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之偉力(原創乾貨文)

讀完本文,按照本文所寫努力15年你一定能成功(作者中人之姿,2000年高考715分,提前批被華中師範大學王牌專業歷史系錄取。2004年畢業後努力15年,2019年招商銀行工資卡年度賬單收入200多萬)。本人自願承諾,15年後你不成功可以到本人單位找我,賠你10萬,工作證上傳通過認證,在福建省委機關混雖然只是打雜的。

閱讀之偉力(原創乾貨文)


總結起來就一句話,畢業後每天閱讀4小時,鍛鍊2小時,15年後和別人的差別就出來了。閱讀時間和鍛鍊時間看個人情況,本人畢業後當了8年高中歷史老師,沒有太多批改作業的時間,備課主要就是閱讀。2012年考到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先後在辦公室和文物徵研管理部工作,大部分時間都可以閱讀鍛鍊,單位每天上班時間還安排半小時可以合法鍛鍊。

下面長篇大論讀書和鍛鍊的好處你可以跳過不看。但是最後一段你一定要看。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博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局策劃,則舍好學深思者莫屬。讀書費時過多易惰,文采藻飾太盛則矯,全憑條文斷事乃學究故態。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蓋天生才幹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後知如何修剪移接;而書中所示,如不以經驗範之,則又大而無當。狡黠者鄙讀書,無知者羨讀書,唯明智之士用讀書,然書並不以用處告人,用書之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全憑觀察得之。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不可盡信書上所言,亦不可只為尋章摘句,而應推敲細思。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則須咀嚼消化。換言之,有隻須讀其部分者,有隻須大體涉獵者,少數則須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書亦可請人代讀,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題材較次或價值不高者,否則書經提煉猶如水經蒸餾、淡而無味矣。

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因此不常作筆記者須記憶特強,不常討論者須天生聰穎,不常讀書者須欺世有術,始能無知而顯有知。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滯礙,無不可讀適當之書使之順暢,一如身體百病,皆可借相宜之運動除之。滾球利睪腎,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腸胃,騎術利頭腦,諸如此類。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讀數學,蓋演題須全神貫注,稍有分散即須重演;如不能辨異,可令讀經院哲學,蓋是輩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闡證另一物,可令讀律師之案卷。如此頭腦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藥可醫。

王夫之論讀書:不是讀書沒用,而是你沒用

王夫之指出:“領會書的精神實質,以確立修己治人之本;考察書中隱藏的意義,以達到精通事理、融會貫通、運用自如的境界。善讀書的人得之於心,但能用書中的道理檢驗糾正自己行為的人太少。次一等的如太子李弘讀《春秋》讀到不忍卒讀的也很少,再次一等的如穆姜讀《易經》能自我反省而知道愧疚的人一樣很少。”

不抓住書中的重點,不研究書的精華,不審察合乎時宜否,像漢儒曲解《公羊傳》而廢皇后太子;王莽曲解古書譏刺匈奴,都是妄解經典的蠹蟲。沒有高超的見識掌握書本大旨,沒有取捨的標準獨立審慎思考,那麼讀書萬卷,只會更加迷茫,倒不如不學無術者還能保持純樸。

王夫之一針見血地指出:“孔子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志定了再讀書方有益處。沒有聽說過漫無目的單單為學習而學習的。心無定志,讀書時心志就會隨時遊移,異端邪說,流俗小智,乘虛而入,大則侵蝕人心,小則荒廢日月,這是梁元帝越讀越蠢卻至死不悟的原因啊!怎麼能怪罪於讀書之錯呢?一般的學者,效其淺陋,不能不加以警惕啊!”

葉聖陶、朱光潛、梁啟超、馮友蘭等名家論讀書

葉聖陶:讀書的三種態度

一是絕對信從的態度,凡是書上說的話就是天經地義。

二是批判的態度,用現實生活來檢驗,凡是對現實生活有益處的,取它,否則就不取。

三是隨隨便便的態度,從書上學到什麼,用來裝點自己,以便人家談閒天的時候可以應付,不致受人家譏笑,認為一竅不通。

馮友蘭:三類讀書

第一類是要精讀的,第二類是可以泛讀的,第三類是僅供翻閱的。

所謂精讀,是說要認真地讀,紮紮實實地一個字一個字地讀。

所謂泛讀,是說可以粗枝大葉地讀,只要知道它大概說的是什麼就行了。

所謂翻閱,是說不要一個字一個字地讀,不要一句話一句話地讀,也不要一頁一頁地讀。就像看報紙一樣,隨手一翻,看看大字標題,覺得有興趣的地方就大略看看,沒有興趣的地方就隨手翻過。聽說在中國初有報紙的時候,有些人捧著報紙,就像念五經四書一樣,一字一字地高聲朗誦。照這個辦法,一天的報紙,念一天也念不完。大多數的書,其實就像報紙上的新聞一樣,有些可能轟動一時,但是曇花一現,不久就過去了。


閱讀之偉力(原創乾貨文)

蔡元培:讀書要得法,才有成效

我自十餘歲起,就開始讀書,讀到現在,將滿六十年了,中間除大病或其他特別原因外,幾乎沒有一日不讀點書的,然而我也沒有什麼成就,這是讀書不得法的緣故。

我的不得法第一是不能專心。

我的不得法,第二是不能動筆。

望讀者鑑於我的短處,第一能專心,第二能勤筆。這一定有許多成效。

梁啟超:少讀那些四平八正的書

中國書沒有整理過,十分難讀,這是人人公認的,但會做學問的人,覺得趣味就在這一點。吃現成飯,是最沒有意思的事,是最沒有出息的人才喜歡的。

一個問題,被別人做完了四平八正的編成教科書樣子給我讀,讀去自然是毫不費力,但是從這不費力上頭結果,便令我的心思不細緻不刻入。專門喜歡讀這類書的人,久而久之,會把自己創作的才能汨沒哩。在紐約、芝加哥筆直的馬路嶄新的洋房裡舒舒服服混一世,這個人一定是過的毫無意味的平庸生活。

梁啟超:讀書要肯下苦功夫

若問讀書方法,我想向諸君上一個條陳。這方法是極陳舊的,極笨極麻煩的,然而實在是極必要的。什麼方法呢?是鈔錄或筆記。我們讀一部名著,看見他徵引那麼繁博,分析那麼細密,動輒伸著舌頭說道:“這個人不知有多大記憶力,記得許多東西,這是他的特別天才,我們不能學步了。”

其實那裡有這回事。好記性的人不見得便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比較的倒是記性不甚好。你所看見者是他發表出來的成果,不知他這成果原是從銖積寸累困知勉行得來。大抵凡一個大學者平日用功總是有無數小冊子或單紙片,讀書看見一段資料覺其有用者即刻鈔下(短的鈔全文,長的摘要記書名卷數頁數)。

魯迅:如何讀到自己感興趣的書

我們自發的讀書,即嗜好的讀書 ——請教別人是大抵無用,只好先行泛覽,然後決擇而入於自己所愛的較專的一門或幾門;但專讀書也有弊病,所以必須和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

閱讀之偉力(原創乾貨文)

許地山:為學的三條路徑

一是深思,二是多聞,三是能幹。第一途是做成思想家的路向;第二是學者;第三是事業家。

朱光潛:好書不厭百回讀

讀書並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選得精,讀得徹底。與其讀十部無關輕重的書,不如以讀十部書的時間和精力去讀一部真正值得讀的書;與其十部書都只能泛覽一遍,不如取一部書精讀十遍。“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這兩句詩值得每個讀書人懸為座右銘。世間許多人讀書只為裝點門面,如暴發戶炫耀傢俬,以多為貴。這在治學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有些人讀書,全憑自己的興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書就把預擬做的事丟開,用全副精力去讀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書,仍是如此辦,雖然這兩書在性質上毫不相關。這種讀法有如打游擊,亦如蜜蜂採蜜。它的好處在使讀書成為樂事,對於一時興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養成一種不平凡的思路與胸襟。它的壞處在使讀者氾濫而無所歸宿,缺乏專門研究所必需的“經院式”的系統訓練,產生畸形的發展,對於某一方面知識過於重視,對於另一方面知識可以很矇昧。如果一個人有時間與精力允許他過享樂主義的生活,不把讀當做工作而只當做消遣,這種蜜蜂採蜜式的讀書法原亦未嘗不可採用。但是一個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種學問的志願,他就不能不有預定計劃與系統。

華羅庚:讀書要學會比較

我們在讀一本書時,還要把它和我們過去學到的知識去作比較,想一想這一本書給我添了些什麼新的東西。每當看一本新書時,對自己原來已懂的部分,就可以比較快地看過去;要緊的,是對重點的鑽研;對自己來說是新的東西用的力量也應當更大些。在看完一本書後,並不是說要把整本書都裝進腦子裡去,而僅僅是添上幾點前所不知的新方法新內容。這樣做印象反而深刻,記憶反而牢固。並且,學得愈多,懂得的東西愈多,知識基礎愈厚,讀書迸度也就可以大大加快。

閱讀之偉力(原創乾貨文)

曹聚仁:愛惜精神,莫讀古書

我讀了三十年,實在沒有什麼經驗可說。若非說不可,那隻能這樣:

第一,時時懷疑古人和古書,

第二,有膽量背叛自己的父師,

第三,組織自我的思想系統。

冰心: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李公樸:實驗的讀書

實驗的讀書就是把讀書與做人,做事和求進步三件事結合起來,這才是真正的讀書,才能求得真正的知識。

梁實秋:讀書樂

人生苦短,而應讀之書太多。人生到了一個境界,讀書不是為了應付外界需求,不是為人,是為己,是為了充實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實而有意義。吾故曰:讀書樂。

論讀書的重要性,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上下五千年,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古代中華思想,形成了龐大的體系,產生了諸多偉大的先哲,涵蓋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內聖外王、理學、心學等百家思想。

閱讀之偉力(原創乾貨文)

這些中華思想流派,以及它們的聖賢代表人物,在漫長的時空中,散發出耀眼的思想光芒,照亮了中華歷史,引領著無數古代讀書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福建品藏文化公司現藏有一套,書寫並制板於清道光五年的“中華先哲格言”精典字板,全套共計十塊字板,分別記述了從先秦戰國至明代各個時期重要先哲人物的思想語錄,殊為珍貴。

閱讀之偉力(原創乾貨文)

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收藏

該套思想語錄字板,每一塊都獨立成篇,闡述了古代先哲在某一方面的認知心得。為便於有序推出,筆者以相關語錄誕生的時間為順序,對全套字板語錄予以解讀。

01

我們先來看“中華先哲格言”第一塊字板:“不登峻嶺,何知天高;不履深淵,罔識地厚;不讀聖經賢傳,莫明事物之理。”

閱讀之偉力(原創乾貨文)

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收藏

該字板全文大意為: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進入到深淵裡去就不知道地有多厚,不讀聖賢經書就不會明白事理。

看到這裡,相信所有人都會想到一句老話“不知天高地厚”,用於形容一個人見識有限或遇事不知深淺,貿然行事。

很顯然,這句話就是從該字板語錄表達的含義中衍生出來的。

由此可見,該字板語錄是歷史上流傳甚廣的先哲思想,具有綱領性的意識統領作用。

那麼,該語錄到底是誰說的呢?

這三句思想語錄,改編於先秦戰國時期思想家荀子在其重要著作《勸學》中說過的三句話:“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字板上的語錄,跟荀子說的原文稍有出入,但表達的思想大意是一致的。

如是觀之,清代制板人並不是一味地摘抄歷史文本,而是在遵循荀子思想要義的基礎上,對個別字詞與表述方式做了修改,並在最後一句加入了制板人自己的總結體會,強調了對古代先哲聖賢著作的致敬心情。

既然原文出自《勸學》,可見該語錄的初衷,就是要勸人向學,潛臺詞大概也可理解為:學海無涯,知識是無窮盡的,不學習怎麼會有見識與智慧呢?還有一句古話說“無知者無畏”,說的就是該語錄的反面。

短短三句話,卻很有嚼頭,其延伸思想含義十分廣袤。若要透徹解讀該語錄,必須要深入瞭解作者荀子的思想脈絡。筆者在此試分析之。

02

荀子是戰國末期的思想大家。由於在他的眾多學生當中,出了兩個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李斯和韓非子,所以歷史上很多人並不認同荀子的儒家思想地位,而把他歸結為法家思想啟蒙人物。

這種認識是有失偏頗的,實際上,荀子是孔子的忠實繼承者和發揚家。他本人確實見識獨特,思想極具個性,對各流派的思想都持有批評態度。

但荀子唯一推崇的思想大家,恰恰就是孔子;他認為孔子的思想,是唯一的治國良方。

由此可見,荀子骨子裡是儒家無疑。

但是呢,荀子的儒家見識,跟其他諸子百家的儒家思想,又確有不同之處。

怎麼說呢,如果說主流的儒家思想是“柔軟”的,那麼荀子的儒家思想就是“堅硬”的。

我們還是從孔子說起。孔子的思想可以用一個成語來歸納詮釋:內聖外王

雖然歷史上第一次提出“內聖外王”這個詞語的人,是莊子;但在思想領域最接近“內聖外王”的人,卻是孔子。

“內聖外王”是什麼意思呢?即對內要求自己做一個聖人,德才兼備,仁義滿滿;對外則要施行王道,有效治理國家。我們把它拆分來看:

“內聖”,沒有疑義,包括荀子在內的所有儒家大咖,都認同要以聖賢標準要求自己,這是最基本的儒家修身典範。

“外王”,則是諸多儒家學人出現分野的地方。對外如何才能有效施行王道?

在孔子的弟子孟子等人看來,內聖和外王是統一的,只要“內聖”道德達標,就能夠用仁義治理天下,有效施行王道,實現“外王”目的。

其基本的依據,就是源於孟子的“性善論”:大家都是人心本善的,君王有仁義,百姓也就會遵從王道。

但荀子是不認同這一點的。他認為“性惡論”更符合人性本能特徵。

既然人性本惡,那就一定要靠後天環境和教育,使人的道德水平達到“內聖”的水平。這也是他寫下舉世名篇《勸學》的動機所在。

關聯到“外王”範疇,荀子當然也主張通過教育、學習,提高國民的認知水平和道德水平,但他並不迷信這能有效促成王道實施,實現“外王”效果。他必定還有另外的主張。

荀子的“外王”主張是什麼樣的?他並沒有白紙黑字地提出來。但我們可以產生耐人尋味的聯想:

他的學生李斯和韓非子,後來為什麼不遺餘力地推行法家思想?

說白了就是主張用法制手段治理天下,凡事立規矩,不合規矩的就要處罰,從而用制度的力量來實現“外王”目的。很難說李斯和韓非子沒有受到荀子的影響。

說到這裡,筆者個人還是傾向於認為,荀子或許的確是法家思想的啟蒙者,只是沒有歷史文本證據而已。

但這並不意味著要否定荀子的儒家地位。他骨子裡的確還是儒家的人,不過其思想確實有“堅硬”的一面。

由上可見,荀子的思想還有著唯物主義的一面,即他認為人心是靠不住的。不但天生靠不住,需要通過教育來歸化,抵達“內聖”境界;而且後天也靠不住,所以需要仁義道德之外的手段來治國。

這就是荀子寫下《勸學》的根本思想動機所在:沒有誰是天生的聖賢,大家都是普通人,唯有狠命地讀書、學習、教化,才能實現“內聖”。

03

荀子的儒家思想之“堅硬”,或者說他具有的唯物主義的一面,還體現在他對自然規律的認識上。

我們知道,自商周以來,中國古人制造了各式各樣的青銅祭器等,用來祭天祭地之用。可見,人們對天道的崇拜,久已有之。

但荀子是不信這一套的,他認為“天道自然”,天就是自然的產物,本身是沒有意識和情感的,更無好惡之心,世人怎麼祭拜上天,都不存在感天動地一說。

遠在戰國時期,荀子就有這種“自然”認識,其偉大程度,堪比牛頓發現地球引力。

更難得的是,荀子認為“天行有常”,即作為自然的天,有它的運行規律,世人要掌握它的規律,不要去違背它。

這是一種什麼認識?這是一種脫離了迷信思維後,堪稱科學版本的“天道”大於“人道”的思想認識。

正是因為認識到天是自然,沒有意識,但有規律,所以荀子又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即順著自然規律造福於世人。

這簡直太了不起了,現代人積蓄雨水發電、利用風能發電,不都是荀子這種思想的現實案例嗎?

說到這裡,我們總結一下:荀子的“性惡論”主張,“內聖”修身思想,天道自然認識等,統統都指向了一點:論學習的重要性。

不經學習,人心不會變善、聖賢道德不會自己降臨、上天也不會憐憫蒼生;唯有學習,才是讓世間變完美的有效途徑。

這就是為什麼,荀子用盡才智,寫下了如雷貫耳的千年善書《勸學》篇。

也正是因為《勸學》,這才有了偉大的先哲語錄:“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曾國藩論讀書

有人送給曾國藩一個望遠鏡,並給他解釋,是玻璃經過打磨,就變得能望遠了。

曾國藩由此感慨“天下凡物,加倍磨冶,皆能變換本質,別生精彩,何況人之於學!但能日新又新,百倍其功,何患不變化氣質,超凡入聖?”

讀什麼書,就會強化什麼氣質,腹有詩書氣自華。

那麼,該怎麼讀書呢?我們從曾國藩的家書和日記中得到了答案:

一、讀書三“有”

有志:立遠大志向,不甘下流

有識:須知學問無盡,勿以一得自足

有恆:勤學不斷則無不成之事

二、讀書要“約”

譬若掘井九仞,而不及泉,則以一井為隘,而必廣掘數十百井,身老力疲,而卒無見泉之一日。要“老守一井,力求及泉。

讀書猶如遊觀,萬壑爭流,必有主脈,能把持神理所在,其他次要自能融會貫通。

每日讀背誦之書十頁,看涉獵之書六十頁。

三、讀書要“專”

讀書不“二”,“窮經必專一經,不可泛騖。”讀書一部未完,決不換他部,此為不易之道。經則專守一經,史則專熟一代。讀一人之書,則目見、耳聞、天地之間無別書也。

四、讀書要“耐”

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適,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

五、讀書四“到”

眼到、心到、手到、口到。

手到、口到猶為重要,讀書時圈點評註,是最有效的讀書方法之一,可幫助記憶;讀文以聲調為本。劉大《論文偶記》曰:學者求神氣而得之於音節,求音節而得之於字句。爛熟後,我之神氣,即古人之神氣,古人之音節,都在我喉吻間。

六、讀書須“看、溫、習、思”

以上四點必須並行。看書宜求速,不多閱則太陋;溫舊書宜求熟,不背誦則易忘。習字宜有恆,不善則如身之無衣,山之無木;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則如人之啞不能言,馬之跛不能行,四者缺一不可。看、溫偏重於知識方面,而習、思則偏重於技術方面,前者重博,後者重專。精讀之書不妨“約”,瀏覽之書無懼多。

林語堂:論讀書

讀書本是一種心靈的活動,向來算為清高。“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所以讀書向稱為雅事樂事。但是現在雅事樂事已經不雅不樂了。今人讀書,或為取資格,得學位,在男為娶美女,在女為嫁賢婿;或為做老爺,踢屁股;或為求爵祿,刮地皮;或為做走狗,擬宣言;或為寫訃聞,做賀聯;或為當文牘,抄帳簿;或為做相士,佔八卦;或為做塾師,騙小孩……諸如此類,都是借讀書之名,取利祿之實,皆非讀書本旨。亦有人拿父母的錢,上大學,跑百米,拿一塊大銀盾回家,在我是看不起的,因為這似乎亦非讀書的本旨。讀書本旨湮沒於求名利之心中,可悲。可惜現在也一樣。

今日所談,亦非指學堂中的讀書,亦非指讀教授所指定的功課,在學校讀書有四不可。

(一) 所讀非書。學校專讀教科書,而教科書並不是真正的書。今日大學畢業的人所讀的書極其有限。然而讀一部《小說概論》,到底不如讀《三國》、《水滸》;讀一部歷史教科書,不如讀《史記》。(二)無書可讀。因為圖書館存書不多,可讀的書極有限。(三) 不許讀書。因為在課室看書,有犯校規,例所不許。倘是一人自晨至晚上課,則等於自晨至晚被監禁起來,不許讀書。(四)書讀不好。因為處處受訓導處干涉,毛孔骨節,皆不爽快。且學校所教非慎思明辨之學,乃記問之學。記問之學不足為人師,《禮記》早已說過。書上怎樣說,你便怎樣答,一字不錯,叫做記問之學。倘是你能猜中教員心中要你如何答法,照樣答出,便得一百分,於是沾沾自喜,自以為西洋歷史你知道一百分,其實西洋歷史你何嘗知道百分之一。學堂所以非注重記問之學不可,是因為便於考試。如拿破崙生卒年月,形容詞共有幾種,這些不必用頭腦,只需強記,然學校考試極其便當,差一年可扣一分;然而事實上於學問無補,你們的教員,也都記不得。要用時自可在百科全書上去查。又如羅馬帝國之亡,有三大原因,書上這樣講,你們照樣記,然而事實上問題極複雜。有人說羅馬帝國之亡,是亡於蚊子(傳佈寒熱瘧),這是書上所無的。

今日所談的是自由的看書讀書:無論是在校,離校,做教員,做學生,做商人,做政客,有閒必讀書。這種的讀書,得以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增學問,廣識見,養性靈。人之初生,都是好學好問,及其長成,受種種俗見俗聞所蔽,毛孔骨節,如有一層包膜,失了聰明,逐漸頑腐。讀書便是將此層蔽塞聰明的包膜剝下。能將此層剝下,才是讀書人。並且要時時讀書,不然便會鄙吝復萌,頑見俗見生滿身上,一人的落伍、迂腐、冬烘,就是不肯時時讀書所致。所以讀書的意義,是使人較虛心,較通達,不固陋,不偏執。一人在世上,對於學問是這樣的:幼時認為什麼都不懂,大學時自認為什麼都懂,畢業後才知道什麼都不懂,中年又以為什麼都懂,到晚年才覺悟一切都不懂。大學生自以為心理學他也念過,歷史地理他亦念過,經濟科學也都念過,世界文學藝術聲光化電,他也念過,所以什麼都懂。畢業以後,人家問他國際聯盟在哪裡?他說“我書上未念過”,人家又問法西斯蒂在意大利如何?他也說“我書上未念過”,所以覺得什麼都不懂。到了中年,許多人娶妻生子,造洋樓,有身份,做名流,戴眼鏡,留鬍子,拿洋棍,沾沾自喜,那時他的世界已經固定了:女人放胸是不道德,剪髮亦不道德,社會主義就是共產黨,讀《馬氏文通》是反動,節制生育是亡種逆天,提倡白話是亡國之先兆,《孝經》是孔子寫的,大禹必有其人……意見非常之多而且確定不移,所以又是什麼都懂。其實是此種人久不讀書,鄙吝復萌所致。此種人不可與之深談。但亦有常讀書的人,老當益壯,其思想每每比青年急進,就是能時時讀書所以心靈不曾化石,變為古董。

讀書的主旨在於排脫俗氣。黃山谷謂人不讀書便語言無味,面目可憎。須知世上語言無味面目可憎的人很多,不但商界政界如此,學府中亦頗多此種人。然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在在官僚商賈亦無妨,在讀書人是不合理的。所謂面目可憎,不可作面孔不漂亮解,因為並非不能奉承人家,排出笑臉,所以“可憎”;脅肩諂媚,面孔漂亮,便是“可愛”。若欲求美男子小白臉,儘可於跑狗場、跳舞場,及政府衙門中求之。有漂亮面孔,說漂亮話的政客,未必便面貌不可憎。

讀書與面孔漂亮沒有關係,因為書籍並不是雪花膏,讀了便會增加你的容輝。所以面目可憎不可憎,在你如何看法。有人看美人專看臉蛋,凡有鵝臉柳眉皓齒朱唇都叫美人。但是識趣的人如李笠翁看美人專看風韻,笠翁所謂三分容貌有姿態等於六七分,六七分容貌乏姿態等於三四分。有人面目平常,然而談起話來,使你覺得可愛;也有滿臉脂粉的摩登伽,洋囡囡,做花瓶,做客廳裝飾甚好,但一與交談,風韻全無,便覺得索然無味。黃山谷所謂面目可憎不可憎亦只是指讀書人之議論風采說法。若《浮生六記》中的芸,雖非西施面目,並且前齒微露,我卻覺得是中國第一美人。男子也是如此看法。章太炎臉孔雖不漂亮,王國維雖有一條辮子,但是他們是有風韻的,不是語言無味面目可憎的,簡直可認為可愛。亦有漂亮政客,做武人的兔子姨太太,說話雖然漂亮,聽了卻令人作嘔三日。

至於語言無味(著重“味”字),那全看你所讀的是什麼書及讀書的方法。讀書讀出味來,語言自然有味,語言有味,做出文章亦必有味。有人讀書讀了半世,亦讀不出什麼味兒來,那是因為讀不合的書,及不得其讀法。讀書須先知味。這味字,是讀書的關鍵。所謂味,是不可捉摸的,一人有一人胃口,各不相同,所好的味亦異,所以必先知其所好,始能讀出味來。有人自幼嚼書本,老大不能通一經,便是食古不化勉強讀書所致。袁中郎所謂讀所好之書,所不好之書可讓他人讀之,這是知味的讀法。若必強讀,消化不來,必生疳積胃滯諸病。

口之於味,不可強同,不能因我之所嗜好以強人。先生不能以其所好強學生去讀,父親亦不得以其所好強兒子去讀。所以書不可強讀,強讀必無效,反而有害,這是讀書之第一義。有愚人請人開一張必讀書目,硬著頭皮咬著牙根去讀,殊不知讀書須求氣質相合。人之氣質各有不同,英人俗語所謂“在一人吃來是補品,在他人吃來是毒質”(One’s meat is another’s poison)。因為聽說某書是名著,因為要做通人,硬著頭皮去讀,結果必毫無所得。過後思之,如做一場噩夢。甚至終身視讀書為畏途,提起書名來便頭痛。蕭伯納說許多英國人終身不看莎士比亞,就是因為幼年塾師強迫背誦種下的惡果。許多人離校以後,終身不再看詩,不看歷史,亦是旨趣未到學校迫其必修所致。

所以讀書不可勉強,因為學問思想是慢慢懷胎滋長出來的。其滋長自有滋長的道理,如草木之榮枯,河流之轉向,各有其自然之勢。逆勢必無成就。樹木的南枝遮蔭,自會向北枝發展,否則枯槁以待斃。河流遇了磯石懸崖,也會轉向,不是硬衝,只要順勢流下,總有流入東海之一日。世上無人人必讀之書,只有在某時某地某種心境下不得不讀之書。有你所應讀,我所萬不可讀,有此時可讀,彼時不可讀。即使有必讀之書,亦決非此時此刻所必讀。見解未到,必不可讀,思想發育程度未到,亦不可讀。孔子說五十可以學《易》,便是說四十五歲時尚不可讀《易經》。劉知幾少讀古文《尚書》,捱打亦讀不來,後聽同學讀《左傳》,甚好之,求授《左傳》,乃易成誦。《莊子》本是必讀之書,然假使讀《莊子》覺得索然無味,只好放棄,過了幾年再讀,對《莊子》感覺興味,然後讀《莊子》。對馬克思感覺興味,然後讀馬克思。

且同一本書,同一作者,一時可讀出一時之味道來。其景況適如看一名人相片,或讀名人文章,未見面時,是一種味道,見了面交談之後,再看其相片,或讀其文章,自有另外一層深切的理會。或是與其人絕交之後,看其照片,讀其文章,亦另有一番味道。四十學《易》是一種味道,五十而學《易》,又是一種味道,所以凡是好書都值得重讀的。自己見解愈深,學問愈進,愈讀得出味道來。譬如我此時重讀Lamb的論文,比幼時所讀全然不同,幼時雖覺其文章有趣,沒有真正魂靈的接觸,未深知 其文之佳境所在。一人背癰,再去讀范增的傳,始覺趣味。或是叫許欽文在獄中讀清初犯文字獄的文人傳記,才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由是可知讀書有兩方面,一是作者,一是讀者。程子謂《論語》讀者有此等人與彼等人,有讀了全然無事者;亦有讀了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所以讀書必以氣質相近,而凡人讀書必找一位同調的先賢,一位氣質與你相近的作家,作為老師。這是所謂讀書必須得力一家。不可昏頭昏腦,聽人戲弄,莊子亦好,荀子亦好,蘇東坡亦好,程伊川亦好。一人同時愛莊荀,或同時愛蘇程是不可能的事。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找到文學上之情人必胸中感覺萬分痛快,而靈魂上發生猛烈影響,如春雷一鳴,蠶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George Eliot(喬治.愛略特)自敘讀《盧梭自傳》,如觸電一般。尼采師叔本華,蕭伯納師易卜生,雖皆非及門弟子,而思想相承,影響極大。當二子讀叔本華、易卜生時,思想上起了大影響,是其思想萌芽學問生根之始。因為氣質性靈相近,所以樂此不疲,流連忘返;流連忘返,始終可深入,深入後,然後如受春風化雨之賜,欣欣向榮,學業大進。誰是氣質與你相近的先賢,只有你知道,也無需人家指導,更無人能勉強,你找到這樣一位作家,自會一見如故。蘇東坡初讀《莊子》,如有胸中久積的話,被他說出,袁中郎夜讀徐文長詩,叫喚起來,叫復讀,讀復叫,便是此理。這與“一見傾心”之性愛(love at first sight)同一道理。你遇到這樣的作家,自會恨相見太晚。一人必有一人中意的作家,各人自己去找去。找到了文學上的愛人,他自會有魔力吸引你,而你也樂自為所吸,甚至聲音相貌,一顰一笑,亦漸與相似。這樣浸潤其中,自然獲益不少,將來年事漸長,厭此情人,再找別的情人,到了經過兩三個情人,或是四五個情人,大概你自己也已受了薰陶不淺,思想已經成熟,自己也就成了一位作家。若找不到情人,東覽西閱,所讀的未必能沁入魂靈深處,便是逢場作戲。逢場作戲,不會有心得,學問不會有成就。

知道情人滋味便知道苦學二字是騙人的話。學者每為“苦學”或“困學”二字所誤。讀書成名的人,只有樂,沒有苦。據說古人讀書有追月法,刺股法,及丫頭監讀法,其實都是很笨。讀書無興味,昏昏欲睡,始拿錐子在股上刺一下,這是愚不可當。一人書本排在面前,有中外賢人向你說極精彩的話,尚且想睡覺,便應當去睡覺,刺股亦無益。叫丫頭陪讀,等打盹時喚醒你,已是下流,亦應去睡覺,不應讀書。而且此法極不衛生。不睡覺,只有讀壞身體,不會讀出書的精彩來。若已讀出書的精彩來,便不想睡覺,故無丫頭喚醒之必要。刻苦耐勞,淬礪奮勉是應該的,但不應視讀書為苦。視讀書為苦,第一著已走了錯路。天下讀書成名的人皆以讀書為樂;汝以為苦,彼卻沉湎以為至樂。必如一人打麻將,或如人挾妓冶遊,流連忘返,寢食俱廢,始讀出書來。以我所知國文好的學生,都是偷看幾百萬言的《三國》、《水滸》而來,決不是一學年讀五六十頁文選,國文會讀好的。試問在偷讀《三國》、《水滸》的人,讀書有什麼苦處?何嘗算頁數?好學的人,於書無所不窺,窺就是偷看。於書無所不偷看的人,大概學會成名。

有人讀書必裝腔作勢,或嫌板凳太硬,或嫌光線太弱,這就是讀書未入門,未覺興味所致。有人做不出文章,怪房間冷,怪蚊子多,怪稿紙發光,怪馬路上電車聲音太嘈雜,其實都是因為文思不來,寫一句,停一句。一人不好讀書,總有種種理由。“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來冬又至,不如等待到來年。”其實讀書是四季咸宜。所謂“書淫”之人,無論何時何地可讀書皆手不釋卷,這樣才成讀書人樣子。顧千里裸體讀經,便是一例,即使暑氣炎熱,至非裸體不可,亦要讀經。歐陽修在馬上廁上皆可做文章,因為文思一來,非做不可,非必正襟危坐明窗淨几才可做文章。一人要讀書,則澡堂、馬路、洋車上、廁上、圖書館、理髮室,皆可讀。

讀書須有膽識,有眼光,有毅力。膽識二字拆不開,要有識,必敢有自己意見,即使一時與前人不同亦不妨。前人能說得我服,是前人是,前人不能服我,是前人非。人心之不同如其面,要腳踏實地,不可捨己從人。詩或好李,或好杜,文或好蘇,或好韓,各人要憑良知,讀其所好,然後所謂好,說得好的理由出來。或某名人文集,眾人所稱而你獨惡之,則或系汝自己學力見識未到,或果然汝是而人非。學力未到,等過幾年再讀若學力已到而汝是人非,則將來必發現與汝同情之人。劉知幾少時讀前後漢書,怪前書不應有《古今人表》,後書宜為更始立紀,當時聞者責以童子輕議前哲,乃“赧然自失,無辭以對”,後來偏偏發現張衡、范曄等,持見與之相同,此乃劉知幾之讀書膽識。因其讀書皆得之襟腑,非人云亦云,所以能著成《史通》一書。如此讀書,處處有我的真知灼見,得一分見解,是一分學問,除一種俗見,算一分進步,才不會落入圈套,滿口濫調,一知半解,似是而非。

“論讀書的意義”

1、讀書的類型

中國知名歷史學家易中天曾說過,讀書可分為謀生和謀心兩種:謀生的讀書時從小學一直讀到大學,為的是找個工作,這不是真正的讀書;而謀心的讀書時為了心靈的寄託和安慰,這才是真正的讀書。

2、讀書的作用

讀書是一條正路,它能幫助我們用知識武裝頭腦,開闊我們的視野,增加我們的見識,提高我們的學識,幫助我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鑰匙,使我們有資本到社會上進行闖蕩。

讀書可以使人自信,因為它能給人以力量;讀書可以使人堅強,因為它能給人以勇氣;讀書可以使人成熟,因為它能人以知識。

3、讀書的方法

一代大儒曾國藩曾說,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恆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因此,我們必須深刻了解和掌握讀書的類型、讀書的作用和讀書的方法,才能幫助自己日有所進,學有所成。

叔本華論讀書的境界

叔本華說:“當一個沒有精神生活的人,一旦停止為實際生活操勞,就會被立刻打回原形,被不堪忍受的無聊包圍”。

人是靠思想站起來的,個人的認知升級,社會的繁榮進步,不是因為掌握了某種技能,而是因為汲取了優秀的思想。

書,是人類思想最龐大的載體,打開一本好書,就打開了一扇通往真知的大門。無數先哲終其一生的經驗與智慧,都被濃縮在字裡行間。

但他還說:我們讀書時,是別人在代替我們思想,我們只不過重複他的思想活動的過程而已,猶如兒童啟蒙習字時,用筆按照教師以鉛筆所寫的筆畫依樣畫葫蘆一般。我們的思想活動在讀書時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們暫不自行思索而拿書來讀時,會覺得很輕鬆,然而在讀書時,我們的頭腦實際上成為別人思想的運動場了。所以,讀書愈多,或整天沉浸讀書的人,雖然可藉以休養精神,但他的思維能力必將漸次喪失,此猶如時常騎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較差,道理相同。

從根本上說,只有我們獨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因為,惟有它們才是我們反覆領悟的東西。他人的思想就像夾別人饗桌上的殘羹,就像陌生客人脫下的衣衫。

一種純粹靠讀書學來的真理,與我們的關係,就像假肢、假牙、蠟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獨立思考獲得的真理就如我們天生的四肢:只有它們才屬於我們。

最後,自己的觀點:對我來說,讀書最重要的是讓我成為一個不負自己、不負父母、不負人民、不負黨、不負偉大時代,精神積極、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讓我看到,歷史上太多人機關算盡太聰明,唯有真誠和善良永遠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古代女人大多不識字,但是大多知道10個字“易得無價寶,難得有情郎”。外在的美只能取悅於人的眼睛,內在的美卻能感染人的靈魂;顏值是有保質期的,氣質卻沒有;腹有詩書氣自華;美於別人,並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是美於昨天的自己。讓我遠離沒有演技的小鮮肉,喜歡藝術家和追求成為藝術家的真正的明星。今天的閱讀還有新時代帶來的便利,優秀的影視音作品,打動人心的演講視頻,聽書都大大豐富和提高了閱讀的效率,有心人在埋頭閱讀,而你呢?

如果你努力了15年還不成功的話,其實可能你自己都沒意識到已經成功了,你養成了閱讀的習慣,擁有健康的身體,別人是富不過三代,你的家庭因為你的以身作則變成三代必富 !你覺得,自己15年的努力白費了嗎?即使所有人都認為你是在浪費時間,只要你樂在其中,那就不是真正的浪費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