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性開放”坑慘的年輕人,安全套是你最後的防線

性開放,懸在當代年輕人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

半年前,天真單純的學妹因男友忍受不了一個太平洋的距離分手了。

學妹說:“”既然他在加拿大泡洋妞,我就在中國泡外國小哥哥。”,當時權當是學妹失戀後的小情緒,也沒太當回事,畢竟年輕人的感情分分合合,見多了也就冷漠了。

幾周前,那位曾經天真單純的學妹感染了艾滋病毒。在那半年裡,學妹每晚混跡於不同的夜店,沉淪在在酒精的微醺和燈光的迷離之間,讓人心痛又不免噓唏。

被“性開放”坑慘的年輕人,安全套是你最後的防線

看到瞬間墮落深淵的學妹的同時,不禁想到全段時間看到的一個新聞:中國15到24歲青年學生每年發現艾滋病約3000例。

被“性開放”坑慘的年輕人,安全套是你最後的防線

學生感染艾滋,高校成為重災區,而性傳播真是學生群體中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徑,更讓人細思極恐的的是,在艾滋病感染青年學生群體中,有81.6%的青年學生通過男男性傳播感染的。

上半年,上海社科院發佈了一項針對青少年性健康的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有過性交體驗的高中生比例為8.3%,大學生的比例為13.7%。 

被“性開放”坑慘的年輕人,安全套是你最後的防線

二三十年前,人們還在談性色變。但二三十年後的今天,中國的性觀念開放程度已經超過很多人的想象。比起羞於啟齒、自學成才,甚至為嘗禁果走向犯罪,性觀念開放本質來說是一種好事。但如果觀念放開教育卻跟不上,“性開放”很容易成為一把利劍。刺傷那些以此為藉口縱慾的人,刺傷那些對性教育懵懂的人。

根據2017年中國計劃生育協會數據顯示,20.3%的大學生表示曾發生過性行為,但只有不足六成的大學生表示接受過性教育。5.3%的大學生有性行為但從不避孕,其中36.4%的大學生認為沒有必要。有過性經歷的學生安全套使用率還不到40%,更不用提那些在花言巧語中相信不戴“套”才是真愛的痴男信女們了。

被“性開放”坑慘的年輕人,安全套是你最後的防線

記得網上流傳這麼一個段子:有那麼一個奇怪的國度,避孕套廣告是不被允許公開播放的,但是每個電視臺都能看到無痛人流的廣告。在這裡,拋棄生命遠遠比買安全套顯得高尚優雅!

同樣的,也有那麼一個奇怪的國度,其性開放的程度,在亞洲國家中應該是排名第一的。其情色文化的多樣性,往往讓外國人瞠目結舌。這個國家就是——日本!

重點來了,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艾滋病動向委員會公佈的數據,2016年全年,日本新發現的HIV感染者僅為1011人、AIDS感染者僅為437人,成人的艾滋病感染率為0.10%。日本人在性這方面比較豪放,而性接觸是艾滋病的三大傳播途徑之一。在這種情況下,日本艾滋病發病率能保持一個很低的水平。

除了性教育體系比較完備外,在與陌生人發生性關係時,日本女性一般會要求男方“戴上安全套”,以保護自己的健康。由於艾滋病病毒個體較大,很難穿越安全套,因此,艾滋病很難在異性之間傳播。

被“性開放”坑慘的年輕人,安全套是你最後的防線

避孕套除了可以有效避孕,很多人忽略了它另一個重要的作用:正確使用避孕套可使感染艾滋病的概率降低99.9%,感染淋病的概率降低85% ,對於被“性開放”坑慘的年輕人,避孕套可能是最後的防線!

但很遺憾的是,與滿大街滿公交車可見的人流廣告相比,我們國家多避孕套廣告似乎有著天然的恐懼和拒絕。8月初,深圳後海地鐵站出現大面積避孕套廣告,不少市民因感“不適”,向深圳地鐵有關部門進行投訴,建議整改,隨後廣告被全部撤下。

被“性開放”坑慘的年輕人,安全套是你最後的防線

在營銷圈有一個神話——杜蕾斯的微博海報,被一批又一批營銷人稱讚有創意,會抖機靈,可是如果避孕套廣告最終只能靠抖機靈在某一個圈子裡傳播,那何嘗不是一種可悲呢?與此對比的是,我們的鄰國在這點上遠比“性開放”要開放,更直接!

被“性開放”坑慘的年輕人,安全套是你最後的防線

“性”本身性從來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是人類生理和精神所需,但也不是隨意放縱和害人的工具,一切都要以做好安全措施為前提。

一位美國性教育專家說:性可能是一個人一生最美好的體驗之一,但是它也可能造成一個人此生最大的災難。但它最終成為美好還是災難,決定權在你自己手上。

最後,避孕套也許是“性開放”的最後一道防線,願每一個人都能瞭解這道防線,願每一個人都能坦然的正視性教育。

最後的最後,願你潔身自好的同時,也能夠善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