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全球第一CEO”傑克·韋爾奇

昨天,傑克·韋爾奇去世,享年84歲。他是美國工業時代最後的傳奇,在他之後才是屬於喬布斯、貝索斯和扎克伯格的時間。

我只在1999年的上海《財富》年會上,遠遠地聽過他的一次演講,他當時講過一段話,大意是:“我對中國很陌生,但我相信它會很強大。”

紀念“全球第一CEO”傑克·韋爾奇


公司的每個事業都“數一數二”,那麼在競爭中的定價權就會很大,公司結合體的風險就可以分散。

——傑克·韋爾奇


1960年,25歲的傑克·韋爾奇博士畢業,以助理工程師的身份進入通用電氣公司GE,年薪1.05萬美元。二十年後,他成了這家公司的董事長兼總裁,又過了二十年,他在巔峰時刻離去,被稱為“全球第一CEO”。

紀念“全球第一CEO”傑克·韋爾奇


他自嘲說,“我經歷了許多的起起伏伏,就是從王子到豬玀,然後再反過來的過程”。確切地說,這也是GE的百年寫照。

紀念“全球第一CEO”傑克·韋爾奇


如果要把一百年的美國工業史濃縮到一家企業身上,那麼,GE也許是唯一的標本。

它的創始人是美國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

1878年,愛迪生創立愛迪生電燈公司。1892年,愛迪生電燈公司和湯姆森·休斯頓電氣公司合併,成立了通用電氣公司GE。1884年,華爾街推出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愛迪生的公司就是最初的十二隻股票之一。

GE的百年常青,是一次次的死去活來,正如彼得·德魯克所感慨的,所謂的“百年企業”是不存在的,它們之所以能夠活下來,僅僅因為在某些極危急的時點,出現了一個異端般的拯救者,他們改變了既有的軌跡,讓企業因面目全非而得以倖存。

紀念“全球第一CEO”傑克·韋爾奇


在這個意義上,百年企業無規律可循,是不可追求的,傳奇俱是小概率的異數。

1960年,當年輕的韋爾奇踏進GE工廠大門的時候,正處在美國工業最為黃金的時代。在二戰結束的時候,GE還是一家純粹的美國公司,有三十多家工廠,而到1976年,GE在美國的製造廠已經擴展至共224家,同時在全球24個國家擁有113家制造廠,已然是一家龐大的跨國公司。

更為典範的是,GE是多元化戰略的忠實實踐者,從最早期的白熾燈、無線電,到冰箱、空調等日用家電,再到工業機械領域,從商業飛機、核潛艇的引擎到雷達高度計,GE的產品線長到難以計算,它還曾經擁有一家專門播出浪漫喜劇的電視網。GE中央研究院的工程師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0年,韋爾奇被推上了GE董事長的寶座。當他興致勃勃地坐上去的時候,寶座的底部已經在冒煙了。

這艘“超級油輪”似乎駛進了效率低下的淺水灘。在40.4萬名僱員中,居然有2.5萬名經理管理者,130多人擁有副總裁的頭銜。從工廠到韋爾奇的辦公室之間隔了12個層級。有一次,他在籤一份文件的時候驚訝地發現,在他之前已經有16個人簽過了“同意”,他問自己:“我多簽上一個名字究竟有什麼價值?”

紀念“全球第一CEO”傑克·韋爾奇


脫離了業務調整和管理創新,戰略變革無從談起。韋爾奇在自傳中,一再表達類似的觀點。

他在剛剛當上董事長的時候,曾跑去求見德魯克,諮詢有關企業成長的課題。德魯克送給他一個簡單的問題:“假設你是投資人,通用電氣這家公司有哪些事業,你會想要買?”

這個大乎哉的問題對韋爾奇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經過反覆思考,韋爾奇作出了著名的策略決定:GE旗下的每個事業,都要成為市場領導者,“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否則退出市場”。

紀念“全球第一CEO”傑克·韋爾奇


正是在這個原則下,韋爾奇開始對龐雜的業務線動起了大手術。

GE的電器部門有4.7萬員工,每年的利潤只有一億美元,所以,它成為了被拋棄的“乾癟果子”。韋爾奇把電視機業務出售給湯姆遜,換回了它的醫療事業部,GE的冰箱業務則整體賣給了中國的海爾。

而一些不起眼的邊緣業務,卻得到了擴張。韋爾奇上任伊始,GE信貸部門的人數不到7000名,卻貢獻了接近一億美元的利潤,他決心下注這一賽道。到他離任的時候,GE金融服務集團的資產從110億美元陡增到3700億美元,成為新的戰略級“母牛”。

在冷酷的業務大洗牌中,韋爾奇砍掉了四分之一的企業,裁員十萬多人,為自己贏得了“中子彈傑克”的綽號,他走到哪裡,哪裡就可能引發一場大爆炸。

在管理創新上,韋爾奇是“六西格瑪”管理法的最高調的佈道者,他因此又有了另外一個綽號“六西格瑪傑克”。

六西格瑪(Six Sigma)是一種管理策略,它是由摩托羅拉工程師比爾·史密斯於1986年提出的。這種策略主要強調製定極高的目標、收集數據以及分析結果,通過這些來減少產品和服務的缺陷,最終實現“零缺陷”。

韋爾奇從1996年開始,在GE全面推廣六西格瑪法,他要求GE的業務領導者必須都變為六西格瑪領導人,為此他調整了公司獎勵計劃——

年終獎的60%取決於盈利,40%取決於六西格瑪實施結果。

六西格瑪被認為是“GE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重要的發展戰略”,在推行這一管理法的三年後,GE在銷售收入、利潤增長和流動資金週轉等核心指標上均出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紀念“全球第一CEO”傑克·韋爾奇


企業家如同名將,每一枚勳章都是用數字鑄就的。

在韋爾奇主掌GE的二十年裡,公司市值從130億美元增長到4800億美元,全球排名從第十位躍升為榜首。因為“數一數二”戰略的成功,GE旗下十二個事業部中的九個,如果單獨成軍,都可以入選《財富》500強。韋爾奇因此被《紐約時報》稱為“美國當代最成功、最偉大的企業家”。

韋爾奇的自傳出版於他離任後的2001年,當時創下700萬美元的預付版稅金紀錄,它也很快成為發行量最大的企業家傳記。不過,與其他非虛構類著作不同的是,企業家的作品都是“半部著作”,因為,儘管他“金盆洗手”了,可是企業還在江湖,人們仍然會在後來的時間裡評價他的戰略的可持續性。

在自傳中,韋爾奇認為,作為企業的當家人,最為首要的任務是尋找接班人。而具諷刺性的是,這卻成了他日後最被詬病的一點。

紀念“全球第一CEO”傑克·韋爾奇


韋爾奇上任時,是GE史上最年輕的董事長,而他進入董事會的考評名單已經長達九年之久。他從主政的第一天起,就開始物色自己的接班人。

二十年後,接替他的是“久經考驗”的傑弗裡·伊梅爾特。此人任職16年,他離任的時候,GE的市值跌回到了900億美元,公司的業績表現在道·瓊斯工業指數股裡排名倒數第一。

我們將往哪裡去?GE將成為什麼樣的公司?公司的戰略又是什麼呢?如果我能從口袋裡取出一個密封的裝有GE未來十年發展的宏偉藍圖的信封,這是再好不過的了。然而,我不能。

這是1981年12月,46歲的韋爾奇第一次以GE董事長身份在美國經濟界代表大會上發言時講過的話。在厚厚的《傑克·韋爾奇自傳》裡,這是僅有的幾句“真理”之一。

紀念“全球第一CEO”傑克·韋爾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