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玩电脑

​英国肯特大学社会学教授弗兰克·菲雷迪认为,现在的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较高,希望在孩子身上延续自己年轻时未能实现的梦想。

“父母往往极度自恋,所以每当孩子对某一件事情产生轻微兴趣,他们都会紧紧抓住。”菲雷迪说,“如果小约翰尼喜欢小提琴,他们就希望他会成为作曲家。如果小玛丽练习体操,他们就希望她会获得奥运金牌。由于名人文化的存在,来自父母的推力不可避免。”

看来,不只是我们如此,英国的父母也一样。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达成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开始策划和打造孩子的人生蓝图,把自己的兴趣强加到孩子身上。哈佛的教育理念认为,这并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因为孩子虽然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却不是实现父母未完成梦想的工具。

凯特从小就喜欢舞蹈和钢琴,只是因为不可抗拒的原因,被迫放弃了自己的爱好,这也成了她一生最大的遗憾。因此,她梦想着女儿爱丽斯将来成为一位著名的舞蹈家或者钢琴家,在她的安排下爱丽斯从小就开始练习舞蹈和钢琴。女儿也很争气,斩获了多项舞蹈比赛和钢琴比赛的一等奖。女儿成了学校的明星,凯特特别欣慰。

“孩子,你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玩电脑

但最近,她发现爱丽斯变了,对跳舞蹈和弹钢琴一下子失去了兴趣。开始,凯特以为孩子可能是心情不好,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女儿还是老样子。于是,她准备强迫女儿苦练舞蹈和钢琴,没想到一向很乖的女儿却以不吃饭、不上课等方式予以拒绝,甚至还扬言要离家出走。女儿的叛逆让她不敢再强求。学了这么久,如果女儿真的不继续练下去,那自己的梦想不是再次破灭了吗?这让她心痛不已,无奈之下,只有求助心理咨询师。

其实,爱丽斯只是不喜欢母亲给她安排的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一些父母没有按照孩子的天性来培养孩子。也许一些父母会感到委屈:“我们整天围着孩子转,怎么还不够尊重他?”表面上看,父母是在围着孩子转,而实际上却是孩子在围着父母的意志转。


“孩子,你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玩电脑


没有哪个孩子不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得到父母的认同,通过父母的认同,他们可以从中获得自信心、自尊心,甚至成就感。然而,一个违心遵从父母意愿去学习的孩子内心肯定是不快乐的,一旦承受的压力过大,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便会慢慢冷却。

有的家长也许会说,我们不能不管孩子的兴趣啊,每当问起孩子“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心就凉了一半——“看电视”“玩电脑”常常是孩子不假思索的回答。别怪孩子,这是因为他们的选择面太小。面对五花八门的兴趣班,孩子们貌似有很多选择,但很多孩子常常是在家长的精神控制下,做出勉强的选择。当孩子不能自发自愿地去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便不会对这个选择负起责任,或者主动地放弃这个选择。有一天家长会发现,孩子失去了觉察自己真正的爱好的能力,变得好像什么兴趣都没有了。他们唯一的兴趣只是精神的寄托,例如寄托于网络、电视等。

那么,家长又该如何帮助孩子摆脱这些无益的“精神寄托”,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呢?

我有以下两个建议供家长们参考。

(1)兴趣的选择上,让孩子处在一个开放、自如的状态

在艾米刚出生不久,她的妈妈就替她选好了特长——“钢琴”。于是从小艾米就开始了每天苦练钢琴的生活。其实,艾米自己根本不喜欢一成不变地练习曲子,于是她开始抱怨练琴占用了自己玩耍的时间,妈妈也顺从了她的意愿让她自己选择兴趣。渐渐地,艾米发现她爱上了音乐,喜欢用钢琴来创作曲子,既满足了妈妈的期望,又做了自己感兴趣的事儿。

“孩子,你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玩电脑

很多家长喜欢包办,不仅包办孩子的生活,更包办孩子的思想。当孩子受到思想上的包办过多时,孩子内心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把网络、电视当成解脱的方式,以为在网络、电视中能找到快乐和幸福。孩子该选择什么兴趣班,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发展自己的兴趣,父母们应该让孩子自己做主。

(2)用另一种他感兴趣的事物来代替那些无益的“精神寄托”

一般来说,家长们应该在环境上进行调整。这并不是说让家长一下子把电视、网络切断,而是根据孩子的特点,用正向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孩子在另外的世界得到满足,用另一种他感兴趣的事情来替代网络和游戏。譬如说:可以给孩子更多的选择,钢琴、围棋、游泳、舞蹈……让孩子自由发掘出自己真正的爱好,他们自然就会远离那些无益的“精神寄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