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遠市靈泉街道:唱響“牧羊曲”開出“幸福花”

山中青青草,羊兒滿山跑,發‘羊財’鼓腰包,趕著羊群奔小康,如今日子真正好……”3月4日,記者走進位於西山的開遠市靈泉街道崩打村委會,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幅風吹草低現羊群的場景。


開遠市靈泉街道:唱響“牧羊曲”開出“幸福花”

“我以前因為生活困難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如今苦盡甘來,在村黨總支的真情幫扶下,2017年,我養殖了40多隻羊,2019年,養羊規模擴大到120只,一年下來有7萬多元的收入,並順利實現了脫貧出列。”普紹平算著幾年來發的“羊財”,臉上綻放出幸福的笑容。


行走在群山綿延的西山之間,只見錯落有致的畜舍、滿山遍野的綠草、膘肥體壯的山羊、滿臉喜悅的養殖戶,這些無不彰顯著山羊養殖給山區群眾帶來的致富“錢”景。


開遠市靈泉街道:唱響“牧羊曲”開出“幸福花”

貧有百樣,困有千種。“以前,家裡的經濟收入主要靠種植玉米和蜜本南瓜,辛苦一年攢不了多少錢,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崩打村委會那丕村村民李孝林說,2016年,村黨總支書記王勇到家裡動員他養羊,當時心存顧慮:沒成本、沒技術,對養羊的前景心裡沒底。為了打消村民心中的顧慮,王勇帶領李孝林和其他村民外出參觀學習。越參觀越有信心,越參觀越堅定了養羊的決心。回來後,為幫助解決養羊資金難題,村黨總支出面幫助協調了5萬元“紅色貸款”。李孝林說:“當年我就買了38只羊,2017年,僅賣乳餅一項收入就達到了14萬元。2018年,家裡的養羊收入達到了16萬元,山羊養殖數達到了110只,2019年又增加了50只,收入近20萬元,現在,我們的日子是越過越紅火。”


“不離土,不離鄉,照樣奔小康”“家有一群羊,3年蓋起小樓房”已然成為當地農民致富奔小康的真實寫照。


開遠市靈泉街道:唱響“牧羊曲”開出“幸福花”

崩打村委會山多坡廣,牧草豐富,自然資源得天獨厚,適宜養殖業的發展。村民們有著養牛羊的傳統習慣,但因形不成規模化、產業化,可謂守著“金碗”卻過著緊巴巴的日子。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隨著精準扶貧、穩定脫貧政策的推進,2016年,王勇當選崩打村黨總支書記後,村黨總支以實現黨建脫貧“雙推進”為目標,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瞄準“產業興旺”長效扶貧靶心,以“黨建+脫貧”“黨員+貧困戶”“養殖大戶+農戶”的模式帶領群眾養殖奶山羊發“羊財”。


“以前,村民養殖的本地山羊品種單一、肉質差、市場價格偏低,已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要想發‘羊財’,首先要從改良品種入手,只有提高養殖效率,才能擴大養殖規模。”王勇說。


開遠市靈泉街道:唱響“牧羊曲”開出“幸福花”

村民在王勇的帶動和影響下,漸漸加入到了養殖行業中。他常常和鄉親們分享自己的養羊心得和經驗,給予群眾技術上的指導,成為鄉親們的“領頭羊”。目前,崩打村已有20多戶村民養起奶山羊,共計2500多隻,年產值近300萬元。


“近年來,在精準扶貧政策的指引下,崩打村通了水、硬化了路面,村容村貌已發生了徹底改變。隨著村裡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養羊不僅成了當地群眾首選的富民產業,而且依靠奶山羊養殖,村民搭上了脫貧致富的‘快車’,大家的幸福指數也在不斷提高。最近雖然發生新冠肺炎疫情,但這並沒有影響大家的致富熱情。”李孝林道出了村民們的共同感慨。


記者手記


從一個貧困山村到如今奶山羊養殖風生水起,村民們摘掉了“窮帽子”,過上了好日子。崩打村的脫貧之路,是以實現黨建脫貧“雙推進”為目標,把發展山羊養殖產業與精準脫貧結合起來,走產業扶貧之路的一次實踐。


開遠市靈泉街道:唱響“牧羊曲”開出“幸福花”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崩打村把培育優勢產業作為根本出路和主攻方向,通過產業可持續帶動貧困人口脫貧致富,讓群眾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


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好日子都是奮鬥出來的。在打贏脫貧攻堅戰這場戰役中,貧困群眾是脫貧攻堅的對象,更是主體,脫貧致富終究要靠貧困群眾用自己勤勞的雙手來創造,只有不等不靠、辛勤勞動,才能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