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北大校長邀請愛因斯坦來北大演講,因嫌錢少而去了日本

1922年,北大校長邀請愛因斯坦來北大演講,因嫌錢少而去了日本

偉人終究不是聖人。

愛因斯坦是人類科學發展史上最偉大的人,沒有之一,但這個最偉大的人曾經就把中國人堪稱一群思想愚鈍行為腌臢的人種。這究竟又是何種緣由引起的?

1922年,北大校長邀請愛因斯坦來北大演講,因嫌錢少而去了日本

2018年5月份,愛因斯坦生前留下的個人筆跡在美國普林休斯頓大學出版了,在他的個人筆跡的內容中就曾寫道:“吃東西時不坐凳子,安靜地蹲在地上就像解手一樣,中國孩子也看起來遲鈍而又無精打采,如果中國統治世界,那就太可惜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遊記)

1922年,北大校長邀請愛因斯坦來北大演講,因嫌錢少而去了日本

對於這一段話大致的看一遍沒有什麼感覺,但你從某些個形容字眼看來,你就會發現,愛因斯坦對中國人還是有些偏見的,在他這些個文字裡面,中國人成了愚鈍腌臢而又勤勞,事實上,我們也不能去否定他什麼,畢竟在那個時代,封建傳統依舊未能徹底擺脫,對於愛因斯坦這一言行,似乎也有些理解。但如今只中國人,撇去了舊思想,熱情大方寬廣包容。

1922年,北大校長邀請愛因斯坦來北大演講,因嫌錢少而去了日本

1922年,愛因斯坦訪問日本期間,我國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慕名,便特意邀請了愛因斯坦來北大演講,並且以1000國幣作為演講的報酬。只不過令人沒有想到的就是愛因斯坦竟然會因為嫌錢少,隨後提出至少要1000美元。這讓蔡元培有一點難堪。要知道那個時候我國很多人都吃不上飯,許多教書先生的月薪摺合美元的話,還不到一美元。

1922年,北大校長邀請愛因斯坦來北大演講,因嫌錢少而去了日本

不過蔡元培也沒有放棄,只好硬著頭皮到處去籌錢,可惜的是當蔡元培把錢籌齊的時候,愛因斯坦卻沒能夠守約,反而是去了日本,這又是為何?

原來當時日本某高校給予愛因斯坦的報酬要比中國高出了組組兩倍,而且愛因斯坦去日本還受到了日本元首級別的待遇,這讓愛因斯坦都沒有想到,日本人竟然會如此的熱情,所以在他的手筆中就曾寫道:“沒有人能配得上這種待遇,這讓我有些不安,擔心自己是騙子,最後會坐牢。”(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遊記)

1922年,北大校長邀請愛因斯坦來北大演講,因嫌錢少而去了日本

1922年,北大校長邀請愛因斯坦來北大演講,因嫌錢少而去了日本

其實並不是愛因斯坦愛財!這一點我們需要知道,在當時的世界上,愛因斯坦的名字已經被世人所知,所謂功成名就,又怎麼會缺錢呢?但他卻非常看重錢!就像面子一樣!

1922年,北大校長邀請愛因斯坦來北大演講,因嫌錢少而去了日本

只是後來的事情愛因斯坦都沒有料想到,他以前所看好的日本,卻是二戰時候的罪魁禍首,掀起了戰火,令無數人痛苦不堪,反觀他以前瞧不起的中國,現如今倒成為世界上正義的存在。

話以至此,愛因斯坦並非聖人,更不是哲學家,最終還是應了那句話:偉人終究不是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