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字的極簡供應鏈史:供應鏈的歷史有多長,該如何進行分期?

如果把供應鏈本身看作是一個產品,它有點像現在很時髦的雲計算基礎設施(比如阿里雲),包含著硬件和軟件兩個層面的內容。

硬件層面:就是物流基礎設施,從古代的馬匹,直道和驛站,到今天的全球海陸空聯運,雖然使用的技術發生了滄海桑田般的變化,但其在現有技術條件下追求效率的本質並沒有改變。

軟件層面:就是計劃-執行-控制的管理手段,以上個世紀70年代左右信息科技商用(管理供應鏈的信息系統作為供應鏈操作系統的橫空出世)的出現作為分水嶺,可以把之前的時代看作是古代供應鏈時期,之後的時代是現代供應鏈時期。

從這個角度來看, 供應鏈的歷史和人類文明的歷史一樣長。當然這樣看,比較粗糙和寬泛,如果細緻一點來研究,可以把供應鏈的歷史劃分為五個階段。用操作系統軟件來比喻,就是五個大的版本 。這五個版本涵蓋了供應鏈的過去到現在 (1.0 到 4.0),從現在到未來(4.0到5.0)。

供應鏈版本 1.0:原始管理

這是從人類文明出現開始算起到工業革命和《國富論》誕生之前的漫長時代。供應鏈這個詞連影子都沒有,物流基礎設施的進步非常緩慢(馬匹,直道和驛站),幾千年沒有大的變化。人類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手工計算來管理著原始的“供應鏈”,或者說這是一種原始管理。


1600字的極簡供應鏈史:供應鏈的歷史有多長,該如何進行分期?

亞當·斯密

供應鏈版本 2.0:生產管理

蒸汽機的發明拉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物流基礎設施發生了第一次革命性的變化。汽車、火車、輪船的使用極大地改善了供應鏈的物流基礎設施。手工作坊式的生產被蒸汽機驅動的生產所代替。

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了勞動分工和專業化的優越性,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管理的作用在生產環節中變得無比重要,這一階段供應鏈操作系統的核心就是生產管理。

美國的管理學家泰羅提出的科學管理原理把生產管理從理念變為可以落地的強大武器(比如把生產方法和工具的使用標準化),生產管理的第一個巔峰案例是1913年美國福特公司生產的T型車。

供應鏈版本 3.0:生產或運營管理

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到90年代初, 以生產管理和運營研究為中心, 作為商科教育的基本課程《運營管理》開始出現。在工業界,針對生產和運營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統開始被使用,大量的新理念被不斷實踐(比如製造戰略,準時生產,服務質量,生產率,全面質量管理,六西格瑪管理等等), 相關的培訓和諮詢服務也發展地如火如荼。


1600字的極簡供應鏈史:供應鏈的歷史有多長,該如何進行分期?

運營管理

供應鏈版本 4.0:運營和供應鏈管理 (或簡稱供應鏈管理)

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至現在,隨著企業流程再造,“供應鏈”和“供應鏈管理”的概念最終誕生。以流程和供應鏈管理為中心併兼容傳統生產管理與運營管理的課程在學術界出現(以碩士和MBA為主),幷包含了新興的電子商務,服務科學和業務分析等分支內容。

在工業界, 以CPIM/CLTD/CSCP(分別面向生產與庫存管理,物流管理和供應鏈管理)為代表的個人供應鏈管理認證和以 SCOR為代表的企業供應鏈管理框架誕生(現在都屬於APICS的知識產權),在全球範圍內得到了大量的應用和實踐。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球獲得APICS認證的供應鏈專業人士約有15萬3千名,遍佈五大洲,一百多個國家,這是目前全球含金量最高的供應鏈證書。 中國擁有APICS證書的人數為近3千名,在亞洲排在韓國、印度、澳大利亞之後。

供應鏈版本 5.0:數字化供應鏈管理(或簡稱智能供應鏈)

展望未來,數字化供應鏈管理(其背後的理論依據是供應鏈集成,也是我在博士研究項目中的重點)會讓今天的供應鏈管理變得智能化,實現對傳統供應鏈的降維打擊。這也是中國供應鏈實現彎道超車的最大機遇期。


1600字的極簡供應鏈史:供應鏈的歷史有多長,該如何進行分期?

智能供應鏈

當然取決於具體行業裡供應鏈的成熟度和與行業市場發展需求的匹配程度),供應鏈版本 3.0,4.0 和 5.0將長期並存。

從歷史的角度看, 供應鏈的失敗往往是供應鏈的操盤者習慣於過去的成功,按部就班的按照原有版本的邏輯工作,當行業發展到需要下一個供應鏈版本的時候,就會出現溫水煮青蛙的效應。 這是我們回顧和覆盤供應鏈歷史的意義所在。

最後一個問題,你的公司所在的供應鏈處在那個階段了?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