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访谈|对话华泰证券陈慧琴:20年风雨投研路,炼就高人气投顾大咖

她访谈|对话华泰证券陈慧琴:20年风雨投研路,炼就高人气投顾大咖

“陈老师,今天的行情分析什么时候更新,每次你的观点我都做笔记的。”

“你什么时候出本投资的书,说一说你的心得。”

“下次什么时候来我们营业部,提前和你预定。”

这位投资者口中的陈老师,便是华泰证券网络金融部策略中心负责人、首席专家陈慧琴。凭借对二级市场脉搏的实时把握、缜密的投资逻辑、真诚耐心的服务风格、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拥有20年证券从业经历的陈慧琴在投资者中人气颇高,可谓华泰的资深“网红投顾”。

“其实我们就是投顾的投顾。如同金融‘超市’,从源头将各类高质量的投资观点及策略产品陈列其中,一线投顾可以从中挑选到合适的产品,再适配投资者的多元需求。”提起策略中心扮演的角色,陈慧琴打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

依托稳居行业第一的股票基金交易量(沪深交易所统计),超过1328万客户和3万亿元的客户资产,标准化、专业化、高效化的投顾体系是华泰证券财富管理转型中的重要一环。而超过2000名华泰投顾提供高质量服务的背后,除了线上智能化平台,更离不开策略中心针对资产配置及市场研判等方面的专业投研支持。

在与《国际金融报》记者对话的过程中,回顾20年的投研职业生涯,陈慧琴选择了“相互成就”来感悟自己与华泰之间的机缘。见证二级市场风雨起伏,经历多元权益投资体验,这位对投研充满热忱、坚信天道酬勤的智慧女性,从数据与信息流中谱写出了自己的一套投资逻辑和纪律,凝练成一句话便是:做投资就是做概率,学会冷静、独立思考,静静地用心去感受市场波动,感知市场情绪,才会深刻体会到“大道至简”。

她访谈|对话华泰证券陈慧琴:20年风雨投研路,炼就高人气投顾大咖

华泰证券网络金融部策略中心负责人、首席专家 陈慧琴

核心观点

1、短线大盘多半会围绕3000点反复争夺。科技板块作为一整年的投资主线,其中的优质白马将最终胜出,短期调整有望带来后续更为稳定的上涨。

2、短期涨幅巨大的口罩、网红概念等题材股并无业绩支撑,短期巨量获利盘将成为最直接的压力。而硬核科技“国产替代、自主可控”才刚刚开始,操作上关注投资逻辑通畅的芯片、5G、人工智能产业链等。

3、投资最重要的是回归理性,坚持估值与业绩的匹配,在高景气的优质赛道中,寻找低估值的价值成长龙头。

4、ROE(净资产收益率)长时间保持在15%或者20%以上的公司,长期持有的收益率较高。一般对于PE(市盈率)超过40倍的股票都值得警惕。

5、PE更适用于消费和医药等周期性不明显的行业;对于科技成长类板块,高估值通常建立在高增速的前提下,需要采用PEG(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等指标进行辅助判断;周期性行业需要用PB(市净率)指标估值。

6、券商发展基金投顾业务的关键将是“买方投顾新模式”相较“卖方投顾旧模式”的吸引力与实际效果如何,头部券商如何利用已有优势提高自身竞争实力是重点。

7、金牌投顾的硬件基础就是不断提高投研能力,紧跟市场热点,持续汲取新的知识,丰富投研框架和体系。软件方面,坚持自己的投资风格,遵从内心,敢于在市场选择方向的时候勇敢发声,亮出观点。

8、投资能力夯实,投资心态平和,这是女性投顾可以发挥的优势。

以下为访谈实录:

谈A股趋势:大盘将围绕3000点反复争夺

《国际金融报》:自鼠年开市以来,20多个交易日已经过去,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您如何评价A股的市场表现?

陈慧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海外市场悉数下跌,A股休市期间积累的卖压在鼠年开市第一天集中爆发。风险溢价降至历史极值,股票吸引力大幅上涨,股市连续反弹。口罩、视频直播、网红经济等题材股,芯片、5G、云计算以及券商齐发力,上证指数一举突破3000点,市场进入“躺赚”模式。

直到2月20日左右,风险资产回补缺口且取得正回报,市场疯涨的情绪有所回落,获利盘卖压显现;同时随着海外疫情错峰爆发,投资者对疫情风险的重新评估直接触发了海外市场剧烈动荡,国内资产波动随之放大,全球大类资产相关性升至历史高位,在外盘大幅波动之际,A股韧性十足,风险溢价回落至均值附近,基本回到调整之前的水平,避险情绪开始升温。

风格快速切换,随着经济数据的陆续公布,海内外疫情蔓延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显现,春节行情节奏被打乱,逆周期调控政策对冲预期增强,具有估值优势以及政策催化的新基建领域受到关注。同时,上市公司也将陆续披露2019年年报和2020年一季报业绩预告,市场表现与盈利数据的联动性将显著增强。科技板块作为一整年的投资主线,其中的优质白马将最终胜出,短期调整有望带来后续更为稳定的上涨。

《国际金融报》:新《证券法》正式实施,将对投资者和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陈慧琴:

新《证券法》自3月1日起正式实施,有望全面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全面改善资本市场生态,构建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新格局,带领A股逐步走向更具市场化、法治化与国际化的注册制时代。

注册制的试点及推广能够提高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缓解此前IPO“堰塞湖”,新三板、创业板等贴合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市场板块有望率先开启存量改革。并有望通过加强供给,改善当前资本市场的定价机制,引导市场资金走向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A股市场将更加强调基本面。

其次,新《证券法》突出强调投资者保护,围绕中小投资者的权益保护这一主线进行大刀阔斧的制度设计。在国外,集体诉讼具有诉讼效率高、诉讼成本低且能维护司法公平等优势;在国内,启动中国特色证券集体诉讼制度,有望引导中小散户主动、积极维权,对注册制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此外,新《证券法》在强化信息披露、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提高违法成本等方面都做出了制度性调整,完善了有关内幕交易、操纵市场、利用未公开信息的法律禁止性规定,以及上市公司股东减持制度等,既规范发行人、中介机构等市场主体行为,又规范证券发行、上市、交易、退市等各个环节,构建更加有力的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和公平交易制度。

《国际金融报》:您对于后市的看法是什么?板块配置方面有何建议?

陈慧琴:短期来看,考虑到中国疫情控制领先海外,且市场估值较低、政策潜力较大,短线大盘多半会围绕3000点反复争夺,来化解3000点上方的压力;投资者对中长线的市场无需过度悲观。中长期来看,权益类资产优势凸显;优质成长股迎来机会。资金逐步从发达市场转向新兴市场,中国核心资产有望迎来长周期牛市。

配置方面,短期涨幅巨大的口罩、网红概念等题材股并无业绩支撑,短期巨量获利盘将成为最直接的压力。而硬核科技“国产替代、自主可控”才刚刚开始,“数字基建、科技兴国”依然是时代主基调,操作上关注投资逻辑通畅的芯片、半导体、5G产业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近期机构集中调研的军工、北斗和星空计划相关公司,以及受益于通胀预期的农业板块等,尤其是细分景气领域的低估绩优品种。

另外,券商板块一季度业绩明显提升,在上证综指3000点等关键整数关口能够起到有效的护盘作用。券商板块得益于再融资新规落地、供需两端松绑等利好,交易量放大和业务创新是超额收益主要来源,

头部券商将优于中小券商。

谈股票投资理念:高景气赛道寻低估成长龙头

《国际金融报》:您比较擅长怎样的研究方式?可以分享您在选股方面的逻辑么?

陈慧琴:首先,关注宏观经济和行业景气的变化,直接决定了投资赛道的选择,包括处于高景气周期的行业,以及面临需求拐点的行业将具备更大的业绩确定性。

其次,密切关注得到国家产业政策扶持和符合经济结构转型的行业,如5G、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新能源、云计算、人工智能、空天互联网等,其产业趋势有望与市场表现形成共振。

其三,自上而下挖掘业绩出现拐点的低估和滞胀成长股、二线蓝筹股以及政策催化的品种,

比如从国家大基金二期布局方向中寻找确定性,以及通过对比同一细分领域不同品种的市值、净利润等指标寻找明显被低估的品种;整体思路偏向买方研究,不盲目追求热点,只要业绩、成长性、估值等要素符合自身投资理念,哪怕在看中时市场关注度并不是很高,也相信后期有爆发的潜力,赚自己能够看清楚的钱。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坚守,在股价处于相对低位或者被错杀时不要随意抛售,敢于逆向操作,在别人害怕的地方充满希望。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市场永远是机会和风险共存,在把握机会的同时,不能忘记仓位管理和风险控制,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与风险承受能力,设置合理的止盈和滚动操作,实现真正的长期盈利。

《国际金融报》:投资中哪些指标是比较重要的、投资者应该重视的,能举例说明吗?

陈慧琴:投资最重要的是回归理性,坚持估值与业绩的匹配,在高景气的优质赛道中寻找低估值的价值成长龙头。投资者可以关注的指标有很多,如果从这个思路出发,

可以重点考虑ROE、利润率等财务指标以及PE等估值指标。

首先,ROE(净资产收益率)可以说是财务指标中最重要的一环,它表示股东投入的回报率。ROE长时间保持在15%或者20%以上的公司,基本属于赚钱能力强、具备很强护城河属性的优质标的,长期持有的收益率较高。

此外,毛利率、净利率也是可以重视的指标,高利润率的企业一般属于通常所说的优质赛道,具有很好的盈利模式。通常毛利率高的企业值得关注,净利润率高的行业有白酒、医药等。

估值指标方面,常用的是PE(市盈率)和PB(市净率)。PE等于每股股价除以每股收益,当PE过高的时候,往往意味着公司的股价过度高估了,存在下跌调整的风险,一般对于PE超过40倍的股票都值得警惕。

当然,PE更适用于消费和医药等周期性不明显的行业;如果是科技成长类板块,高估值通常建立在高增速的前提下,需要采用PEG(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等指标进行辅助判断;如果是周期性行业,需要用PB指标估值,煤炭、钢铁、银行等行业的PB都不会太高。

在运用估值指标的时候,也可以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包括与自身历史、可比公司、行业指数等进行对比,观察是否存在明显高估或者低估的现象。

我们的投资理念,也是立足低估和价值成长,前瞻挖掘出新兴成长股和二线蓝筹股;同时,更重要的是市场疯狂的时候及时提示风险,对于预减或亏损的公司,如果是产能过剩导致毛利率下滑,或是订单不足、业务收缩等使得收入下滑的公司,我们会提醒投资者等待业绩拐点的出现;而对于无形资产、商誉进行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或是成本波动、汇率波动等带来的损失,则会提醒投资者特别注意减值等损失的具体空间。

《国际金融报》:注册制时代下,您对价值投资有哪些新的看法?

陈慧琴:美国资本市场实施注册制吸引了全球最优秀和具有发展潜力的部分企业;港交所修改上市条例迎回阿里巴巴、小米、美团等众多独角兽;A股设立科创板,放开未盈利和同股不同权限制,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中国资本市场对优质企业融资上市打开了新的大门。

中长期来看,注册制的推广将推动上市公司结构的变化,从而带动市场整体估值提升。对于投资者来说,择股和风险管理能力也面临较大挑战。市场进入资产配置时代,投资者需要构建多样化投资策略,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以长远视角看待中国经济转型带来的投资机遇,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红利。

谈财富管理转型:基金投顾将成“新蓝海”

《国际金融报》:在您看来,券商发展基金投顾业务的关键是什么?未来公募基金投顾业务的收入是否会代替传统佣金收入,成为券商经纪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

陈慧琴:投顾业务模式改革是券商财富管理转型的破局之钥,有望改善经纪业务被动依赖交易量变动且佣金率趋势性下降的痛点。

券商发展基金投顾业务的关键将是“买方投顾新模式”相较“卖方投顾旧模式”的吸引力与实际效果如何,

头部券商如何利用已有优势提高自身竞争实力是重点。其中,允许投资顾问收费模式多元化、扩大金融产品可选范围和质量都是方向。

从收入来看,行业层面,截至2019年底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含信用交易资金)1.3万亿元,假设保守估计有五分之一的资金选择券商的基金投顾业务,规模可达到2600亿元。如果参考FOF(基金中基金)的管理费率(1%),这部分一年将为券商带来约26亿元的收入,大概占行业收入的比重在1%。

如果头部券商做出品牌效应,那么考虑到增量客户与增量资金的吸引,基金投顾业务将是一片蓝海,以客户资产管理规模收费的增长空间非常大。

《国际金融报》:您觉得投资者在选择投顾产品的时候,最应该关注哪些因素?

陈慧琴:投资者在选择投顾产品的时候,首先要从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出发,选择和自己投资风险等级匹配的产品。

其次,投资者需要明确自己的投资期限,了解自己对于流动性的需求,

选择符合自己个性化需求的产品。

同时,投资者需要对自己的投资类型有所把握,如果是交易型投资者,可以选择股票组合资讯产品,如果是配置型客户,则可以选择资产配置型资讯产品。

最后,如果客户是主动型投资选手,对于市场有自己的判断,则可以优先选择股票组合型投顾产品,在把握大势的基础上得到标的层面的参考;如果是被动型投资选手,则可以考虑指数型或者基金投顾组合,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国际金融报》:现在普通投资者在获取优质投顾服务上,时空限制依然无法打破。5G如何赋能卖方投顾更好展业?

陈慧琴:随着5G时代的来临,卖方投顾和客户之间的双向选择效应进一步加强。5G能为投顾提供更高层次的获客技能,同时客户也有了选择投顾的更大空间,因此我们卖方投顾更需要不断提高展业技能。

对于华泰投顾来说,首先我们通过涨乐财富通平台大数据,分析和定位客户需求,配合部门运用Fintech(金融科技)打造面向零售客户的智能投顾专区,提供精准化的产品及服务内容。

其次,充分利用涨乐线上优势,依托涨乐专家平台,利用专栏、直播等形式吸引线上客户浏览互动,打造与客户开放交流的平台生态圈,增加客户粘性。

最后,投顾工作平台Aorta提供强大的后台支撑,为我们投顾的日常工作提供科学高效的分析工具,更能提高工作效率,全面迎接数字化展业时代的到来。

谈投顾执业感悟:女性投顾对市场更为敏感细致

《国际金融报》:“金牌投顾”是怎样炼成的?需要哪些“硬件”和“软件”方面的配置?

陈慧琴:首先,保持对工作的热爱,从业多年以来对于工作的热情从未改变。我热爱我的行业、我的工作,并且能从中获得自我提升、投顾和客户的认可,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也是一种幸福。

说到软硬件配置的话,硬件基础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投研能力,紧跟市场热点,汲取新的知识,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投研框架和体系。

软件方面,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坚持自己的投资风格,遵从内心,敢于在市场选择方向的时候勇敢发声,亮出观点,才能在动荡的市场中保持初心,认可自己。

《国际金融报》:在您看来,女性投顾执业有何特点?如何将自身优势更好发挥?

陈慧琴:首先,女性投顾可能对于市场更加敏感细致,更能从市场微小的变化开始追踪。其次,女性一般性格更为坚韧稳重,能够做到面对市场大幅波动时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值得坚持的。

投资能力夯实,投资心态平和,我觉得这是女性投顾可以发挥的优势。

《国际金融报》:您在家庭和事业之间,有何“减少波动、联袂上扬”的平衡策略可以分享?

陈慧琴:对于家庭和事业的平衡,是职场女性共同面临的问题,也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于我个人而言,之所以能全身心地投入我的工作,家人的支持永远是我背后最坚实的后盾。其次,对于公司和工作的认同感,帮助我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使我能在工作之余更好地陪伴家人。

众所周知,资本市场的波动是剧烈的,当市场大开大合的时候,我的心情难免也受到一些影响,但是我能做到的就是尽量自我消化情绪,特别是不将负面情绪带回家里。所以,家庭和事业之间是一个正向反馈的循环,做一个心态积极向上的高效时间管理者,是处理家庭和事业平衡的不二法宝。

她访谈|对话华泰证券陈慧琴:20年风雨投研路,炼就高人气投顾大咖

金融维权3·15全民征集令

上市券商2月业绩普涨,中信证券稳居第一,再融资新规助力打造航母级券商

《国际金融报》金融中心等你来爆料!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