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高看的西南诸神,如今,看扁了

昨日,笔者的一篇《与大法官商榷》的文章,在法律圈内传播甚广,有朋友告诉我,文章被刑事法学专家、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陈瑞华教授也转发了朋友圈。

当然,文章难逃被删命运。意外,也不意外。

意外,是因为,作为一名运营多年微信公众号的写作者,自知底线在哪里,相信一篇与法律界颇有威望的专家学者进行商榷性,这种文章应该远在底线以上,学术探讨,不应被删。

不意外,是因为,毕竟这篇文章属于和法律界高层领导进行的商榷,这种商榷有可能是不被允许的。

现如今,笔者应重新评估一下底线在哪里,

笔者确实才疏学浅,昨日思绪一晚,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并不知自己文章到底如何违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律界一鸣”,后台回复“与大法官商榷”,即可获得原文,帮笔者分析,好知道底线在哪,便于日后发文。

律界一鸣公号开办以来的“第一次”献给了法律观点争鸣,也是值得的。懂法之人均明白谁是谁非,就看敢不敢说出来而已。爱说真话,总会得罪他人;但违心奉承他人,也不一定会得到好果子吃。中庸之道只是暂时安全而已。

不出所料的是,身边多位亲属和朋友都在提醒笔者当心,注意保护好自己。这让笔者很感激。

正如一位长辈发来一段话,提醒笔者认真阅读:

首先认为你是一个法律坚定的维护者,赋予了法律的神圣性,在你心中法律的本质就是钢性的,是不能有弹性的。恰恰这种认识,和现实的中国国情,有一定的出入。

自古关于法律有一句话叫“乱世用重典”,这句话本身就有悖于法律,法律的神圣性本身在于公正性,它是准绳,是标杆,是标准,它不是人们用来套交情,分远疏的工具。可现实国情是,它就是工具,它就要为捍卫政府的公信力出力,甚至要为政府的一些行为买单。

在当前,国家把疫情当做一场战争来打,政府必然要保护或者捍卫在这场战疫中无悔付出的贡献者。有些人及时顺应政府意图,发表文章,是不会允许有不同声音的。

唯一有你这个书呆子,不怕事的愣头青冲出来呼号,这是不明智的。一个法律行业说大会像天一样大,说小会像饭碗一样小,在江湖里漂,被盟主圈住,会是很可怕的事。

长辈说的挺对。但江湖不是一个人的江湖,盟主说话也要以法服人,至于被圈住,那就是江湖恩怨了,江湖恩怨,自然江湖了。

身处圈内,笔者还不够中庸,锋利的棱角尚未磨平,尚能多说几句,等年龄大些,顾忌多些,便中庸了。

之前高看的西南诸神,如今,看扁了。

之前高看的西南诸神,如今,看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