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運河在古代沒設大型泵站,是怎麼讓水自流的?

好人一生平安4003948672742


首先咱們說下隋煬帝,本人野心非常大,早期是在江南為官,知道江南區域經濟較好,想為己用。且征服陳朝,愛交江南人士,後登基之後才修建的京杭大運河。那重點來了,京杭大運河的修建主要是為了溝通南北之間的經濟交通,是為了方便中國南方和北方之間的物質運輸。因此京杭大運河最主要的功能是為了滿足通航的要求就行。通航的話就沒有對水流流向的要求。要實在說水流流向的話,以黃河為中心,黃河的水一方面向北京方向流動,來維持京杭大運河北段的通航要求。另外一方面黃河的水又向南京方向流動,來維持京杭大運河南段的通航要求。

後人說隋煬帝是暴君,也許是修建京杭大運河之後沒有水流流向,通過大量的縴夫的牽引逆水而上。但是後人寫得歷史,總有點抹黑前朝歷史的想法。這個沒法深究。


狐狸小超人


京杭大運河由南到北,水位高差別非常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主要採取了三種辦法。

截直道使曲

京杭大運河的許多河段並沒有直接修成直線,而是故意修成彎彎曲曲。彎曲的河段可以有效消除地面高度不一形成的水位差,保證河面平緩。

築堰擋水

京杭大運河連通了許多河流。有的河流水位比運河水位低,比如淮河水位就比運河水位低。人們就在運河與淮河的交匯處築堰擋水,使行船通過上下堰,有效解決水位差問題。

復閘

復閘是在需要解決水位差的河段修築前後兩個閘門。船行到後閘前,關閉前閘,開後閘,在兩閘間放水,使兩閘間水位與後河一致;船行至前閘後,關閉後閘,開前閘,是兩閘間水位與前方河水一致。這樣船隻就可以順利通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