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小时候的味道,哪些是你儿时的最爱?

神奇小Mo


回忆小时候的味道,哪个是记忆最深刻的。

70年代末的我,对小时候有太多深刻的记忆。小时候没吃过什么好零食,也没吃过什么好水果,但是吃过最最 香的菜,还挺多,现在想起来,依然觉得垂涎三尺。

(1)豆豉酱蒸腊肉

家在湖南,小时候家里再穷,到年尾都能杀一头猪,大部分留着自家吃。老家那边家家户户都很会做腊鱼腊肉 。猪身上的东西,猪肉,猪耳朵,猪大肠,猪蹄,通通可以腊:)腊肉在那个时候怎么做都是好吃的,比如腊 肉炒辣椒,腊肉炒蒜苗,最最令我忘不了的是豆豉蒸腊肉。

豆豉蒸腊肉是一道传统湘菜。主要食材是腊肉和豆豉。豆豉是小时候用纸袋装的那种小颗黑豆豉,干的那种, 和现在市面上吃的老干妈豆豉之类不一样。

准备好食材,然后放进锅中,上锅蒸就是了。蒸好的豆豉腊肉,香气四溢却又香而不腻,尤其豆豉粒,总会先 于腊肉吃完,因为腊肉的香和味,全都进了豆豉。小时候我奶奶每做一碗豆豉腊肉,第一顿吃完,将吃剩的腊 肉再次蒸一些豆豉粒,还能香喷喷的吃上第二顿。

腊肉其实也是非常好吃的,自己做的不像现在市场上买的,都是用稻谷壳熏烤,烈日下晒得油会冒,看上去, 色泽金黄偏黑,蒸好后的腊肉有肥有瘦,肥肉中的油清澈可见,将豆豉浸润。所以腊肉吃起来,并不会觉得肥 腻,非常下饭,小时候遇到有豆豉蒸腊肉,那一顿是一定要多添几碗饭的。

(2)干豆角炖鱼

小时候吃得多的还有这道菜,至今都吃不腻。干豆角是我老家的一道经典特色干菜。每年家里都会种很多的豇 豆,到了夏天总会有吃不完的豇豆。最开始用辣椒炒豇豆,伴随着老家无敌辣的“炸”辣椒味,老远就能闻到特 有的香。豇豆特别能长,夏天我们用大篮子采摘豇豆,吃不完的就会将豇豆切碎晒干,晒到水分适中后,入坛 加盐腌制一段时间。过一段时间后还得偶尔从坛子里拿出来再晒,这样反复晒过的干豆角才算得上正宗的。吃 的时候,味道才更回味无穷。

小时候门前的小河,下雨天过后,都能轻易捕捉到新鲜的小鲫鱼(那个时候的鱼真鲜啊)。

用几条鲜鲫鱼,煮上泡发的干豆角,放上一点剁辣椒,我们一家人就着一锅干豆角鲫鱼汤,总是吃得有滋有味 ,老爸总会在这时,抿上几嘴自家酿造的白酒。过瘾过瘾。

(3)糯米饭。伴着五花肉和菱角合煮,

这是我们一家即便是再困难的家境下每年端午都会努力去做的一顿美食,妈妈清洗好珍藏了一个月的糯米,切 好难得的五花肉,在锅里翻炒着去油,猪油的清香顿时充溢着原本就狭窄的厨房,这个时候准是大哥嘴馋经过 厨房围着灶台,试图去揭开捂着清香的锅盖,妈妈怕打着他并不白净的手,还没熟呢,可是整个房子里就这么 香味扑鼻了。而这时我父亲并没闲着,他正在熟练地用菜刀翻着方向切开坚硬的菱角,一颗菱角等到两边微微 切开的缝口,两边一挤,一颗完整的菱角肉跳了出来,这个时候你不用急着往嘴里塞,用清洁略凉的井水泡上 半小时,捡起一颗嚼在嘴里,满嘴都是清脆,而把菱角合在糯米里蒸煮,合着五花肉的油腻,等到糯米浸润饱 和成饭时,锅盖下热气腾腾的清香已经不再是之前的糯米、五花肉和菱角单一的味道了,粉粉的,糯糯的,却 有挂着肉的醇香,淡淡油腻味,正好吞噬下肚。

(4)墨鱼炖肉

这是一道大补的菜,最最小时候基本吃不到,不过到我读高中的时候,偶尔能吃到这么鲜美的墨鱼炖肉汤了。墨鱼炖肉利用墨鱼的海味,肉的油份,入味到一大锅汤中,些许的肥瘦均匀的细肉条漂浮在汤面上,和绿色香菜一同造就完美的“人间美味”。墨鱼炖肉,吃的是汤。爽就一个字。






莹子小姑娘


大家好,我是清浅食光

小时候吃过的糖最令人难忘~

上学时吃过的杂粮煎饼、煎饼果子最令人难忘~

上班时吃过的本地小吃糁(sa)也很美味

小时候每次你饿了妈妈总会说给你下碗面条吧,放两个鸡蛋,那时候最满足~

母亲的关怀永远都是最温暖的~






清浅食光


小时候家庭条件一般,零花钱一般只有2.3毛钱,那个时候特别爱吃方便面,一袋方便面5毛钱,我都是要攒一段时间才能买一袋方便面,毕竟零花钱不是天天都有的。买回来后,就把方便面捏碎,倒点调料粉进去,一点点的慢慢吃,有时吃一半,再留着下次吃。方便面吃完了就吃剩下的调料粉,一点点舔干净,也是有滋有味的。

那时候最喜欢我妈走亲戚,她走亲戚,我就说我不去,让她给我10块,5块的当生活费。我那个年代,在我们那个地方小当家的方便面比较流行,经常可以中奖,再来一袋,所以我平时最爱买小当家这个品牌的方便面。

每次我妈前脚出门,我后脚就跑到小卖店买一箱方便面回来,心里那个美啊。一箱24袋方便面,我干着吃,泡着吃,一天三顿吃,上午吃,下午吃,一天吃五六袋。一边吃,一边看电视,简直就是人间最享受的事情。

现在每次想起,依然能记得那时候那种幸福样子。方便面就是我儿时的甜美回忆,现在偶尔在超市看到方便面,还会买一袋来吃,但是再也吃不出那种幸福。


90丹丹姐生活录


小时候的味道可多了,比如麻花,豌豆油糕,锅盔,辣条,瓜子,酸咪咪糖。雪糕,冰糕,大冰,小冰。最难忘的是夏天有个冰糕吃该多好啊,记得有个夏天,在学校,午睡刚醒,就去学校小卖部买冰糕,同学看见了,就叫我帮他带,我抬起头看向他时,哦豁我的冰糕就掉地上了,当时感觉我太难了,会影响到我一天的心情,这件事对我来说太有儿时的味道了。


森林快活鸟阿木


小时候奶奶做的火腿丁蒸鸡蛋,爸爸做的红烧肉,妈妈做的肉饼汤,是留在我记忆深处的美味。时光飞逝,如今我已长大,已经吃不到奶奶做的蒸鸡蛋,只有回味。现在物质条件丰富,当我再吃爸爸做的红烧肉时甚至觉得太油腻,再吃妈妈做的肉饼汤的时候已然没有小时候那么美味。每当想起这些,心里又酸又甜。虽然现在已经吃不出那时的美味,但是那时的美味却一直深深的印在我的记忆里,这就是我心里最美的童年美味。


云桂


老家是在山里,小时候最有意思的事儿就是跟父母去树林里捡菌子,红色的,绿色的,还有苦荞菌,甜荞菌,捡回来,味道记忆深刻的是红色的菌子,回来用开水焯一下,加各种调味料凉拌,那爽滑的口感记忆犹新,现在回去的时候少,偶尔只能在梦里梦见去捡菌子。


执念太深的豆豆


儿时记忆,童年的味道你记得多少?

时过境迁白驹过隙,转眼间小编成了晚婚人群,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依旧是条单身狗。哦,心好痛。年纪大了就爱回忆童年,作为吃货的我今天就想起了童年的吃的。儿时的味道你都记得多少?

猪油糖。味道和现在的那种椰子糖差不多,长相也是~

一毛钱的冰棒。小时候妈妈不让吃说是糖精做的所以我都藏着吃,就是莫名觉得好吃~




啊拉宝


巧食为天的回答:小编最喜欢的就是,江米条,开口笑这两种零食,现在见到了还会吃个没完。

江米条:

食材准备:糯米粉400克,食用油,糖适量。

做法:

1.将锅中倒入适量的水加入适量的糖,大火烧开将糖融化。

2.把糯米粉用烧开的糖水做成烫面,搅成面絮。然后加入适量的干糯米粉,揉成偏硬的糯米团。

3.将糯米团擀成0.5厘米厚的薄片。然后切成小条,再搓成圆条。最后切成5厘米左右的长条。

4.锅中倒入适量的油,同时下入切好的江米条生坯。开小火慢慢炸制,边炸边搅动以免粘连。随着油温慢慢升高江米条也会慢慢飘起,但还要不停的翻动以免粘连。待炸至金黄酥脆捞出控油。

5.锅中倒入适量的水同时倒入多些的白糖。大火烧开转成小火看着糖水冒出气泡,气泡由大泡变成密集的小泡时关火。然后倒入炸好的江米条,翻拌均匀取出,再撒上适量的白糖把做好的江米条分开以免粘连。

开口笑:

食材准备:

低筋面粉200克,糖适量,鸡蛋1个,芝麻适量,泡打粉5克。(这里的泡打粉起到关键的起酥的作用。)

做法:

1.空碗中打入1个鸡蛋,加入适量的色拉油,泡打粉,适量的糖搅拌均匀。

2.将面粉倒入蛋液中,同时不停的搅拌成面絮状。

3.然后抓捏成一个面团,注意不要揉起筋。

4.不需要醒面直接分成若干等份的面剂揉成团。

5.将面团粘上一层芝麻。

6.锅中倒入多些的油,大火将油温升至5成热,下入面团,转成小火炸制开口起酥捞出控油即可。

这两样的零食是小编儿时的最爱,虽然现在什么也不缺了,但每每见到这两样都会忍不住多吃些。也许现在吃的更多的是一种记忆,对儿时对母亲的记忆。

每天为您分享美食,致力于做不一样的家常菜,美食每天更新,有什么喜欢吃的,可以在下方留言,小编和你一起寻找答案,关注我不迷路,巧食为天,与您下期见。


巧食为天


金瓜坨儿(就是南瓜,我们老家的说法)

是我儿时最甜最深的味道,

弹指间已经从懵懂无知的少年,变成了马上要奔三的中年大叔。随着年龄增长,求学时,回家是冬天和夏天,成人后回家就只剩下了冬季。

有些东西在变化,有些东西却一直未变,那就是妈妈的味道,是心中永存的美味。

小的时候,每当夏天的时候,南瓜正是开花结果的季节,这个时候妈妈会摘一个最嫩的南瓜,是翠绿色的外皮,然后给我金瓜坨儿。把南瓜洗干净,然后切成丝,拌上面粉,搅拌均匀成粘稠状就可以下油锅煎了,煎至两面金黄就可以出锅了。

再一旁观看的我早已经流口水了,吃到嘴里又焦又香又嫩的,感觉永远是吃不够的。

现在一年中回家很少能吃到了,因为嫩南瓜没办法保存到冬天。

总之那是我最深的儿时的味道。



文艺小吃货


仿佛在昨天,你爬在邻居家梨树上偷摘还没成熟的梨子。

仿佛在咋天,你吃了好多水学会了游泳。

仿佛在昨天,你和他在草地的摔跤,非比个输赢。

仿佛在咋天,你站在卖烧饼摊前久久不肯离去。

仿佛在咋天,你寻着破烂换糖吃的笑容。

仿佛在昨天……

多少次梦回儿时,

多少次静静不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