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覺得三國謀士排名前五的是哪五位?為什麼?

超驢哥看影視


大家好,我是淵源歷史小課堂,我來答在古代以謀士這個職業來謀生,他們一方面是各為其主,另一方面是為了發展自己的謀略、智慧,在亂世中謀求自己的一席之地,在歷史的長河中成為後人模拜的對象,故謀士的歷史標籤為:謀士乃足智多謀的高尚之士。謀士在歷史上還有過其他稱呼,例如軍師、智囊、幕賓、參謀、門客等等。


小編認為三國時期的最強的謀士排名前五位的當屬下面的五位。


第五名:東漢末年劉備帳下的謀士—龐統

有言到“伏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可見此二人的能力。

龐統的軍銜是中郎將,他的才智與謀略可以與諸葛亮齊名,大家都知道諸葛亮是足智多謀、神機妙算、智慧超群,功蓋三分國,能與他齊名的人非同一般,但是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缺點,龐統為人非常之狂傲不羈,狂妄自大,長相又極其醜陋,在赤壁之戰時避亂於江東,後來被魯肅推薦給了周瑜,並獻“連環計”致使周瑜火攻成功,立了大功,但好久不長周瑜因病去世後,諸葛亮借弔孝的時機有意拉攏龐統,於此同時魯肅也將龐統推薦給孫權,但因龐統相貌醜陋,且態度傲慢至極並沒有重用他,無奈之下龐統只好赴往荊州來投靠劉備,剛上任縣令,他就不理政事,整日遊手好閒,不是看戲就是聽曲,劉備知道情況後委派張飛前往責罰,這時才發現了龐統的才華,可謂是千里馬遇到伯樂,然後龐統任命為副軍師中郎將,與諸葛亮共贊方略,教練軍士,遂後龐統隨劉備攻打楚國,設計斬殺高沛,得涪水關即江油關,是位於現代的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南壩鎮,龐統因攻城之際懷疑諸葛亮是想爭奪功績,不聽其書信勸阻,冒然進入落鳳坡,中了張任的埋伏,被亂箭射死,此時的他僅為而立之年,劉備極為痛苦,痛失良才。

第四名:東漢末年孫權帳下的謀士—周瑜

有言道:“交兵不假揮長劍,已破英雄百萬師”。

東漢末年,東漢將領周瑜是三國中的名將,他不僅是軍事家而且精通音律,有姿貌,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他雖然出身士卒卻替孫家打下一片江山,創立了“北拒操,西聯蜀的正確方針策略”,立下不可磨滅的汗馬功勞,他多謀善斷、忠君愛國、心胸開闊,他審時度勢是東吳立足江南,兵少將寡,卻支持最久的最主要原因。周瑜小時候與孫策交好,孫策對他也是視為己出,幫他迎娶喻有國色天香的二喬,成為親戚,同時帶著他一起為國效力,孫策遇刺後臨終囑咐孫權“外事不決,可問周瑜”,赤壁大戰之前自潘陽趕回力主拒曹,後與群英會戲蔣幹,怒打黃蓋行使離間計,最後指揮全軍在赤壁襲擊曹軍取得勝利,功不可沒。

第三名:東漢末年曹操帳下的謀士—司馬懿

有言道:“三國英雄士,四朝經濟臣”。

司馬懿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聰明多大略,學問廣博,見識豐富是少有的奇才,他善於用兵,變幻多端、出神入化、所向無前,是輔佐魏國三代的重臣,元老級人物,後期成為全權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

司馬懿善謀奇策,曾經多次征伐有功,平生最大的功績是多次率領大軍對抗諸葛亮北伐,遠征平定遼東,曹操稱魏王后,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輔佐曹丕與陳群等同列“四友”,是曹丕智囊團的重要人物之一,司馬懿被後代追封為晉朝皇帝。

第二名:東漢末年曹操帳下的謀士—郭嘉

有言道:“運籌如范蠡,決策似陳平”。

郭嘉是三國時期傑出的謀略家、戰術家、他當機立斷、出奇制勝、料事如神是非常難得的謀士。曹操經常召見郭嘉共論天下大事,在大喜中言道:“能幫我成就大業的人非他莫屬”,由此可見曹操對郭嘉的讚賞極高,討伐張繡的時候,郭嘉全面的剖析曹操與袁紹的戰略狀況對比、對當前局勢的對比,通過縝密的分析和極強的說服力,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之說,勸說曹操調整戰略征討盧布,不僅重新振作曹軍的鬥志,並且還幫助曹操制定了遠期和近期的作戰目標,提出“有勇無謀者若之氣衰力竭之時,便於不久敗亡”的觀點,勸說曹操急攻,一鼓作氣取得了大勝,可謂是算無遺策,從來沒有失手的時候,真是算無遺策、曠世奇士,曹操也極力稱讚他 “平定天下,謀功為高” 。

第一名:東漢末年劉備帳下的謀士—諸葛亮

有言道:“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發明家被譽為“千古良相的典範”,在赤壁之戰中大破曹操,奠定了三國鼎力的基礎,是曹操、孫權的剋星。

每次劉備出征的時候諸葛亮便負責鎮守成都,併為劉備提供資援(足食足兵),獻帝被害群臣勸劉備登基,劉備萬般推辭,無奈之下,諸葛亮用《耿純遊說劉秀登基》的故事勸說劉備,其後才答應,可見諸葛亮的赤膽忠心。劉備在東征奪回荊州的路上被打敗,諸葛亮大嘆可惜法政逝去,否則定能阻止劉備東征之舉,劉備病重的時候召見諸葛亮、李嚴託付後事,對諸葛亮說:“軍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意思是“你的才華是曹丕(公認的才子)的十倍,一定能安邦定國,成就大事”,這句話不單單是對諸葛亮的賞識也是對他的認可,中國有句老話“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劉備能說住這樣的話,是真的發自內心,自此在朝中的政務大小事都依賴於諸葛亮,如討伐庸闓諸葛亮採取以攻心為主,先打敗庸闓軍隊,再七擒七縱孟獲,至秋天平定所有亂事,北伐六出祁山,斬魏將王雙,擊退郭淮退得二郡,因此後人常以武侯尊稱諸葛亮,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小編眼中的諸葛亮可謂是男神級別,不僅心繫天下國士、審時度勢、鞠躬盡瘁、更有著公正廉明的法治精神,被世人所敬。


淵源歷史小課堂


第五,荀彧

荀彧早年被稱為“王佐之才”,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荀彧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只可惜,荀彧因反對曹操稱魏公而受曹操所忌。調離中樞,在壽春憂鬱成病而亡,終年五十。

第四,司馬懿

司馬懿善於制定奇怪的計劃,在征服方面取得了許多勝利。其中最顯著的成就是他兩次率領軍隊,成功抵抗了諸葛亮的北伐和平定遼東的遠征。他幫助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來成為了一名掌管魏政府的有權勢的權臣。

第三,諸葛亮

劉備從一個賣草鞋的到可以與曹操孫權,這樣的官二代一分天下的人物。多半的明勞應該是諸離孔明的,蜀漢建立後,諸葛亮被封為丞相。對內撫百姓對外聯吳抗魏,為實現興復漢室的政治理想,曾數次北伐。但因各種不同因素而失敗,最後病逝於五丈原。

第二,郭嘉

郭嘉少年時已有遠見,後來郭嘉為曹擦所重用。在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顯著功勳,曹操對郭嘉的厚愛,是其他謀士所沒有的待遇。郭嘉算無遺策,從沒有一次失誤。被後人贊為“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可惜天妒英才,他37歲就病逝了。

第一,賈詡

賈詡,被人稱之為“毒士”。奇謀百出,算無遺策。官渡之戰時,賈詡主與袁紹決戰。赤壁之戰前,認為應安撫百姓。而不應勞師動眾討江東,曹操不聽,結果受到嚴重的挫敗。賈詡認為自己非曹操舊臣,卻策謀深長。所以怕曹操猜嫌,於是採取自保策略。閉門自守,不與別人私下交往。他的子女婚嫁也不攀結權貴,死時七十七歲,諡日肅候。幹古風流人物,如今也只剩一捧黃土。


三國赤壁古戰場景區


在排名之前,要明確好謀士的定義,所謂謀士,即出單純的謀劃策之人。為將為相者不得入選,諸葛亮出將入相,司馬懿,周瑜,陸遜,皆為都督,乃為帥者,統領三軍,皆不能入選。



作為一名合格的謀士,要做到“謀人,謀己,謀天下” ,謀人指為他人出謀劃策,謀己指能獨善其身,謀天下指能洞悉時局,左右天下大勢。


在上述標準下,我認為三國的頂級謀士只有以下幾位:

賈詡



賈詡號稱毒士,重點在一個毒字,那麼他到底毒在哪裡? 來看看他的主要“貢獻”:

  1. 計亂天下:鼓動李傕、郭汜反攻長安,搞得腥風血雨,朝野動亂;
  2. 獻計張繡:這個大家都知道,害死了曹老闆的兒子和愛將,差點把曹老闆弄死,而後勸張繡降曹;
  3. 巧施離間:離間馬韓,平定馬超之亂;
  4. 支持曹丕:(電視劇司馬懿裡面,司馬的很多戲份其實都是賈詡的),這也是賈詡自保的手段。
賈詡把謀己做到了極致,歷仕三主,仍能以高齡善終,謀人也可以說是算無遺策,謀天下賈詡也做到了,謀亂了天下(李郭),也謀定了天下(曹丕)。

郭嘉

天生鬼才郭奉孝,主要功績有:協助曹操滅掉呂布,平定河北,剿滅烏桓。主要計謀有:十勝十敗論,進言軟禁劉備,推動水淹下邳,預測孫策之死以及著名的遺計定遼東。



仔細品味就能發現,郭嘉的厲害之處在於識人和揣摩他人心思,而且一識一個準,把袁紹,劉備,呂布,孫策看了個底朝天,善於抓住對方人性的弱點就能及時做出對策。

因此,郭嘉在謀人上做到了極致,謀己的層面因為郭嘉英年早逝,所以先不置評論,但是謀天下層面,我覺得郭嘉其實還是欠缺的,郭嘉的計謀更多的是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法正

劉備的謀主——法正,雖然出場不是很多,但是卻大放異彩。



  1. 迎劉入蜀,法正覺得自己的主子沒希望,就設計把劉備搞來了,結果劉備入主益州;
  2. 協助劉備拉攏益州士族,不多說;
  3. 定軍山待伏斬妙才,逼得曹操親征,算是漢中之戰最出彩的一戰了;
  4. “漢中略”這是網友們的一種叫法,坐擁漢中,徐圖雍涼,以出關中,天下可興。
法正其實謀人謀己謀天下都有做到,迎劉備謀己,定軍山謀人,漢中略謀天下,但是除了定軍山,其他都不甚出彩,缺乏極致。

荀彧

曹操之子房——荀彧,曹魏五大謀士之首。



荀彧更多的是作為一名政治家和戰略家的身份去輔佐曹操的,他對於曹操最大的功績在於:

  1. 舉薦了相當多的人才,如郭嘉、鍾繇、戲志才等人;
  2. 力薦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墊定曹操爭奪天下的基礎;
  3. 戰術上保兗州,扼袁紹,險出宛;
荀彧最強的在於他的戰略眼光,即謀天下,一手繪製出曹操統一北方的藍圖,不愧於曹操的首席謀士。

魯肅

魯肅雖說也曾擔任過東吳的都督,但是沒有什麼表現其統帥的戰役,姑且把他放在謀士行列。



魯肅可以說是三國裡最被低視的人物了:

  1. 榻上策,提出二分天下的設想;
  2. 聯劉抗曹,為赤壁之戰打下政治基礎;
魯肅的定位和荀彧一樣,同樣是極具戰略眼光的政治家,都把謀天下做到了極致。

總結

通過對謀人、謀己、謀天下的考量,以上便是我心目中最強的三國五大謀士——賈詡、郭嘉、荀彧、法正、魯肅。

我是李沐茗,為你解讀歷史!


李沐茗


按照三國正史而言,漢末三國之際,能在眾多能謀善斷之士中居於前五席者,不出以下幾位:諸葛亮,司馬懿,賈詡,魯肅,郭嘉。

第五名,郭嘉

郭嘉可謂是天縱英才,他短暫的一生只有三十八年,但他閃耀的才華卻足以讓在壯年戛然而止的生命歷程熠熠生輝。曹操與袁紹爭雄之際,比之袁紹曹操兵微將寡地少,曹營不少謀臣武將對曹操的結局持悲觀態度,但國家挺身而出,提出了所謂“十勝十敗”之論,為曹操打下了一針強心劑,最終幫助曹操下定決心,與袁紹一決生死,結局大家都知道,擁有青幽並冀四州的袁紹被曹操擊敗。

在清理袁紹殘餘力量之時,郭嘉一直為曹操出謀劃策,尤其是在征討烏桓之時,更是在此給了曹操一劑定心丸。袁紹覆滅後,他的兒子袁尚和袁熙北上,與烏桓勾結,曹操為了斬草除根,決定向烏桓用兵,但曹操內心又有所顧忌。當時劉備已經投靠了劉表,劉表將劉備安置在荊州最北邊的新野,讓劉備為自己防禦曹操。劉備一直與曹操不對付,因此曹操擔心自己如果出兵征討烏桓,劉備會在後方偷襲自己。此時郭嘉站出來,告訴曹操,劉表一直對劉備有所忌憚,肯定不會讓他立下大功,而僅僅想讓劉備做自己的看門人,因此可以放心,劉備必然不會偷襲。

曹操聞言,下定了決心,進攻烏桓。在進攻過程中,郭嘉又建議捨棄輜重,輕裝簡行而出其不意,最後果然打了烏桓一個措手不及,烏桓投降。而郭嘉正是在此過程中,因為水土不服,舟車勞頓而去世。

郭嘉雖然已自己的智謀,幫助曹操打了不少勝仗,但他始終只是一個參謀,在曹營中的地位也並非不可替代,它起到的僅僅是錦上添花的作用,而非能決定乾坤歸屬之人。因此,這位英年早逝的奇才,排在第五位。

第四名,司馬懿

在現代人的印象中,司馬懿乃是一位具有神秘色彩的陰謀家,此人智謀非常高明,城府極深讓人感到可怕。的確,司馬懿一生之中得意之作很多,奇襲擒殺孟達,為曹魏保住上庸;平定遼東的叛亂;抵禦住了諸葛亮的北伐,並且成功熬死了諸葛亮;在自己生命的最後階段,策劃並發動了高平陵之變,幫助司馬家族一舉奪取了曹魏政權的控制權,奠定了晉朝的根基。

就結果而論,司馬懿無疑是三國最後的贏家。但他面對的對手,大多並不強大,孟達天賦平平卻極度自大,曹爽則更是高粱豎子,難堪大任。唯一有含金量的對戰諸葛亮,司馬懿打得也非常難看,在具備絕對的軍事優勢之時,本可一舉出擊,正面挫敗諸葛亮的攻擊,如果真的做到,則會令蜀漢元氣大傷,再也構不成曹魏的威脅。然而,司馬懿卻不敢接戰,由此可見,司馬懿對於諸葛亮極為忌憚,這還是在陳壽幫他粉飾的情況下。因此,司馬懿玩陰謀的確很溜,但這是建立在他長壽的基礎上,熬死一切對手,我就是天下第一。

故而,將司馬宣王排在第四位。

第三名,魯肅

魯肅在《三國演義》中的形象,無疑是個憨憨,除了會當老好人,似乎沒有別的能力。然而,歷史上真實的魯肅,卻是能夠匹敵諸葛亮的天下奇才。早在諸葛亮為劉備做出隆中對的規劃之前,魯肅便為孫權提出了所謂的榻前對策,其中包括鞏固江東,與劉表,曹操三分天下,等到時機成熟,幹掉劉表,之後尋找機會做掉曹操。可見魯肅對於當時天下大勢的判斷是非常準確的,足以見識魯肅過人的洞察力和大局觀。

周瑜去世後,魯肅繼任江東大都督,咋魯肅治下,東吳軍隊始終保持著強大的戰鬥力。《三國演義》中單刀赴會的主角,在歷史上其實是魯肅。當時為了解決荊州問題,魯肅主動約關羽見面,當時魯肅孤身一人進入關羽陣營,據理力爭,申明東吳對劉備政權的幫助,譴責了劉備不歸還荊州的行為,面對關羽一方將領的武力威脅,魯肅大聲呵斥之後,從容離開。可見。魯肅並不是三國演義中描述的那樣的憨憨,而是真正的有勇有謀之人。

因此,將魯肅排在第三位,絲毫不為過。

第二名,賈詡

賈詡此人在三國中出現得較少,但每此出現,都會對天下大勢的走向產生重大影響。呂布和王允聯手幹掉董卓後,董卓部將李傕郭汜打算逃回西涼地區,此時賈詡力勸他們重整部隊奪回長安,結果二人在聽從了賈詡的話之後,果然取得了勝利,王允死,呂布逃走,李傕郭汜挾持天子,稱霸一時。

後來賈詡投入了張繡的帳下,在張繡與曹操的對抗中,賈詡為張繡出謀劃策,大敗曹操軍隊,曹操的長子曹昂和大將典韋均死於亂軍之中。這對於曹操而言是致命的損失,以曹昂的能力和資歷,本來是無可爭議的繼承人,若曹昂繼位,則不需要爭取世家大族的支持,曹魏的江山可能會存在得久一些,曹昂一死,則曹操的兒子們開始爭奪繼承人之位,世家大族各自支持不同的兒子,因而導致曹丕繼位後立即向世家大族妥協。

雖然擊敗了曹操,但賈詡明銳地察覺,張繡不可能在長期的對抗中贏曹操,於是勸張繡投降,自己也成為了曹操的幕僚。此後,賈詡在戰場上並無太多建樹,然而,曹丕的繼位,賈詡在背後卻出了不少力氣,可以說,沒有賈詡的操作,便沒有曹丕最終的勝利。因此,賈詡真正算得上是決定時局的大人物,故而排在第二位。

第一名,諸葛亮

諸葛亮排在第一,不需多言。居於草廬之中卻能將天下局勢瞭然於胸,為落魄的劉備制定了最具可行性的藍圖。不僅在出謀劃策上,在治國理政方面,諸葛亮也極具天賦,蜀中在諸葛亮的治理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法制健全,社會秩序安定平穩。多次北伐中原,嚇得具備絕對優勢的司馬懿不敢直接應戰,可謂是天下獨此一人。

後來,唐玄宗欽定的武廟十哲中,諸葛亮乃是三國之中唯一一人,與戰國時期秦國武安君白起,漢初奇才留侯張良並列,足以說明後世對他的認可。

諸葛孔明排在第一位,毫無爭議。


庭州行者


很多人都說諸葛亮是三國第一謀士,其實那只是後人把諸葛亮神話了,真正意義上諸葛亮在三國謀士中都只能排在第五的位置,下面就一起跟隨小編看看吧。

第五位:諸葛亮

諸葛亮字臥龍,在三國演義這本小說中諸葛亮的光環無疑是強大到頂點,但諸葛亮能有現在這般美譽很大程度上並不是他所立下的功績,而是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這樣的精神是所有朝代都需要的,再加上諸葛亮個人的才華才被冠以“三國第一”的稱謂,但其實比諸葛亮強的人還有不少。

第四位:司馬懿

司馬懿字仲達,作為三國後期唯一可以抗衡諸葛亮的存在司馬懿的實力毋庸置疑,但有很多人說司馬懿不是老吃諸葛亮的敗仗麼?怎麼會比諸葛亮還強呢?大家可以細數司馬懿的一生,在曹操曹丕都處處提防,朝中大臣處處抵制的情況下司馬懿下可以保全一家,上可以帶兵出征阻擋諸葛亮,這份能力又豈是諸葛亮可比的。

第三位:周瑜

周瑜字公瑾,是東吳最負盛名的大都督,周瑜的才能毋庸置疑,火燒赤壁讓曹操大潰而逃足以讓周瑜名列青史,至於在三國演義中說周瑜不如諸葛亮的故事那就是在拿周瑜給諸葛亮做綠葉而已,而歷史中的周瑜也並非是度量狹小,心胸氣窄的,相反周瑜才智其實是高於諸葛亮的。

第二位:荀彧

荀彧可以說是幫助曹操建立大業的最重要的一個人,早期在曹操還在兗州的時候,荀彧就對曹操之後的征途做出規劃並且一步步走向勝利,在曹操一統北方的功臣中荀彧絕對是首屈一指的存在。不過最後因為和曹操的政見不合而遭到毒手,不過他的光芒少有人能覆蓋。

第一位:郭嘉

郭嘉被人稱為是鬼才,這個評價就足以知道郭嘉的一個能力有多強了,民間還有言“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不言而喻意思是郭嘉不死的話諸葛亮就不敢出山,相比“既生瑜何生亮”這才是真實的歷史寫照。曹操還是諸侯的時候就因為郭嘉對敵手的心理判斷幫助曹操獲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

此外曹操官渡對戰袁紹的時候“十勝十敗”言論就是郭嘉提出來的,不僅安定了曹操的心更是大漲了曹軍的士氣,讓曹操在官渡之戰中擊敗袁紹稱霸北方。不過郭嘉卻因為日夜操勞英年早逝,多年後曹操在赤壁大敗的時候都念念不忘仰天長嘆“倘若奉孝還在,孤何至於此呀”,由此也能看出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分量比荀彧都要高上不少,可以說是無人能比的三國第一謀士了。


牧之文化


在《三國演義中》說道: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但我認為所謂的鳳雛才剛出山就領盒飯了,所以實在看不出天鳳雛龐士元有多少謀略。但可以看出大部分天下謀士基本都集中在曹操陣營,正是曹操陣營的智囊團很多,才使曹操的魏國成為三國最強大的國家,下面我就列一下我認為的三國謀士排名:

第一名、諸葛亮

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謀士第一當之無愧,未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赤壁之戰草船借劍、借東風,大敗曹軍、三氣周瑜,以致於周瑜發出最後一嘆:“既生瑜,何生亮”。

第二名、周瑜

周瑜在東吳身居要職,在赤壁之戰準備工作中,使用離間計使曹操殺了水軍將領,又演出”周瑜打黃蓋“的好戲,使黃蓋佯裝叛離,周瑜的這些計謀是赤壁之戰取得勝利的關鍵,可謂是年輕有為。

第三名、荀彧

荀彧為曹操第一謀士,在與袁紹的官渡之戰中,荀彧獻計大破袁軍,是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功臣,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也“。

第四名、司馬懿

在諸葛亮多次北伐當中,司馬懿總能抵擋,一直到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司馬懿可謂是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敵手,諸葛亮到死都沒有打敗司馬懿。

第五名、郭嘉

曹操在與袁紹抗衡時,郭嘉提出了著名”十勝十敗“說,是曹軍鼓舞了士氣,成為了曹操智囊團核心之一。


醉月清風


1.諸葛孔明

臥龍先生諸葛孔明。 在民間,諸葛亮享有很高的聲譽,是智慧的化身,天下第一的軍師。 但歷史上的孔明卻並非如此,陳壽曾評價諸葛“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諸葛的軍事才能真的不如想象中的那樣強,六出祁山便是例證。

不過,諸葛不善於帶兵,可他善於治國。 諸葛亮在漢中休士勸農期間,充分利用了漢中優厚的經濟條件,因地制宜地採取了一系列發展生產的得力措施, 使北伐軍資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決,諸葛亮死後,蜀軍撤退,魏軍還在蜀營中“獲其圖書、糧谷甚眾”。 這正說明了諸葛亮休士勸農,實行軍屯耕戰的效果是顯著的。

經諸葛亮“踵跡增築”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還是漢中地區灌溉面積最大的水利工程。在三國這個亂世,諸葛亮的才能是得不到充分發揮的。 戰火紛飛的時代不具有休養生息勸課農桑的和平穩定的外部條件。安內必先攘外,北伐中原始終是諸葛亮一生奮鬥的目標。對於蜀國,戰爭不僅是為了恢復漢室的宏偉藍圖,也是穩定人心團結人民的一種手段,諸葛亮很明白,他已經別無選擇,即便是屢戰屢敗,也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所以在他病逝五丈原後,蜀國大廈轟然倒塌。

2.郭嘉郭奉孝

郭嘉,東漢末年傑出的謀士。他先在實力較強的袁紹軍中出謀劃策,後來發現袁紹難成大業,遂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 而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 他在曹操帳下出謀劃策,先是打敗呂布,又在建安四年提出建議攻打劉備,擒其大將關羽,奪會了下邳;在官渡之戰幫助曹操以少勝多打敗袁紹。郭嘉染病去世,曹操兵敗赤壁時,嘆曰:“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

3.周瑜周公瑾

周瑜是三國時代的傑出人物之一。孫權曾說:“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 裴引《江表傳》 ) 。 他評論周瑜:“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 ( 遠之意 ) 焉難繼” ( 見《呂蒙傳》 ) 。 陳壽認為:“周瑜、魯肅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對周瑜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周瑜早年與孫策交好,二人聯手擊敗江東各處割據勢力,奠定了江東基業,只可惜孫策英年早逝,遭刺身亡。周瑜後又輔佐孫權,在赤壁大戰中用反間計,苦肉計,打得曹操落花流水,再不敢圖謀江東。周瑜建議孫權“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 ”所以想趕回江陵,做出徵的準備工作。 可公瑾半途染病,死於巴丘,一代將星就此隕落。

4.魯肅魯子敬

魯肅字子敬,東漢末年東吳的著名軍事統帥。早年袁術聞其名,請為東城長,魯肅看袁術定不能成就霸業,便經周瑜的推薦,成為孫權的參謀,很早就為孫權謀劃了成就帝業的戰略計劃,制訂了爭奪荊、襄,據江而守 . 伺機進取中原的戰略藍圖,並從始至終為這個目標努力。對於孫劉聯合,魯肅的戰略眼光不可不謂之長遠。

5.荀彧荀文若

荀彧自小被世人稱作“王佐之才”。 作為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 荀彧在戰略上為曹操制定並規劃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 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得到曹操的讚賞;戰術方面曾面對呂布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奇謀扼袁紹於官渡,奇襲荊州等諸多建樹;政治方面為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群、杜襲、司馬懿、郭嘉等大量人才。 荀彧在建計、密謀、匡弼、舉人多有建樹。

關於荀彧撼古震今的一次謀略便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曹操採納荀彧的意見,遂應安集將軍董承的秘密召請,親率大軍進抵洛陽,被任命為司隸校尉,奉迎獻帝遷都許縣。 曹操被封為大將軍、武平侯,荀彧也升為漢侍中,守尚書令。 曹操正因為奉天子,才一舉成為東漢末年最有實力的軍閥, 為以後所有戰爭打下了牢不可破的基礎。


碩風雜談


好問題,開門見山,我亮我的答案。

一孔二司三郭四陸五賈,聽我逐一道來。

一孔自然是孔明--諸葛亮了。

選諸葛亮第一,估計還是合大部分人心理的,不至於被口水淹死和板磚拍死,甚至是鍵盤敲死。

諸葛亮生平功績顯著,舉不勝舉,我這裡就簡單羅列一些,用以證實他的能耐。

1、隆中對,為劉備制定了明確的戰略計劃並有效地實行,最終使劉備縱身於三國首腦之一。

2、促成孫劉聯盟,成功擊退當時風頭正勁的曹操,並趁機奪得荊州,並在後期助力奪取益州、漢中等地。

3、於劉備逝世後重修吳蜀同盟。

4、平定南方諸蠻,同時亦平定了蜀國大後方的隱患,使蜀國得以一心北伐。

5、五次北伐,持續對魏國實行區域壓制。

諸葛亮不僅謀略高,三十六計樣樣精通,而且還有戰略眼光,懂政治,是一般謀士所無法企及的。

二司指的是司馬懿。

司馬懿一生都在研究諸葛亮,給諸葛亮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雖然兩人交手他勝少負多,但是他的謀略實在不低。

司馬懿的一些功績我也簡單羅列一下。

1、為魏國鎮守襄、樊、宛城一帶,平定了孟達的叛亂。

2、對抗了諸葛亮的北伐。

3、平定了遼東公孫家族的叛亂。

4、發動了“高平陵之變”,誅殺曹爽,使魏國的大權落入司馬氏手中,為晉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司馬懿謀略最高之處就是讓子孫得了政權,這一點實在是牛X。

三郭,指的是郭嘉。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可見郭嘉的能耐。

曹操曾公然表示: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

而當年赤壁之戰敗後,曹操又哭著說:“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郭嘉當年對曹操提出了“三個一”戰術思想,可謂深謀遠慮。

1、“軟禁”一人,這個人就是劉備。雖然當時劉備因居無定所,依附於曹操,但郭嘉卻認為劉備是個仁德而有智慧的人,手下又擁有勇冠三軍的關羽、張飛等虎將,不會久居人下,建議“軟禁”劉備,以防禍患。後來也證實了他的想法是對的。

2、“消滅”一人,這個人就是呂布。曹操征伐梟雄呂布時,由於久攻不下,士兵疲憊不堪,都有放棄的想法了。郭嘉在關鍵時刻卻力勸曹操用水計進行急攻,曹操遵照執行,不久,果然順利攻克下邳,一舉擒殺呂布,免除了後顧之憂。

3、“打敗”一人,這個就是袁紹。官渡之戰前,曹操擔心勢力不及袁紹,郭嘉卻以火眼金睛地分析提出了曹袁之間的十勝十敗,給處於迷惘中的曹操打了一劑定心丸,可以說官渡之戰,曹操以少勝多,沒有郭嘉,他萬萬做不到。

但郭嘉英年早逝,實屬可惜。


四陸,指的是吳國的陸遜,而不是周瑜。

陸遜,字伯言,熟知兵法,胸有城府,有雄才大略,人稱江南奇才。

說他是謀士,其實他更是一個將領,他的主要功績如下:

1、火燒八百里連營,夷陵之戰時,陸遜則又根據敵強我弱的實際情況,採取了誘敵深入、疲敵師志的戰略方釺。劉備十萬之眾來勢兇猛。陸遜則主動放棄大片土地和戰略要地,把五、六百里的山區讓給蜀軍。待蜀軍銳氣頓減之時,陸遜巧用火攻大獲勝利

2、在討伐山越暴亂時,他巧設疑兵,多建部隊番號,乘夜進入山谷,到處鳴起軍號鼓角之聲,造成有幹軍萬馬的聲勢,從心理上瓦解了叛軍。然後一鼓作氣勇猛進擊,終於用很少的兵力平息了幾萬人的山越暴亂。

3、巧奪荊州一戰,他利用關羽驕傲自大的弱點,以卑下的言辭寫信吹捧關羽。使關羽完全喪失警惕,全力對付曹操。這樣,呂蒙才得以兵不血刃輕取荊州。

4、有一套治國安民的謀略。他任海昌屯田都尉時,政績明顯,深受百姓擁戴。他從當地土地貧瘠且連年乾旱的實際出發,一方面開倉賑濟貧民,一方面“勸課農桑,鼓勵生產”。

要知道陸遜可是一個在《三國志》裡面與諸葛亮獨立自傳的人,還有他生平未嘗敗績,可見能耐之大,超出了很多人。


五賈是指賈詡,一個被人低估的謀士,人稱毒士。

賈詡這人能洞悉人性的弱點,出謀劃策沒有底線,我們看看他都出過那些毒計。

1、“反攻長安”之計,李郭禍亂長安,司徒王允、司隸校尉黃琬等人被殺,長安城也像曾經的洛陽一樣變成了人間煉獄,更為致命的是天下徹底大亂,地方割據四起,民眾死傷無數,直到西晉短暫統一才告一段落。

2、“敗兵取勝”之計,曹操二次征討張繡,不克而還。張繡想要追擊曹操,賈詡不讓,張繡執意要去,結果大敗而歸。等到張繡敗回,賈詡建議抓緊出兵去揍曹操,果然大獲全勝。

3、“勸張歸曹”之計,張繡聽從賈詡投降曹操,曹操果然不追究並予以重用,還留下了一段“朱鮪涉血於友于,張繡剚刃於愛子,漢主不以為疑,魏君待之若舊”的千古佳話。

4、“挑撥離間”之計,挑撥韓遂、馬超,曹操趁此時與相互猜疑的聯軍約定決戰,果然大獲全勝,一舉平定關中。

5、“暗助曹丕”之計,賈詡勸曹丕做事不要張揚,要做好兒子和臣子的本分,關鍵是要“孝順父母”。後來曹丕繼位,為報賈詡相助之恩封他為太尉,進爵魏壽鄉侯。

這個人可謂是陰險狡詐之極。



綜上所述,個人給出了排名,第一諸葛亮,第二司馬懿,第三郭嘉,第四陸遜,第五賈詡。

當然這個排名是從謀略上權重最大考慮的,如果要從功績上看,那就另當別論了。


某日星冠


這自然要歸功於各種戲曲、評書、《三國志平話》和《三國演義》等藝術載體,使得這段歷史活靈活現、經久不衰的傳承至今。在藝術氛圍中,三國中有三類人最受歡迎,分別是主公、謀士和武將,與之相關的各類排名也是層出不窮,比如“五大謀士”“五虎上將”“五子良將”“四大都督”……

往事越千年,也許當事人自己都沒曾想到,自己會被後世如此熱議,有的會覺得冤枉,有的會樂於被神話,然而這些都已經由不得他們了,話語權永遠都掌握在當下和未來。尹禾本人對歷史話題一直持開放性態度,尤其是能力排名問題,一千個人會有一千種看法,只要自己言之有據即可。況且“三國”類話題,一直都是雙重標準,有史實的一面,又有昇華的一面,在此尹禾試圖給出兩套排名,一種儘量“實論”,一種不惜“神話論”,也好讓我們一起看看,歷史與藝術是否存在差距:

神吹版:郭嘉、諸葛亮、賈詡、龐統、楊修

非常遺憾,在這份榜單中看不到東吳謀臣的身影。畢竟代表人物周瑜和魯肅,一個氣量狹小,一個呆若木雞,實在是無法和其他天才相提並論,我們也無需多論,下一節自見分曉。

  • 郭嘉

如果排“吹版”的TOP 5,郭嘉必然是要排在第一位的,畢竟不知從何時起,坊間傳出一句神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意思是連諸葛亮都怕郭嘉,足見其智謀與氣場。至於其功績,有擒呂布在前,”十勝十敗“在後,臨終又有遺策,若非早夭,恐怕是要協助曹操,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

  • 諸葛亮

諸葛亮的”智聖“形象有被神話的嫌疑,人言其: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明陰陽,懂八卦,曉奇門,知遁甲,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自比管仲樂毅之賢,抱膝危坐,笑傲風月,未出茅廬,先定三分天下。

是與姜尚、張良等齊名的千古謀士典範,其實原本該排在第一位,但是近年來也不知是什麼風氣,將郭嘉吹捧的如此厲害,所以”臥龍“只能屈居第二了。

  • 賈詡

賈詡一直都是很另類的存在,被譽為三國第一”毒士“,其一言足以亂漢室,佐張繡大敗曹操,保曹丕成功上位……若不是身負”亂漢之罪“以及”殺曹昂、典韋、曹安民“之嫌隙,賈詡在曹營一定會有更大的作為。

  • 龐統

”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龐統與諸葛亮齊名。這樣的來頭雖然不小,只可惜未及建業,就身死”落鳳坡“,可以腦補一下,如果龐統有奪取西川之功,那麼其在蜀漢的地位恐怕要和諸葛亮不相上下了。

  • 楊修

第五個人選其實想了很久,不是荀彧,畢竟荀令公沒有被神話,表現得中規中矩;也不是徐庶,雖然出道時很”巔峰“,但可惜曇花一現;也不是”冢虎“司馬懿、”幼麟“姜維,我覺得這兩位後期的頂級謀士都沒有楊修那樣傳奇。畢竟縱觀整個三國,能讓曹操另眼相看的沒有幾個,又讓曹操感到忌憚的,也就楊修一個了。

這裡只論”神話“,不要講”其實真正的歷史上balabala……“一類的話,因為這是我們下一節要討論的內容。

現實版:荀彧、諸葛亮、魯肅、沮授、賈詡

現實不同於演義,就像武將不會陣前單挑一樣,單純的謀士對一方諸侯的作用並沒有那麼突出。三國中比較有影響力的文臣,一般都是優秀的政治家、戰略家和軍事家。如此我們再回到上一節的內容,郭嘉官拜”軍師祭酒“,實際上就是曹操的幕僚兼秘書,處理文書、出謀劃策。郭嘉確實很優秀,又善於揣測人心,因此他曾經出過強攻呂布、無視孫策、分化二袁等計策,都是出於對人性的把握。

除此之外,曹魏第一”謀主“是荀攸而絕非他人,”十勝十敗“論來源於荀彧和賈詡,非郭嘉之功,擊敗袁紹最主要的功臣依次是荀攸、劉燁、荀彧和許攸。至於網傳曹操說”孤本欲將後世託福奉孝“,也是斷章取義,《三國志》原文記載:

諸君年皆孤輩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後事屬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

郭嘉確實很有潛力,但是潛力這種東西,往往需要時間來驗證,可惜郭嘉沒有這個機會。

舉例完畢,言歸正傳。

  • 荀彧

荀彧是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其在曹營中的地位也十分超然,與夏侯惇合為曹操的左膀右臂。為曹操規劃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在戰術上,在呂布叛亂之時挺身而出,保全兗州三城,才使曹操有了反攻的機會,官渡之戰中,奇謀扼袁紹於官渡,建樹頗豐;政治上,為曹操制定了舉薦人才的制度,為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群、杜襲、戲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

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

之所以將荀彧排在第一位,是因為其出身、功績、智謀、品行皆為上上之等,除了後期與曹操鬧掰,不得善終,幾乎毫無槽點,令人敬服。

  • 諸葛亮

依舊是網絡文學引發的怪圈,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諸葛亮的能力,中肯的評論不過就是其政治能力遠超軍事能力。

尹禾看來,諸葛亮實在是百年難遇的全才。蜀國的敗亡自有其地理因素作怪,遠非一二奇才可以逆天改命的,況且蜀漢人才的傳續和培養並不算出色,時也命也,不該歸咎於諸葛亮。

網絡文學對諸葛亮最大的抨擊莫過於“六出祁山”均已失敗告終,窮兵黷武,空耗國力。實際上諸葛亮的五次北伐還是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只是每次都受困於糧草不足,無法擴大戰果。西北地區以無人區居多,除非攻克長安,否則都沒有太大鎮守的價值,因此不進則只能退回漢中。

關於對諸葛亮的褒獎,並非是自己吹出來的,陳壽、司馬懿、周瑜、鍾會等都對其十分敬佩,眾看官以為現在我們對諸葛亮的吹噓有些過頭,實際上在兩晉、隋唐、宋元明代,諸葛亮一直都是三國第一神人,無人可出其右,只是在清朝,滿清政府為了塑造信仰,才將關羽推到前臺,逐漸蓋過了諸葛亮的風頭。

我等在此憑藉一些殘書碎片就可以大言不慚,詆譭“智聖”,難道古人全都是傻子、瞎子,崇拜一個並不十分厲害的人?

  • 魯肅

如果論東吳第一謀士,周瑜、陸遜皆可上榜,論名氣周瑜更佳,論功績陸遜最大,然而尹禾卻獨尊魯肅。因為正是此人翻雲覆雨,一舉奠定了三國鼎立之勢。

遠不提“榻上策”,比“隆中對”更早、更系統的北上戰略,因為孫權的保守而化作泡影。好在魯肅還有後招,他已然將戰略目標鎖定為曹魏,那麼就不能坐視其南下佔據荊益和漢中。在東吳自身實力不足的情況下,他選擇與劉備聯合,將荊州借給其發展,作為戰略緩衝,形成兩弱抗一強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東吳是有很大優勢的,因為孫權比另外兩位一代主公都年輕,可以延緩因為易主帶來的政治動盪。只可惜,孫權最終自毀長城,怨不得魯肅的謀劃。

  • 沮授

若論戰略眼光,沮授絕對不輸任何人。他給袁紹提供的建議,哪怕袁紹聽從一條,也不至於敗給曹操。沮授統御三軍、威鎮河北,幫助袁紹奪取青州、幷州、幽州而統一河北。他比荀彧更早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袁紹不聽;他反對諸子並立,袁紹不聽;他提出“三年疲曹”戰略,袁紹依舊不聽。否則,袁紹就是曹操、沮授就是荀彧。

  • 賈詡

無論正史還是神話,尹禾都想將賈詡列入榜單。因為正史與演義無甚不同,這是一位足以影響天下局勢的頂級戰略家和謀臣,只是深通保命之法,過於低調行事,光芒內斂,不為外人所知。

賈詡和陳平是一類人,格局遠在戰局之外,所謂勝敗不過是順手的事情,明哲保身才是最強的能力。如果賈詡能夠鋒芒畢露,那麼天下何等局勢還未可知。

一些偏執

實際上,三國優秀的文臣還有很多,但是在此我想排除幾個人,以免評論區陷入無謂的口水陣仗。

首先說陳宮,網絡上總有人認為他是頂級謀臣,實則不然,他與陳登類似,只是想給兗州找一位自己滿意的主公,他因為最初將兗州獻給曹操而得到曹操的信賴,並非能力超然。隨後因為曹操對待氏族的態度,使其產生不滿,因此才趁機挑撥張邈,又引呂布入兗州,自始至終沒有什麼過於高明的計策。

其次想說司馬懿,不可否認,他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政治上成功竊國,軍事上和諸葛亮互有來回。然而畢竟時期不同,人才凋零,曹魏又恰巧趕上君主連續短命,才給他創造了反客為主的機會。他的成功並不一定是有所預謀,最初司馬懿可能只是想活著、報恩,是命運將他一步一步推到了那一步。

還有姜維、法正、楊修、荀攸、田豐等人,皆是一時之人傑,但是都沒有達到上述諸位的高度。

還是那句話,歷史人物能力排名,絕無定論,言之有據即可,歡迎諸君共同品論。


尹禾


我覺得前五名謀士是:

1.諸葛亮
2.


龐統3.郭嘉4.司馬懿


5.周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