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戰“疫”日記:戰鬥在一線的疾控“娘子軍”

燕郊戰“疫”日記:戰鬥在一線的疾控“娘子軍”

在疫情阻擊戰中,三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有一支21人組成的檢驗隊伍,其中80%是女同胞,她們與流調隊、消殺隊的男同志一樣戰鬥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第一線,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是名副其實的“娘子軍”。

燕郊戰“疫”日記:戰鬥在一線的疾控“娘子軍”

她們沒有豪言壯語,只有無畏、擔當和堅韌,但她們平凡的事蹟令人感動,也令人敬佩。她們所做的採樣工作需要與患者進行不超過50釐米的近距離接觸,直面患者的呼吸和採集咽試子時可能出現的咳嗽。

燕郊戰“疫”日記:戰鬥在一線的疾控“娘子軍”

在這個看不見硝煙的戰場,疫情在哪裡,她們就戰鬥在哪裡,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主動請纓,迎難而上。微生物檢驗科科長王海霞,平時有現場採樣任務時,不管是夜晚還是節假日,總是第一個衝上去。2月5日晚上,有一個臨時任務,難度較大,給一個一週多的兒童採樣,單位要求派一個技術過硬的檢驗能手,做為科長的她,本可以派其他隊員去,而她卻把困難和危險留給自己,當時外面正下大雪,天黑路滑,她不顧一天下來的忙碌,帶上採樣器械和裝備,馬上趕赴現場。採樣後馬上封裝送往廊坊,高速路封閉了,就走普通公路,完成任務回到單位已經深夜十一點多了,這時候才想起來,出發時連飯都沒來的急吃上一口。王海霞科長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實在崗位上,她的這種精神,增強了我們打贏這場硬仗的幹勁和信心。

燕郊戰“疫”日記:戰鬥在一線的疾控“娘子軍”

燕郊戰“疫”日記:戰鬥在一線的疾控“娘子軍”

燕郊戰“疫”日記:戰鬥在一線的疾控“娘子軍”

燕郊戰“疫”日記:戰鬥在一線的疾控“娘子軍”

像王海霞一樣的同志,在檢驗組裡面還有很多很多,她們與流調組和消殺組一起出現場,夜以繼日,任勞任怨,以過硬的業務素質,規範地完成每一次採樣任務。(三河市疾控中心 尹隆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