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坛百年之风云人物


中华文坛百年之风云人物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一次轰轰烈烈的文化大变革,鲁迅先生则是那个时代无人可比的文化伟人,他的杂文、小说等一系列题材的文学作品,是被大家认可的经典,至今无法超越。借“五四”之日,试着把当世两位文坛大师与先生比较一二!不恭之处,亲们勿喷……

中华文坛百年之风云人物


鲁迅PK金庸

作为两个截然不同时代的文化现象,本无什么可比性,何况中国社会文人之间向来崇尚“文无第一”的说法!但如果把两位大师级人物放在其特定环境中比较,则孰轻孰重一目了然。鲁迅先生是“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白话文领域执牛耳者,其对文学创作的引领是勿容置疑的。同时出于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特有的责任感,对当时的社会乱象予以了无情辛辣的鞭挞,当然,他也有过困惑,以至于“不管春夏与秋冬,躲进小楼成一统”。但这一切并不影响他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正是因为他的推波助澜,很多有志青年立志“吾予上下而求索”,从而对中国社会起到了促进作用。时过境迁,当社会发展进入相对富裕稳定的阶段时,一种浪漫且富有激情的成人童话,则悄然融入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化社会机械式的工作环境,使人们对这种文化的需求,犹如在无味的白米饭中,努力寻求咸菜的滋味,以获得感觉上的平衡与愉悦。而给予大众这种生活调味剂的人,恰恰是“武侠大师”金庸先生。更有甚者还有一批年轻人成为这种“天马行空”“消遥游”的践行者,他们遁入深山古刹,去祈盼一种游离于现实之外的“神往”。话说至此,两位文化名人的纷扰之事,我等旁观者就不必妄言了,年轮旋转,二位大师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自会有后人评说……

中华文坛百年之风云人物


鲁迅PK莫言

鲁迅是旧时代“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勇士,在大众都在麻木吃《药》时,虽然也曾《仿徨》,但却用《阿Q正传》描绘出清末民初的社会现状,在为千万个“祥林嫂”《祝福》的同时,以《狂人日记》的形式向旧时代发出了愤怒的《呐喊》!他是那个时代的斗士,是中国文人的典范,是当之无愧的文化旗手。莫言作为当下著名文人,其文学造诣是不容置疑的,实际上,莫言对我辈来说,只是一个写故事的人,至于水平,诺贝尔奖应该是个标准,仅此而已,我之羡慕,是养育他的环境,三不管的地界,行政管理的混乱,造就了当地彪悍的民风,从而为其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所必须的素材。当然,由于齐地所贯有的多干少说的务实名俗,造就了他作品的修饰简朴、甚至粗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接地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