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言便不能守中,而致数穷,对于治国理政和修身养性均有借鉴意义

《道德经》第五章,老子用短短的45个字,大致说了三句话:第一句,天地与圣人不仁,以百姓和万物为刍狗;第二句,天地似橐籥,虚而不屈,动则俞出;第三句,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乍一看就会让感觉东扯葫芦西扯瓢的,怎么都感觉一头雾水。

那么老子为什么说天地与圣人不仁呢?刍狗和橐籥到底是什么东西?他在本章中是想表达个什么思想观点?我们还是先看老子是怎样说的——


道德经第五章:少言守中


多言便不能守中,而致数穷,对于治国理政和修身养性均有借鉴意义

方圆居文化书法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多言便不能守中,而致数穷,对于治国理政和修身养性均有借鉴意义

老子的意思是说:

天地对世间万物均不存仁爱之心,在他眼里,不管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都跟自然生长的动物和植物没有区别;古代的圣人对老百姓也不存仁爱,在他的眼里,每个人都像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一样,可以任其自生自灭,不需要过多关爱,也不需要过多干涉。

天地之间其实就像吹火的风馕和奏乐的笛管,虚空时就不瘪屈,却蕴藏着巨大能量,一旦鼓动起来就会发出声音,但发出声音的同时,它们也要因瘪屈而气尽,不再虚空。

所以,执政者应该象天地和圣人一样保持虚空无言,不要轻易发号施令,否则就会加速国家的衰亡。


老子所言“不仁”就是没有仁爱之心,这个“仁”字本质上同孔子《论语》里的“仁”是一个意思

现在,很多学者在解释这里老子关于“天地不仁、圣人不仁”时,往往刻意说明老子口里的“仁”不同于孔子论语里的“仁”,但又说不出究竟不同在哪里,反倒绕来绕去的解释为“天地对万物都没有偏爱之心、圣人对老百姓没有偏爱之心”,但根本上同孔子的“仁爱”有区别吗?所以,我倒觉得没有必要曲解老子之意,好像把这里的“不仁”理解为“不仁爱”就是对老子大不敬一样,其实老子在这里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天地视万物没有差别,不管是有生命的、还是没有生命的;圣人视天下众生没有差别,不论是人、还是牛羊花草。而老子所说的”仁“是站在人的角度说的,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慈善和对人的爱。

单从字意上说,老子和孔子说的”仁“是一样的意思。

多言便不能守中,而致数穷,对于治国理政和修身养性均有借鉴意义

老子和孔子相差三十几岁,他们是同时代的人。在一个相同的年代里,对于一个相同的”仁“字不可能再现两种不同的意思,何况这个字也不是什么多音多义字。但值得说明的是,老子同孔子在世界观上却大不相同,他们二人的思想观念也不完全一致,包括他们对”礼“的认识就截然相反,对于”仁“的看法也大致是这样的。所以,老子在这里倡扬”不仁“正好是同孔子宣扬的”仁“形成鲜明对比。

老子在《道德经》中几乎所有的观念都是与当时的时代价值取向相反的,社会上崇尚”贤“,他就号召”不尚贤“,社会上都争取有作为,他就教育人们”为无为“,社会上都宣扬仁爱,他就讴歌“不仁”。而他之所以这样逆社会潮流而动,恰恰是因为他的辩证法思维,他认为“只有不这样做才能达到这样做的效果”,比如,这里的“不仁”,他想表达的意思却是“只有对万物不仁,才能算是对万物皆仁”。


刍狗不是祭祀用的草狗,而是对动物和植物的统称

在百度上搜索“刍狗”一词,普遍的解释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假狗。这种解释来源于庄子,不同于汉代编撰了《道德经》并对其进行了注解的王弼的解释,但是,因为庄子同老子一样是道家的创始人,二人还被后世合称为“老庄”,加之庄子所处的年代比王弼又早了好几百年,人们就认为庄子更接近老子,便采用了他对“刍狗”的解释。

多言便不能守中,而致数穷,对于治国理政和修身养性均有借鉴意义

但是,我不赞同庄子的上述解释,理由有三

(一)用狗作为祭品不符合中国祭祀传统。祭祖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里是最盛大、最庄重的礼仪,在老子先生所处的周代更是如此。奉行“民以食为天”的中华民族历来把食物作为最可宝贵的东西,所以,从古到今祭祀用的祭品以食品为主,而食品中又以肉食为贵,作为祭品的肉食被称为“牺牲”,而牺牲又以猪、牛、羊三种为上,称为“三牲”。古代人大凡盛大的祭祀活动一般要用整个的“三牲”,平民百姓家里摆供则是用猪头、牛头或羊头,家庭条件差一些的则会用上述三牲肉来摆供,摆完之后人可以再食用,一举两得。即便条件最差的,连猪肉也买不起,他们会用面做成三牲的样子蒸熟了代替,而绝不会做成狗的样子,而用草做成假狗来糊弄祖宗神灵,则更是不可思议的事。

(二)把刍狗理解成祭祀用的草狗同老子在本章中表达的意思不吻合。按照庄子的解释,古代人因为生活条件差,用不起活狗作为祭品,便用草扎成假狗作为祭品。在摆上供桌之前,人们对这些假狗心存敬畏,将它们用绣着花纹的帛巾包裹着放在竹子编的筐子里,在它们面前甚至都不敢高声说话,生怕吓着它们触犯了祖宗神灵。而一旦祭祀结束,人们就会随便践踏它们,甚至被拾柴的老汉捡回家当柴草烧掉。而老子先生在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天地和圣人对万物和百姓没有仁慈之心,不可能把万物或百姓一会捧在天上、一会又扔在地下,他们对天下万物每一个个体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一视同仁,也不管它正在享受幸福,还是在遭受磨难。

(三)用庄子解释的刍狗来比喻老百姓不符合老子的语境。老子是一位智者,也是古今当之无愧的圣人,在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下,他有忠君思想,却也不乏爱民情怀,他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他心目中的“圣人”把老百姓看做“狗”,更不会是一文不值的“草狗”。

多言便不能守中,而致数穷,对于治国理政和修身养性均有借鉴意义

综合以上三点,我认为庄子对“刍狗”一词的解释有问题,更倾向于王弼和河上公对这个词的理解。王弼是汉代著名文化学者,他虽然英年早逝,只活了短短24岁,但他却整理编撰了《道德经》,形成了现在流行的道德经通行本,而且他对道德经的注解广为世人接受。他在注解本章中的“刍狗”时是这样说的:

天地任自然,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真。有恩有为,列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载矣。地不为兽生刍,而兽食刍;天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无为于万物而万物各适其所用,则莫不赡矣。若慧由已树,未足任也。

显然,王弼将“刍”理解为青草,是兽的食料,而将狗看成是人可以食用的肉。而另一位支持王弼这种解释的是同样注解过道德经的另一位名人河上公,河上公又名河上丈人,他是战国时期有名的文化家,同庄子时代大致相当,他认为:

天地不仁,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以万物为刍狗。天地生万物,人最为贵,天地视之如刍草狗畜,不贵望其报也。

在这里,河上公就把刍狗理解为刍草和狗畜,明显是作为两个类别的代名词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刍狗是对植物和动物两个类别的统称,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对天下万物都没有仁爱之心,不管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圣人对百姓没有仁爱之心,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也不管是善人还恶人。

多言便不能守中,而致数穷,对于治国理政和修身养性均有借鉴意义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是老子对古代统治者提出的建议,在当今行政管理和为人处事中也有借鉴意义

老子在本章中用了“多言数穷”这个词,“数”可以做两个解释:

一是通”速“,是加速之意。多言数穷,就是过多对老百姓施加政令,反而会加速国家的灭亡;

多言便不能守中,而致数穷,对于治国理政和修身养性均有借鉴意义

二是气数。所谓的”气数已尽“就是这个意思。

通过以上的分析,能够看出老子在本章中所说的三句话其实是相互关联的:因为整个社会同天地之间一样蕴藏着无穷的能量,只要保持宁静和虚空,一切都会按照自然的规律和谐共生、相安无事,一旦扰动了它就会出现不可收拾的结局,甚至会加速其灭亡。所以,古代的圣人才会效法天地,视老百姓如普通的生命,对谁也不会有仁爱之心,而是恪守虚空和宁静,任其自生自灭,从不用过多的法令和说教来干预。

从根本上说,这就是老子对“不言之教”的进一步诠释。

结语

老子在这里说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当然还是劝说当时的周天子和诸侯们怎样对老百姓施以管理的问题,他倡导的仍然是无为而治和不言之教,只可惜没有被那些统治者所采纳。但却给我们这些现代人提供了很好的为人处事的良策。

首先,对于行政管理者有一定借鉴意义。无论你是一个单位的行政首长,还是一个班组的小负责人,在管理上应该尽量少发号施令,不要动辄颐指气使,那样反而让人不好接受,倒不如少说话而多身体力行地作出表率,时间长了人人都会照着做的,这也就是所谓的言传不如身教的道理;

其次,对于普通人而言,无论是跟同事相处,还是在家中同老人孩子生活,也是两样的道理,对于自己看不惯的事,当以少说为妙,有时善意的提醒是有必要的,但不可絮叨,否则就会让人生厌,得不偿失。

多言便不能守中,而致数穷,对于治国理政和修身养性均有借鉴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