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牛與雜交牛有什麼區別,哪一種養殖前景好?

農村的土牛長時間以來主要用於雜役,幫助村民耕地。如果直接用來當做肉牛養殖,有優勢,但是缺點也很明顯。

土牛的優缺點分析

土牛,最具代表性的應該是土黃牛。由於在養殖的過程之中,以放牧為主,也不添加飼料,故而養殖出來的黃牛肉質非常鮮美,備受消費者喜愛,價格上也有一定的優勢。


農村土牛與雜交牛有什麼區別,哪一種養殖前景好?


​然而,將其當做純粹的肉牛來養殖,很多養牛戶卻不願意。原因有,一是生長太慢;二是出肉率不高。這些都會嚴重影響到養殖效益,成為阻礙黃牛市場化養殖的重要因素。

就拿生長慢這個缺點來說吧,小黃牛散養長到800斤,至少需要2年的時間,即便是精心育肥也不少於18月。這個養殖週期太長,不適應商品化養殖要求,跟西門塔爾牛、利木贊以及安格斯牛等大型肉牛品種一比,差距就很明顯了。所以,土黃牛養殖市場前景不怎麼理想,相比雜牛存在差距。

農村土牛與雜交牛有什麼區別,哪一種養殖前景好?


雜交牛更適合商品化養殖

因為土黃牛存在生長緩慢,養殖週期長,出肉率低等問題,所以人們不願意去養殖。然而,又不願意放棄土黃牛優秀的肉質。故而,對土黃牛進行改良,培育出雜交的黃牛,就是我們常說的改良黃牛。改良黃牛,主要是將夏洛萊牛、安格斯牛作為父本與本地黃牛雜交而成,是在土黃牛基礎上進行了優化,促使其個體、長勢和出肉率都獲得了質的飛躍。更為重要的是,保留了改良前肉質鮮美的優勢。


農村土牛與雜交牛有什麼區別,哪一種養殖前景好?


所以,土牛與雜交牛相比,在生長速度、出肉率和體重方面都存在區別,而作為肉牛養殖,當然是雜交牛更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