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剪綵人丁興


人日剪綵人丁興

正月初七俗稱人日,也就是人生日或人辰日。人日的起源,有一種說法來源於晉代的董勳答問禮俗。《荊楚歲時記》注董勳《問禮俗》曰:“正月一日為雞,二目為狗,三日勾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正旦畫雞於門七日貼人於帳。

人日剪綵人丁興

《荊楚歲時記》記述,人日這天,人們以七種蔬菜(如芹菜、薺菜、菠菜、青蔥、大蒜等)合煮為羹,食之,可祛病避邪,人口平安。並用五彩絲綢或金箔剪成人形張貼,意取人一進入新年,形貌精神就面目全新之意。

人日剪綵人丁興

有的地方,人們相信這一天天氣晴朗會人丁興旺。《燕京歲時記》就說:“初七日謂之人日。是日天氣清明者則人生繁衍。”

人日剪綵人丁興

既然人日是生人發人之日,所以人們也在這一天求子求孫。陝西渭南地區,稱人日為“人齊節”,家家戶戶在土地廟前放一隻油碗,家裡有幾口人便在碗內放幾根燈捻,點燃後長久不熄,謂之“長命燈”,用以求子,名曰“偷燈”。

人日剪綵人丁興

《四時纂要》載正月初七夜“凡人無子者,夫婦同於富人家盜燈盞,安於床下,則當月有孕矣”。

人日剪綵人丁興

湘西永順土家族人供奉巴沙婆婆(生育女神),將剪紙菩薩貼在碗櫃上表示求子求育。

人日剪綵人丁興

貴州水族祭地母娘娘祈求生子,則由巫師為主人剪許多紙人貼在牆上象徵主人多子多孫。在山東濰縣,正月初七是民間的迎親日,也是傳說中老鼠的迎親日。陝西、山西亦有人日為老鼠嫁娶日之說。

人日剪綵人丁興

鼠是動物中繁殖力極強的一類,俗其求子稱“子神正月初七請鼠出場,的意圖不言而喻。廣東人人日遊花市,還要選出美女來裝扮成“人日皇后”,主人丁旺管當天的一切活動,亦透露出重視生育的意味。

人日剪綵人丁興

人日,是人們慶祝自身的節日,人與人之間的思念之情也格外濃釅。隋代詩人薛道衡有《人日思歸》詩寫道: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人日春花未發,而人故歸思已動,遊子對親人的留戀而迫切思歸的情緒油然而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