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發sci論文有沒有技巧?沒捷徑但有技巧,收藏

怎麼才能成功發sci論文?怎麼提高sci論文錄用率?怎麼快速發表sci論文?……

都是一次又一次對發sci論文技巧的探討

也成為了老生常談的話題?

發sci論文有沒有技巧?答案是肯定的。

發sci論文沒有捷徑可走,但並不代表沒有技巧。技巧掌握了,發sci論文過程中,更不容易出錯,更容易在正確的時候做正確的事情,從而讓自己的sci論文並不那麼難發。

  

「經驗分享」發sci論文有沒有技巧?沒捷徑但有技巧,收藏

1、寫sci論文的技巧

發sci論文建立在寫的基礎上,寫sci論文難,做科研更難。但只要瞭解其中一些小技巧,sci論文並沒有想象中難寫。

(1)要熟悉你的專業和實驗方法

比如你是醫學專業,沒有必要非得在教育、建築、計算機等專業上做出建樹。你再厲害,能比得上本專業的牛人嗎?若不能,那就從熟悉你的專業出發,更容易出成績。

在熟悉的專業領域遇到了問題,可能就是你做科研的選題,解決問題,需要靠實驗方法。連實驗方法都一無所知,又在難題面前,找到突破的切口。

(2)要尊重結果,實事求是面對結果

實驗得出了什麼結果,就是什麼結果。對結果有懷疑,可以找出實驗方法或實驗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導致結果不準確,但不能憑藉臆想篡改。結果是正確實驗得來的,都是可以解釋的,是可以發表的。

(3)寫作前,多看國內外近期文獻。

看國內外近期文獻,不僅要了解近期相關領域有什麼新的進展或成果出現,還要了解相近研究文章的撰寫格式,常用句型等,成為自己寫文章“抄寫”對象,靈活運用。

(4)熟悉、時間、編審

熟悉,是指儘量使用你熟悉的詞彙來表達相應的內容。

時間,是指完成一篇合格的文章,是要投入精力和時間的,是需要一遍遍審讀、修改、優化的。

編審,是指自己在找不出錯誤前提下,請導師、共同作者或同事或專業人審讀,把文章規範中,忽視的細節中,存在的錯誤規避掉。

2、投sci論文的技巧

投稿,是把文章投稿給sci期刊的過程,是從始端向終端的過度,是一篇論文能否上線出刊的轉折點。

(1)一篇文章投給哪個期刊是有學問的,盲目投刊,正確命中率低的可憐。理應根據文章的學術價值、sci期刊的檔次、研究方向等綜合因素分析下,正確匹配下完成投稿。

(2)每次投稿前,都要認真閱讀目標期刊的審稿要求,對文章修改後再投。哪怕被A退稿後投B,也是需要對格式等進行修改的。

(3)正確選擇審稿人。審稿人不要太挑剔,也不一定是“牛”人,只要是某專業的專家或者深受國外學術界尊重的學者。

(4)嚴禁一稿多投。一篇論文投一家期刊,被退稿的幾率有點高,很多作者怕耽誤時間,也想這家退稿了,還有另外一家,就一稿投多家期刊,這是不允許的。

論文成功投稿,是論文正式發表的開始,並不是結束,在與期刊編輯往返交流中有很多技巧要注意。

(1)投稿後許久不見回覆,一般超過3月,再含蓄的回信詢問緣由。不要剛一週就開始催促也不要過於頻繁的催促,要耐心等結果。

(2)作者應該認真閱讀編輯和每個審稿人的意見和建議,有理有據的回答審稿人的每一個問題。若有試驗補充建議時,至少要補充一個試驗,最好能全部補充。若有推薦的文獻,則一定要引用並加以討論。儘量做到修改一次後被接受,避免兩次以上的修改。

(3)意見中,若自己當下條件無法滿足,就要明確說明不能做的合理理由,不要回避。哪怕你有不認同的意見,也有有理有據有節委婉有技巧的回答,而不是措辭嚴厲地怪罪。要知道審稿人找一個理由拒絕你的文章很簡單。

(4)對於校樣不要大幅改動,甚至不能改動,且要儘快寄給印刷編輯。


「經驗分享」發sci論文有沒有技巧?沒捷徑但有技巧,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