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夥伴至關重要,那麼多企業為何會選擇阿里雲?

在2018年9月19日開幕的雲棲大會上,數字化轉型成為了所有人談論的焦點。阿里巴巴這些年的自身業務經驗積累以及阿里雲推動合作伙伴轉型的經歷,不僅讓業內看到了轉型發展的成果收穫,更讓企業家以及行業專家們增添了數字化轉型成功的信心。


數字化轉型夥伴至關重要,那麼多企業為何會選擇阿里雲?


在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馬雲看來,驅動未來製造業的是數據,大數據是生產資料,雲計算是生產力。馬雲在雲棲大會上發言時說,“按需製造的核心是數據,以前製造業靠電,未來的製造業靠數據,數據是製造業必不可少的生產資料。”

英雄所見略同。此前,鄔賀銓院士在《中國經濟大講堂》演講時也曾說,工業互聯網發展,著重還是製造業數字化的轉型,目標是把數字化製造轉變成智能化製造,在加工的過程中,利用傳感器實時檢測工件狀況,進而修改這個程序,使加工更科學。

有報告顯示,據IDC估計,未來企業所有技術支出中有40%將用於數字化轉型,到2019年企業支出將超過2萬億美元。Gartner的一項調查也顯示,3160名CIO中有95%的人希望他們的工作因數字化而發生變化或重塑。

我們可以預言,隨著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的大發展,特別是5G萬物互聯時代的即將到來,幾乎所有的企業都認識到,數字化轉型非做不可,而且要快,誰在數字化轉型上拖後腿,就一定會被社會進步所淘汰。

阿里巴巴數字化經濟體成為轉型最好的樣板與動力源

作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阿里巴巴自身成為了數字化發展的最好樣板,也積累了大量的經驗,這些都使其擁有對外輸出賦能的條件。

按照阿里巴巴CEO張勇的介紹,阿里巴巴的年交易額很快會突破1萬億美元,全球超過10個國家擁有本地化數字錢包覆蓋用戶超過8.7億,公司已經實現了從核心業務到本地服務的全面數字化。張勇說,阿里的業務不是一個個單獨的業務,所有的業務均可協同,同時利用大數據技術管理數據,通過數據挖掘來發現數據價值,從而助力和提升各個業務的運營與發展。

張勇在雲棲大會上指出,阿里巴巴在全球範圍內高速流轉,已經形成了橫跨商業、金融、物流、雲計算等各個領域的獨特數字經濟體。張勇說,“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個數字窗口,讓大家看到整個數字經濟的發展,數字技術的驅動,可以影響到社會方方面面,包括工業製造領域、商業經營領域、金融服務領域、城市社會管理、社會公共服務等各個領域。”

阿里雲總裁胡曉明也指出,“我們堅信,數據是生產資料,計算是一種公共服務能力。今天的製造業企業有大量的優化空間,比如,我們測算過,從終端消費品來說,從製造業、生產線,到最後消費者手裡,在中國所有的生產產品平均搬運17次。我們希望改進的是,從消費者到製造業,互聯網能夠直接連接,從而使平均的貨物搬運減少到4次,這就意味著成本的節約”。

企業數字化轉型也離不開技術平臺的支持和建設,經過了10年沉澱之後,阿里雲不僅支持集團99%以上大規模的應用,同時摸索出不同行業的最佳實踐方案。阿里雲認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問題有三個。第一是,IT架構是否統一;第二,業務中臺是否互聯網化;第三,數據是否在線和智能化。有了這樣的方法論,阿里雲走上了幫助合作伙伴全面數字化轉型的發展道路,也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顯著成果。

數字化轉型從線上到線下,實體企業因阿里雲而受益匪淺

根據2017年度《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經達到了27.2萬億元,同比增長20.3%,佔GDP的比重達到32.9%。業內人士認為,這個比重還將不斷攀升,因為創新性的科技企業正在將數字技術正在從“線上”引入“線下”: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信息進村入戶等等,越來越多的行業藉助數字技術實現升級。事實上,阿里雲這些年就在將數字技術與線下企業結合,成績斐然。

數據顯示,杭州市已經全面進入了數字化時代。在一年時間裡,城市大腦已經成為杭州新基礎設施,管轄範圍擴大到420平方公里,實時指揮超過200多交警,杭州城市交通擁堵程度從全國第五降低到如今的第五十七。杭州59個政府部門368.32億條信息匯聚在基於阿里雲打造的政務平臺,超過95%的超市便利店、98%出租車、公交車支持移動支付。杭州毫無疑問已經成為了數字化轉型的城市樣板。

數字化轉型夥伴至關重要,那麼多企業為何會選擇阿里雲?


企業方面,也是碩果累累。比如,廣為人知的,2016年8月,位於蘇州的協鑫光伏率先引入ET工業大腦,半年後良品率提升1%,開拓中國製造借力人工智能“換道超車”的新路徑。現在,隨著阿里雲能力的進一步提升以及數字化轉型經驗的更加豐富,越來越多的行業和企業都變得從善如流甚至更加激進。

全球領先的國際酒店管理公司之一的洲際酒店集團在雲棲大會開幕當天簽署合作協議,雙方聯手共同推動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與解決方案在酒店業的應用,助推酒店業的數字化轉型。根據計劃,洲際酒店將會率先將其大中華區的核心IT系統遷移到阿里雲平臺,然後致力於將數據鏈優化打通,整合信息化碎片並提高數據使用深度和廣度,從而為賓客全面帶來更有效的差異化服務。另外,還將探索通過最新技術,例如人臉識別、數字化支付手段、機器人等,來實現服務、產品、體驗的升級,從而通過雲平臺,運用雲計算和大數據來整合線上線下渠道的深度融合,同時塑造符合品牌內涵的差異化服務產品,徹底實現數字化轉型。


數字化轉型夥伴至關重要,那麼多企業為何會選擇阿里雲?


福特汽車也在與阿里雲合作進行數字化轉型。按照福特公司的介紹,福特利用阿里雲的平臺,形成人、車、生活的連接,讓客戶最大範圍內的在線,主要包括的就是,內部管理的在線,企業和服務的在線,還有客戶互動的在線,最後會實現整個車聯網生態的在線和汽車的在線運營。可以這樣說,數字化轉型不僅給汽車公司帶來了效率上的提升,更帶來了理念上的革新,也會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讓百年汽車行業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數字化轉型需要多方面努力,阿里雲在不斷進化

多年的實踐也表明,數字化轉型的成功不會是一蹴而就,越向深度邁進,阻力就會越大,需要堅定的信念、堅強的組織以及持之以恆的不斷優化。

中國聯通軟件研究院創新與合作事業部總經理尚一多在雲棲大會上指出,一個企業,特別是大型企業的互聯網架構轉型,第一,必須要建立開放,並且與之適應的橫向共贏、縱向協同的IT生態,這個IT生態非常重要。第二,各行業特別是傳統行業的互聯網轉型必須有與之匹配的採購與項目管理辦法特和體系。第三,開源時代,沒有自主研發、自主掌控就等於自殺。第四,架構不是完全設計出來的,而是不斷優化演進的結果。第五,適合自己的,就是好的。第六,持續的發揮容器化、微服務的優勢,從軟件開發組織形式、開發模式上主動適應調整。

阿里雲的數字化轉型能力來自於雙中臺,打破了不同業務部門之間的煙筒式IT架構,打通數據孤島,更重要的是,在業務中臺模式下,前段業務部門可以像搭積木一樣調用產品技術模塊,從而快速搭建新業務場景。盒馬鮮生、釘釘以及飛豬等等都是這種模式的成功案例。

阿里雲製造行業總經理胡鑫介紹,在數字化轉型之後,通過阿里的AI中臺就可以實時的幫助製造業企業前端的生產製造提高效率。比如,有面板製造企業,可以通過前端數字採集,,到AI中臺並通過模型訓練,降低了人的主觀問題,最後整個效率提高起來。效率提高了,人工成本就降低了。

隨著不斷的研發投入和技術積累,阿里雲在數字化轉型方面的技術進步也非常快。其中,Aliware代表著阿里巴巴的中間技術,是支撐阿里巴巴核心交易系統以及中間件的技術平臺,主要是聚焦在企業應用的數字化領域,大幅度提高應用的效率,包括響應業務需求的效率、運維的效率,以及數據的效率。也就是說,企業可以通過阿里雲的大數據平臺,讓數據產生更多的價值。

綜合起來看,阿里雲已經形成了自己完全的數字化轉型方法論,在技術上開始精益求精不斷開拓進取,在不同的應用領域都積累了越來越豐富的實踐經驗,通過與合作伙伴的一起努力,形成了覆蓋社會各個行業、不同規模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工具包,正在推動中國乃至全世界的數字化生態建設,成為數字化轉型中的決定性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