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疾控中心提示】疫情防控期间,居民应该怎么做?

一、日常防护

1.要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饮水,

经常换洗衣物。外出回家、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必须洗手,或用手消毒剂消毒。

2.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厢式电梯等密闭小环境时,应正确佩戴口罩。

3.返岗复工后要自行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不要带病上班,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

4.保持工作区域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通风时注意保暖。

5.在单位集体用餐时,尽量避开就餐高峰,减少与他人近距离接触。进餐时最好回到自己的工位。

6.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注意保持一定距离。

7.尽量避免聚餐和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如影剧院、网吧、KTV、商场、车站、码头、展览馆、博物馆、公共浴池、温泉等。

8.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或纸巾遮住,不要用手接触口鼻眼。口鼻分泌物或吐痰时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示】疫情防控期间,居民应该怎么做?

二、特定人群的防控措施

(一)本市有固定居所的人员

返(来)京人员

► 来自或经停湖北等疫情高发地区的人员,返(来)京后应主动联系社区并登记信息,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

每日早晚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同时主动向社区医务人员报告。医学观察期间不要与他人接触。

► 其他地区返(来)京人员自我医学观察14天,做好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

未离京的人员

► 应加强居室通风换气和清洁卫生,做好个人医学观察。

(二)本市无固定居所的人员

返/来京人员

► 独自或家庭成员共同租住的居所应加强通风换气和清洁卫生。

► 来自或经停湖北等疫情高发地区的人员,返(来)京后主动联系社区并登记信息,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

每日早晚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同时主动向社区医务人员报告。医学观察期间不要与他人接触。

► 与他人合租居所的人员应彼此了解基本信息,如其中有来自或经停湖北等疫情高发地区的人员,返(来)京后主动联系社区并登记信息,寻求社区帮助;

按照《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区(村)防控工作方案(试行)》的要求,配合进行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 其他地区返(来)京人员要自我观察14天,要做好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

未离京的人员

► 独自或家庭成员共同租住的居所应加强居室通风换气和清洁卫生,做好个人医学观察。

► 与他人合租居所的人员,如在此期间合租人员相对固定,应加强居室通风换气和清洁卫生,做好个人医学观察。

► 与他人合租居所的人员,如租住成员中有新入住人员,应了解对方基本信息,对来自或经停湖北等疫情高发地区的人员,应要求其主动联系社区,并寻求社区帮助;

按照《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区(村)防控工作方案(试行)》的要求,配合进行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三、出现可疑症状时应采取的措施

1.返(来)京人员若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主动报告社区并及时就医。

2.就诊时应主动告知医生14天内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前后曾接触过的人,配合医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3.就医途中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4.在就医途中或在医院就诊时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至少1米)。

5.陪同就诊的人员也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尽量避免与其近距离接触。

四、居家卫生措施

1.开窗通风

保持居室清洁,根据具体天气情况,每天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通风时,注意保暖。

2.家居表面保持清洁

门把手、电话机、桌面等手经常接触的表面,每天清洁。

原则上不需要每日消毒,确有需要消毒时,可以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等消毒剂擦拭消毒。

3.食饮具

把需要消毒的食饮具放在一个专门用的锅里煮沸15分钟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