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先把自己活明白


女人,先把自己活明白

為什麼想到這個問題呢?因為我發現很多人像我一樣,其實生活中有很多的煩惱,這些煩惱不大,卻也每天與我們糾纏,讓我們的精神不得安生。

生活中的煩惱有哪些呢?

首先,孩子的問題。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核心,我們恨不得把自己所能給予的都給他們,雖然有時他們並不理解我們,但是我們總是以過來人的身份去教導他們,生怕他將來會吃苦,會走彎路。

其實,孩子的路應該讓孩子自己去走,去闖,哪怕走彎路,碰壁,那也是他人生路上應該做的功課,是歷練他成長的機會,我們不能因為是大人,就剝奪孩子自己走路的權利。

我們只要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在背後支持他們,不過多的插手干涉他們,我們就會少很多的煩惱,就不會整天為了孩子的學習、交友、工作而焦慮。過好自己的生活,照顧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對孩子的明天有太多的焦慮,就能給孩子更好的環境,也能改善親子關係。

其次,是與伴侶的關係。

在生活中,很重要的一個關係就是與伴侶的關係。整天生活在一起,除去甜蜜的戀愛期,就是柴米油鹽的繁瑣生活,磕磕絆絆是少不了的,有些還可能出現大的危機。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是整天想著如何與伴侶搞好關係,擔憂未來怎麼辦,還是做好自己,輕鬆的生活呢?

張德芬在《捨得讓你愛的人受苦》中,曾經說到:

自己找到自得其樂的方法,找到滿足和喜悅之後,再來回觀與伴侶的關係。先讓自己變得快樂了,開心了,自然而然,你的快樂、開心、愉悅,這些正能量就會散播出去,滲透到你和伴侶的關係當中,他們會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你,會用不同的方式跟你互動到時候,你就有更多的空間去接納他們。

所以,不要整天去想,明天會怎樣,與他會怎樣,先想想自己怎麼樣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把自己活明白了,哄開心了,才能處理好與伴侶的關係,也才能把自己的婚姻生活過好。


女人,先把自己活明白


還有,與婆婆的關係。

我們經常聽到一些關於婆媳的話題,不是今天鬧矛盾了,就是明天打架了,一旦有了矛盾勢必會影響與伴侶的關係。有些人,不在一起住還行,住在一起自然就會有矛盾。常言道,兒女與老人的關係“一碗湯的距離”最好,什麼意思?就是不住在一起,但又離得不遠,一碗湯端過去還是熱乎的。

老人與子女生活的時代不同,習慣也不一樣,住在一起,鍋碗瓢盆的,哪裡有不出聲的呢?有的老人明事理,不太乾涉子女的事情,也不住到一起。有些老人離不開子女,非得和孩子住在一起,這就要作為兒媳的要處理好關係。

我婆婆很早就失去了老伴,從我孩子還沒有出生就來到我家,幫我看孩子。現在孩子上初中了,她還是住在這裡。身體不好我們照顧,身體好的時候,也是想著幫我們做飯,幹事情,我們有時也覺得她干涉太多,以前我也是心裡很不情願,現在年齡漸長,也想開了,人都有老的時候,她自己也挺孤單的,不能只想著自己的小日子,也要想到她的不容易,所以雖然有時我很不方便,但還是從內心去寬慰自己,去說服自己,儘量的與她處理好關係。

與婆婆的關係不好,有些是因為老人的問題,有些是因為我們自己,我們要明白一點,我們也會老去,我們想得到怎樣的待遇,我們想過什麼樣的晚年生活,如果換個立場會怎麼樣?這樣想著,自己心裡就會放鬆下來,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就不會在家長裡短的這些事情上費腦筋了。

所以,先把自己過好了,就不會被別人干擾,自己的素質提高了,這些問題也就不屑計較了。


女人,先把自己活明白


最後,就是與同事的關係。

以前,我很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怕自己哪裡得罪人家了,人家為什麼對我很冷淡,為什麼不與我講話等。

年紀大了,看的事情多了,眼界自然也就不一樣了,我現在已經把這些關係看的不那麼重要了,人生很短,哪裡有時間去關心這些影響自己生活的事情呢,從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待他人,冷靜的去處理與他人的關係,不要被他人的情緒所左右,我們就會多出更多的空間與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這些事情才是我們更應該做的。

先做好自己,才能更好的對待他人,也才能過好自己的一生,不要被他人的情緒所左右,要多把目光轉向自己,向內看,而不是向外看,你才能多關心自己,接納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加油吧!女人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