生下三個孩子的情況下,藍妮不願意再做"生子機器",毅然提出離婚。這段開始並不美好的婚姻終究是以失敗結束。

藍妮本就是容貌美麗之人,還有才華加持,這樣的女子怎會不讓人喜歡。藍妮與孫中山的兒子孫科相識與一場家庭宴會上,那天的藍妮打扮得端莊、飄逸,孫科被藍妮的美貌傾倒,再加上藍妮的才華,怎會不讓孫科心悅。從此,藍妮與孫科交往日益頻繁,感情更是與日俱增。

孫科不顧家庭與社會的壓力,決定娶藍妮為二夫人,真是不愛江山愛美人啊!婚後二人也是十分恩愛,孫科還給藍妮寫了一張字據表明孫科對藍妮的情感。但是不幸終究還是來臨了。

在1948年孫科參加副總統之選時,發生了所謂的"藍妮事件",此事件不僅導致孫科落選,還讓他們結束了近十三年的夫妻關係。

生活就是做出選擇,一旦你做出了你的選擇,你就必須活在你的決定中。

同學給她取一綽號,她卻高興地把真名改成綽號,結果之後成大名人

闖蕩商場,客居海外

為了解決自己生活上的困境,還要不斷接濟與李定國所生的三個孩子,藍妮必須要想辦法增加自己的收入。隨後藍妮就想到了與人合夥承包工程,憑藉藍妮的資源,藍妮開始涉足地產。

當時藍妮看中了法租界復興路的一塊地皮,便同地產大王之一的楊潤身求助,楊潤身經過考察還有一部分對藍妮本人的看中,便資助了。隨後便請人進行設計,建造完成後藍妮為他們取名為:玫瑰別墅。

政局動盪不安,上海並非安身之地,藍妮把父母安頓好過後就離開了上海,去了香港。到了香港的藍妮以弟弟藍業廣的名義開了一家大隆金號,但是最後賠了所有家產,藍妮走投無路,自殺未遂,而後離去。

藍妮先後曾在泰國和美國生活,最後獨自一個人定居在舊金山,就這樣安靜的生活著。在1973年孫科病逝於臺北之時,藍妮囑咐女兒孫慧芬赴臺為孫科奔喪。

葉落歸根,悄然離去

在孫中山先生誕辰120週年的時候,好友鄧穎超向藍妮發出邀請信,請她與女兒歸國參加活動並且回國定居,同時也請她永遠留下來。這樣的邀請,讓藍妮興奮極了。在海外漂泊多年的藍妮終於回到了自己心心念唸的祖國。

藍妮到上海後,藍妮最大的願望就是住進自己的玫瑰別墅。最終,政府將玫瑰別墅的一處給了藍妮。年逾古稀的藍妮深居簡出,偶爾到花園散散步或者是和老朋友打打麻將來消磨時光。

同學給她取一綽號,她卻高興地把真名改成綽號,結果之後成大名人

藍妮與孫科的婚姻雖然結局不美好,但是人到老年都會念舊,所以她為前夫孫科和婆婆盧太老婦人立了兩尊銅像,以此來懷念故人。1996年9月28日,藍妮走完了她的一生,享年85歲。一代佳人就這樣悄悄地逝去。輕輕地來,悄悄地走。

人生一世,白雲悠悠,漂走的是多少滄桑與眼淚;人生苦短,汗流盡,沉澱的又是多少往事與回憶。藍妮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但是藍妮是讓人敬佩的,藍妮身上那種永不服輸的精神讓我們欣賞。民國女子藍妮雖然渺小,但她還是讓我們認識了她是怎樣的藍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