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道”之说是个伪命题

  • 这个世界上被我们奉为真理的东西,有许多是毫无根据的!像酸碱体质论,最终被定性为某个人为推销自己的产品而人为制造出来的噱头,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甲醛超标容易导致白血病,医学界并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证明二者有必然联系!

有关“鱼道”的理论,我觉得也是这个概念!我所写的文章都是我自己钓鱼经验的总结,或者说是一种对钓鱼的第六感觉!并非为了取悦谁或者和谁叫板!

鱼道的本义是指鱼的上溯洄游活动被现代人类的生产活动给阻断后,人类又重新修建一条供鱼类上溯洄游的人工通道叫鱼道,常见的就是拦河大坝,拦河大坝的修建阻断了鱼类的上溯洄游,放水时水流过大,上溯的鱼儿根本游不过去,为此在大坝的特定位置会修一个缓冲区,以供鱼类穿过!

“鱼道”之说是个伪命题

水坝阻断了鱼的上溯洄游通道

钓鱼领域所讲鱼道,和上面说的差别就比较大了,指的是鱼类洄游觅食的必经之路叫鱼道,鱼道是鱼儿活动的必经之地,但并非它们的栖息地!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如果把鱼道等同于栖息地,就没必要讨论鱼道了,或者说没必要讨论鱼的栖息地了,二者选其一来讨论即可,反正意思也一样!那就又何必不厌其烦的谈鱼道呢?所以,一定要区分开来,鱼道是鱼道,栖息地是栖息地,为什么强调这一点,因为我看过太多的文章,包括好多知名大师,都把二者混为一谈,把譬如草窝、乱石、障碍物等都归为鱼道来大谈特谈!更甚者把鱼道分为天然鱼道和人工鱼道,什么是人工鱼道,人工鱼道就是钓鱼人打的窝子,把鱼吸引过来了就叫人工鱼道!典型的偷换概念,这种理论一点现实意义都没有,说白了,没球用!我会在以后专门写文章讲鱼的栖息地,我觉得这才是真正值得讨论的地方!

“鱼道”之说是个伪命题

皖西北泉河一处乱石钓位钓的

鱼道”论最出名的一个观点就是“选钓位要选铧尖处”,对于这样一个观点,我曾经翻遍网络,试图找到科学依据,但很失望,直到今天我也没发现值得肯定的有理有据的科学论证!几乎清一色的人云亦云,至于是不是真的铧尖处就效果非凡,用大量试钓来论证这个观点的都看不到!为什么要较这个真,因为我在钓鱼过程中发现,铧尖处并没有体现出它比别的钓位明显有优势的地方,不排除某一天的某一次出钓铧尖处大获丰收!但这只是偶然点,不能拿来作为必然的结论,就像我作钓非铧尖钓位也有经常爆护的时候一样!网络上讲鱼道讲铧尖,几乎千篇一律,好多都是原封不动的抄袭,钓友可以翻网一看便知!

“鱼道”之说是个伪命题

对面铧尖处几次作钓都不尽如人意

有人说大的水库钓鱼,铧尖处确实鱼获要好一些,甚至说铧尖左侧比右侧位置更好!讲真,水库我也钓,真没这种感觉!至于小河小沟,铧尖之说我感觉完全扯淡!我很喜欢看快乐垂钓的“王者之战”,因为觉得野外大战才更刺激,可是,大师们一番钓位争夺战之后我发现,出鱼好的并不是铧尖,即使在铧尖处,每一天的作钓效果也差别很大!王者之战中每个钓位的作钓频率和作钓时间都是可以保证的,加上大师们的钓技也不会差别很大,我觉得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鱼道”之说是个伪命题

值得一提的是,急流旁的洄水湾,确实,洄水湾钓鱼是很有可能爆护的,这里的鱼道才是文章开头提到的真正意义上的鱼道,而非钓鱼领域被广泛提及的鱼道,这样的钓点聚来的鱼都是被迫的,并非打窝聚来的,好些时候不打窝都能爆连,这里的鱼儿都是本能的上溯洄游者,因为急流太急冲不上去或者暂时保存一下体力以作缓冲!

至于其它的一些鱼道论,比如河湾沟函,浅水处的深坑、深水处的浅滩(即老生常谈的浅钓深、深钓浅),枯草旁树荫下,深浅交界处(本来就是个模糊概念),等等,也都是在讨论鱼的栖息地!

“鱼道”之说是个伪命题

下面都是乱石

在一个自然水域,如果不是流水,鱼的活动范围并不是非常大(生理上的上溯洄游除外)只有固定喜欢栖息的位置,并没有固定的大范围外出活动的路线,也就是鱼道。小时候喜欢河里下粘网,平时收货很少,一旦暴雨后,水体流动起来,才会大获丰收!我也因此坚信鱼一旦形成固定的栖息地后,并不会大范围的游动,除非有流水的增加唤醒它们上溯的本能!

钓鱼领域的一些观点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尤其是网络知识,要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总结,从而不断验证自己在钓鱼上的一些方法和想法,这才是钓鱼最有魅力的地方!

我是老道,这篇文章选了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话题,创作不易,喜欢的请点个赞!欢迎关注评论,留下你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