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功:一位敢於批判古人的現代大師,真是藝高人膽大

啟功先生書法藝術風格的學理與漫解,最終造就了一位現代的書法大師

根植傳統成就了一代書法大家。從書法史上看,誰越是重視傳統誰就越有可能成為大書家。也就是說,作為一個能在書法史上站立幾百上千年的書家,若沒有傳統的支撐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啟功先生在1948年的時候結合自己的體會就學習古代書法經典提出了自己的認識,他評價張旭懷素臨池時認為:“顛張醉素擅臨池,草至能狂聖可知。力控剛柔驚舞女,機參觸背勝禪師。常將動氣發風手,寫到翻雲覆雨時。萬語千言歸一一刷,莫矜點畫墮書痴。”臨池能達到書痴的境界,並不是所有學書者都能達到的,或者可以說,能達到書痴境界的人在書史上又能有幾人呢!這就是認識、功夫和成果的必然結合,沒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苦心求索,想有不與凡同的建樹,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傳統中的精華是每一個學 書者都想學習的,但是,在面對浩如煙海的歷代書法作品中,想找到自己喜歡的並且是傳統中的經典的作品,還是需要些甄別力的。 據陳榮琚先生講啟功先生所收集和收藏的碑帖甚豐,但是我們從啟功先生臨習作品看,其比較鍾青的主要有《千字文》、《自敘帖》、《閣帖》、《大觀帖》、“二王的多種刻帖和墨跡”、'蘇軾多種墨跡”等等,這些都是傳統中的經典作品,也都是啟功先生在自己豐富的碑沾藏品中比較喜愛的,他都進行了數遍的臨習和深人的研究,並最終化為自己書法藝術風格的一一部分。

就如何繼承傳統中的精華及其如何處理好古人和自我的關係方面,啟功先生主張:所謂有古人者,似碑帖中字也;所謂有我者,自成體段也。不佞於此,亦有同感焉。古法書,求其肖似,而拘泥矜持,不啻邯鄲之步。追乎放筆自運,分行布白,可得己出矣,而點畫荒率,每招杜撰之譏。且自運稍久,臨古又無人處。其病所由,蓋臨古不朵,而自運又復不熟耳。乃知書雖一藝,但非率爾可工。其心須放,其眼須精,其手須協。回憶每臨帖一通之後, 放筆作字,必有一絲進境,然無從有意求之。”而對於如何待時代書風的影響,啟功先生認為:“ 人莫逃乎時代風氣,雖大力者,創造與規避,兩不可能。唯有廣於借鑑,天然消化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