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陽氣蒸化陰液從汗孔發於肌表,謂之汗 有汗無汗怎麼辨?

體內陽氣蒸化陰液從汗孔發於肌表,謂之汗 有汗無汗怎麼辨?

汗 症

體內陽氣蒸化陰液.從汗孔發於肌表,謂之汗。

適當的排汗是機體調節體溫,維持津液輸布正常的一種生理活動。心之液為汗,腎主五液,又肺合皮毛主行衛氣,所以汗的排洩情況直接受內傷臟腑和外感邪氣的影響。臨證一般情況是內傷汗症多因正氣不足,陽虛不能固表,或陰虛不能攝持。外感汗症則隨邪氣的陰陽不同性質,腠理疏密程度不同而表現汗之有無。

鑑別要點

首先辨有無汗?再是注意汗出時間、部位、溫度及量之多少情況。

1、有汗無汗辨

(1)表證無汗:為寒束肌表之傷寒表實證,必兼惡寒發熱,頭身疼痛,苔薄白,脈浮緊。

(2)表證有汗自出:為風傷肌表之太陽中風證,當有惡風發熱,脈浮緩。或風夾熱邪證兼發熱口渴,苔薄黃,脈浮數。虛人感冒表證有汗,有素日畏寒自汗等衛陽不足症可參鑑。

2、汗出時間:在安靜的環境中,正常人體只有當外界溫度上升至28~30℃時才有明顯汗液分泌。病理性汗出一般都有特定的時間性,對辨證有很重要參考作用。

(1)日間汗出:即自汗。自汗者,不因勞動或經發散藥而濈然汗自出,汗後常有形寒,乏力。由於陽虛不能衛外而為固,多見於內傷久病,氣血虛損或產後血脫,陽虛無所依附。

(2)夜間汗出:即盜汗。盜汗者,寐中竊出,醒後倏收。由陰虛不能內營而斂藏,多見於久病內傷陰虛證,汗後不惡寒,反覺五心煩熱。

3、汗出部位

(1)頭面汗出:僅頭面汗出,兼有煩渴,苔黃,脈浮數,是上焦熱鬱。若兼身重,怠倦,苔黃膩,是溼熱鬱蒸中焦。若兼大便硬,但反易排出,色黑如柏油樣,是陽明蓄血證。若小便不利,渴而不飲,此為血瘀膀胱。若傷寒脅痛,耳聾,口苦,頭面汗出者,屬少陽病。若兼畏寒,膚冷,苔白滑,脈沉遲,是病後或老年咳喘陽虛證。重病末期,突然額汗大出而喘,是虛陽上越,陰津隨氣而脫危候。

小兒睡時慣常頭汗,如無其他症狀,不屬病態,俗稱“蒸籠頭”。

(2)手足心汗出:多是精血不足的陰虛內熱證,常兼手足心汗,前胸汗出,咽乾,尿赤,舌紅,脈細緻。手足不溫而汗出的,是氣虛證。經常多腳汗者,俗稱“汗腳”。

(3)心胸汗出:心窩部常有津津汗出,又稱“心汗”,是思慮過度,勞傷心脾二經所致。

(4)兩腋汗出:亦稱“漏腋”。因多汗兩腋窩經常潮溼,為溼熱流注所致。

(5)半身汗出:或左或右,或上或下半身汗自出,由氣血不足,溼痰風邪阻滯經絡所致,常為半身不遂先兆。

(6)陰部汗出:外生殖器、陰囊部位常汗出較多,為下焦溼熱,腎氣不足之徵。

4、汗出量多少

(1)大汗蒸蒸,並見高熱煩渴引飲,脈洪大,是陽熱內迫,陰津外迫的實熱證。

(2)表證發汗太過,可見於汗液漏出不止,又稱“漏汗”。常伴有小便短澀,四肢關節拘急屈伸不利等陽虛津傷症。

(3)當病情危重時,若見汗出淋漓不止,如珠如油,是陰陽離絕,陽氣奔散於外,名曰“絕汗”,又稱“脫汗”。

5、汗出溫度高低

(1)冷汗,見於陽虛,衛氣不固久病。或大受驚恐,或精神過度緊張,陽氣消耗,真氣失守,可伴有神疲,面色蒼白,便溏,小便清長,舌淡,脈沉遲等陰寒證侯。

(2)熱汗:多由外感風熱之邪或內熱蒸迫所致,可伴見口渴,煩躁,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脈數等熱性證候。

6、辨汗出兼症

(1)先見全身戰慄,而後汗出的,名為“戰汗”。多是邪盛正餒,邪伏不去,今一旦正氣來複,邪正相搏,為疾病轉折點。若汗出熱退身涼,脈靜,為邪去正安,病有向愈之機;若汗後煩躁不安,脈來疾急,為正不勝邪,主危候。

(2)汗出色黃,兼見身熱,胸滿,四肢頭面腫,小便不利,脈沉遲,名為“黃汗”是水溼內停,營血為病之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