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的始作俑者,其子孙在秦汉史上出将入相

爆发于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是战国时代最后一次大型会战。此战秦、赵双方倾尽国力,历经三年的血战,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赵国前后被斩杀45万人,而秦国也损失过半。整个长平战场血流成河,尸骨成山,两国的百姓饱受战乱之苦,而这场残忍的战争的始作俑者是谁?

长平之战的始作俑者,其子孙在秦汉史上出将入相

此人就是韩国上党郡守冯亭。长平之战的起因是秦国攻打韩国,占领了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沁阳)。韩国的领土呈半月形,野王是连接韩国本土新郑和上党郡的枢纽,所以野王一丢,上党郡就孤立无援了。

这时候,上党郡守冯亭接到国君的命令,让他将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求秦国息兵。可是冯亭坚决不献城,他觉得与其献给秦国,不如献给同为“三晋”的赵国,并且秦律苛暴,城中百姓也愿意投靠赵国。这就引发了后来的长平之战。

而冯亭献城上党郡后,赵国封他为华阳君,给予民户三万,封其县令为侯,给予各民户一千,官吏都加爵三级。冯亭却悲痛万分,他不见赵国使者,说:"我不忍心出卖国家的土地而作为自己的俸禄啊!"。后来他与赵国大将赵括对抗秦国军队,死在长平战场中。

长平之战的始作俑者,其子孙在秦汉史上出将入相

冯亭死了之后,他的宗族四散。有的留在上党,有的在赵国。在赵地的成为官吏将军,官吏将军的儿子们又做了代国的相。而其中一支成为了秦国的丞相公卿,秦丞相冯去疾、御史大夫冯劫,两人便是冯亭的后代。

冯去疾在秦朝任右丞相,能做到秦始皇的丞相,可见其才能出众。而他的儿子御史大夫冯劫更是同李斯一同为秦王嬴政定尊号为“皇帝”。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史书记载:左丞相李斯随从,右丞相冯去疾留守。秦始皇将留守京城的重交给冯去疾,说明对其极为信任,因为一般皇帝出巡都是太子留守的。

长平之战的始作俑者,其子孙在秦汉史上出将入相

后来,秦始皇病死巡游途中,胡亥篡改遗诏为秦二世,他在位期间大肆享乐。冯劫与其父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联合向秦二世进谏,请求停建阿房宫及减省戍役以减轻民困。秦二世勃然大怒,将三人下狱治罪。正所谓,将相不受辱,冯去疾与冯劫父子二人不愿受辱,皆自杀而死。随着忠臣良将的枉死,大秦帝国也土崩瓦解。

西汉建立后,冯家的后代依旧活跃在政坛上。唐代诗人王勃的一句“冯唐易老”,道出了冯家的后代冯唐的一生,他在文帝时期很出名,可惜生不逢时。到了武帝末年,冯家又出了一位人杰,此人就是冯奉世,从小研读兵书,被选任作郎官。

长平之战的始作俑者,其子孙在秦汉史上出将入相

在汉宣帝时期,冯奉世随军出使西域,当时西域的莎车国攻杀了西汉所任命的莎车王万年,还杀了西汉使者。这时匈奴又发兵相助,莎车国气焰更加嚣张,于是攻击劫掠南道诸国,并与他们歃血为盟背叛西汉,从鄯善国向西都断绝交通。西汉的西域都护郑吉、校尉司马意都被困在北路诸国之间。

这时候,冯奉世临危不乱,他立刻下令火速攻击莎车国,趁其羽翼未满之时,拿下莎车国。冯奉世率领西域诸国的军队,连夜奔袭,一举攻占了莎车国,莎车王自杀。冯奉世将他的首级传到长安。诸国都平定下来,冯奉世的威名震动西域。

长平之战的始作俑者,其子孙在秦汉史上出将入相

后来的几年,冯奉世又平定了西羌,回到京师后,改任左将军,赐关内侯的爵位,食邑五百户,黄金六十斤。一年多后,冯奉世病故。纵观冯氏家族,大多是人中豪杰,在秦汉历史上出将入相,为国家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