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片子、做CT、磁共振,區別在哪?3分鐘科普告訴你,請收藏

啥?拍片檢查輻射大,我不想做。

磁共振那麼貴,我做個CT不行嗎?

為啥做了CT還得做磁共振,是不是故意賺我錢?

拍片子、做CT、磁共振,區別在哪?3分鐘科普告訴你,請收藏

醫生:這個真沒有……

……

屏幕前的你是否也有上述疑惑,對X線檢查、CT、磁共振成像(MRI)這放射科的“三兄弟”傻傻分不清楚?

它們有什麼區別?

每個都有輻射嗎?

對身體有危害嗎?

做檢查時我該怎麼選?

……

別急,今天我們就走近放射科“三兄弟”,替你揭開他們的神秘面紗……

拍片子、做CT、磁共振,區別在哪?3分鐘科普告訴你,請收藏

拍片子、做CT、磁共振,區別在哪?3分鐘科普告訴你,請收藏

X線檢查

X線檢查是什麼?

X線檢查,也就是人們通俗所說的“拍片子”,它所利用的X射線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在穿過人體中密度、厚度不一的組織結構時,會形成黑白灰分明、層次顯著的“片子”,就像用X線給身體拍了一張平面影像的照片。

用途是?

由於X線檢查價格低廉、方便快捷,輻射也較小,在疾病篩查時應用廣泛,特別是骨骼、胸部、乳腺疾病的診斷,一般會優先選擇X線檢查,它可以幫助醫生初步辨別這些部位是否出現病變。

但是……

由於X線檢查是重疊影像,組織分辨率低,微小病變顯示不清,有時無法為醫生提供明確診斷,這時候,就該讓CT出場了。


拍片子、做CT、磁共振,區別在哪?3分鐘科普告訴你,請收藏

CT

CT是什麼?

CT的原理與X線相同,也是利用X射線為身體“拍照”,不過,CT要拍很多張,比X線更細緻。

CT將人體橫向“切分”為統一厚度和間距的“層”,X射線分層穿過人體,再通過電腦計算後可以二次重組成像,醫生讀片時就可以立體掌握患者情況。如果粗看X線成像看不清楚,就需要選擇CT進一步細看。

舉栗子

以一塊吐司麵包為例,X線看到的是麵包整體的平面影像,而CT則像把麵包切成片,可以一片一片分層看。

拍片子、做CT、磁共振,區別在哪?3分鐘科普告訴你,請收藏

用途是?

一般的,CT檢查在診斷中樞神經系統、頭頸部、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及心臟大血管等部位的病變時具有很高參考價值,如肺部炎症/腫瘤、腦梗塞/出血、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和主動脈夾層等。

但是……

檢查效果雖然更佳,但是,CT的電離輻射相較x線檢查也更大。

拍片子、做CT、磁共振,區別在哪?3分鐘科普告訴你,請收藏

同樣是利用X射線,X線檢查和CT都會帶來電離輻射,因此,孕婦、備孕期夫婦及嬰幼兒應在醫生指導下根據病情需要選擇合適的檢查方式。

拍片子、做CT、磁共振,區別在哪?3分鐘科普告訴你,請收藏

磁共振

磁共振是什麼?

磁共振,是影像學中的“貴”族,是目前能用於人體檢查的最為精密和昂貴的醫學設備之一。

磁共振成像(MRI)的原理是利用強大的磁場,對人體施加某種特定頻率的射頻脈衝,從而與人體中的氫質子發生共振,氫質子在弛豫過程中產生的信號被計算機捕捉到後,就能夠為醫生提供黑白分明、精細複雜的多方位斷層圖像。

它很特別

別看磁共振的設備與CT十分相似,它們之間可沒有什麼“親緣”關係。

磁共振檢查中不存在X線,沒有電離輻射。常規磁共振檢查中的磁場及能量脈衝對人體是安全的,孕婦(妊娠3個月以上)和嬰幼兒也可以做的哦~

用途是?

磁共振圖像基於成像原理及多參數、多序列成像的特點,具有較高的組織分辨力。在對顱腦、脊髓、腹腔臟器、子宮、前列腺及肌肉韌帶等軟組織的檢查上有獨到的優勢,一些CT無法精準診斷的病變,就要靠磁共振來鑑別。

但是……

磁共振價格昂貴,且禁忌也比較多。

拍片子、做CT、磁共振,區別在哪?3分鐘科普告訴你,請收藏

裝有心臟起搏器、神經刺激器的患者;體內有鐵磁性植入物/異物者;妊娠3個月內的早期妊娠者;幽閉恐怖症等患者不適宜做磁共振。此外,所有金屬製品均不能帶入檢查室。

那麼,價格昂貴的就一定是適合你檢查的嗎?

答案是否定的。

例如,磁共振對肺部的檢查就不及CT,對鈣化顯示也不敏感。

同屬影像學檢查,X線、CT、磁共振三者並駕齊驅、各有優勢,它們都是輔助臨床的重要檢查,互相彌補、相輔相成。至於檢查時具體需做哪個、或哪幾個,還要根據病症來確定。請相信醫生為你做出的選擇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