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頭鯨、灰鯨和露脊鯨身上滿是鯨蝨和藤壺,為何虎鯨身上沒有呢?

我們平時在觀看一些鯨魚跳躍的視頻時,都會注意到,有些鯨身上長滿了白色的疙瘩,讓密集恐懼症患者看起來渾身不自在,

這些白色的疙瘩就是海洋寄生物組成的群落,主要是鯨蝨和藤壺。由於印象過於深刻,導致很多人認為鯨身上都有鯨蝨和藤壺,實際上,這兩種寄生物最喜歡附著的鯨類只有少數幾種。(文中無不適圖片)

座頭鯨、灰鯨和露脊鯨身上滿是鯨蝨和藤壺,為何虎鯨身上沒有呢?

鬚鯨亞目分類

座頭鯨、灰鯨、露脊鯨科的四個物種,這6種鬚鯨是鯨蝨和藤壺最喜歡的宿主,其它的鯨類身上的藤壺很少,以虎鯨為代表的齒鯨身上則幾乎沒有這兩種寄生物的影子。

座頭鯨、灰鯨和露脊鯨身上滿是鯨蝨和藤壺,為何虎鯨身上沒有呢?

座頭鯨頭部和下巴最容易被寄生物附著

座頭鯨、灰鯨和露脊鯨身上滿是鯨蝨和藤壺,為何虎鯨身上沒有呢?

▲灰鯨體表的白斑就是寄生物,成為灰鯨的一大特色,為其提高了辨識度

座頭鯨、灰鯨和露脊鯨身上滿是鯨蝨和藤壺,為何虎鯨身上沒有呢?

露脊鯨頭部的寄生物,甚至可以通過寄生物的面積來推測鯨的年齡

鯨蝨是一種海洋節肢動物,長得像白色的蠍子,體長0.8-2釐米,通過堅硬的口鉗和節肢死死的咬住鯨的皮膚,跟著鯨在海洋裡四處暢遊,鯨遊動時產生的水流方便它們攝取藻類和浮游生物。

座頭鯨、灰鯨和露脊鯨身上滿是鯨蝨和藤壺,為何虎鯨身上沒有呢?

藤壺發育階段示意

藤壺看起來像貝類,實際上它也是一種節肢動物,它們會依附在礁石、鯨和海龜等等它們能寄生的地方。它們會分泌一種粘性極強的物質,稱為“藤壺膠”,比人造膠水還給力,還會鑽入鯨的皮膚裡,長出彼此連接的壁板,將自己牢牢的固定在鯨的皮膚上。藤壺是雌雄同體,一旦成功附著就很會大量繁殖,形成群落,所以藤壺選中了一頭鯨就會一輩子纏著它,直到鯨死亡。

一頭大型鬚鯨身上的鯨蝨可達10萬隻,藤壺可達半噸左右,鯨蝨會導致鯨皮膚瘙癢,鯨魚有時躍出水面就是為了甩掉身上的鯨蝨。而藤壺的附著能力比鯨蝨強的多,一旦上身很難擺脫,會加大鯨類的負擔。藤壺也會附著在船底,所以海船要定時清除船底的藤壺,以免影響速度,增加油耗。

座頭鯨、灰鯨和露脊鯨身上滿是鯨蝨和藤壺,為何虎鯨身上沒有呢?

那麼鯨蝨和藤壺為什麼喜歡“欺負”這幾種鬚鯨呢?是因為它們太老實了嗎?大名鼎鼎的虎鯨身上為什麼很少見到這兩種寄生物呢?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體型

灰鯨可以長到40噸,座頭鯨可以長到61噸,露脊鯨科的最大種可超百噸,其中弓頭鯨(北極露脊鯨)是僅次於藍鯨的第二重鯨類。而虎鯨和它們比起來就要小很多了,最大的虎鯨體長9.45米,體重10噸左右。

座頭鯨、灰鯨和露脊鯨身上滿是鯨蝨和藤壺,為何虎鯨身上沒有呢?

左下角三個是露脊鯨,身上有白點的是灰鯨,中間是座頭鯨

鬚鯨龐大的體型能為鯨蝨和藤壺提供更多可附著的面積,個頭越大,目標越大,在茫茫大海里尋找一頭大鬚鯨可比找一條虎鯨輕鬆多了。鯨蝨和藤壺的幼體在海水中漂浮,尋找宿主,而大型鯨類是它們的首選附著對象。

遊速

遊速也很重要,虎鯨的遊速比大型鬚鯨快多了,遊得慢就給寄生物的附著提供了可乘之機。因為鯨蝨和藤壺的幼體游泳能力很差,所以儘可能尋找遊速慢的宿主。

生物學家Wethey研究後認為:水流速度是藤壺選擇宿主的主要考慮。

他經過數次試驗後,發現底質表面的水流速率/傾斜度很關鍵:高於50/s時,附著概率很高。 一旦超過100/s,附著率又大幅降低。 如果達到400/s,沒有幼體能夠附著其上。

座頭鯨、灰鯨和露脊鯨身上滿是鯨蝨和藤壺,為何虎鯨身上沒有呢?

藤壺進食

因此,宿主的遊速會對藤壺幼體的附著產生極大影響。

座頭鯨、灰鯨和露脊鯨身上滿是鯨蝨和藤壺,為何虎鯨身上沒有呢?

藤壺腺介幼蟲

座頭鯨遊速只有每小時8-15千米。灰鯨雖然是遷徙距離最遠的哺乳動物,行程可達22000千米,但它們每天只能行進180千米左右,

灰鯨的遊速通常只有7千米/時,最高遊速不到15千米/時。而露脊鯨的最高速度也不足10千米/時。它們是遊速最慢的鯨類,因此最容易被寄生物盯上。

座頭鯨、灰鯨和露脊鯨身上滿是鯨蝨和藤壺,為何虎鯨身上沒有呢?

長鬚鯨高速“巡航”,猶如潛艇一般

相比之下,藍鯨的衝刺速度可達48千米/時,長鬚鯨可超過50千米/時,虎鯨最快可達55千米/時,所以它們的體型也很大,但身上的附著物卻很少。

還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重要原因,那就是體色。

體色

座頭鯨、灰鯨和露脊鯨身上滿是鯨蝨和藤壺,為何虎鯨身上沒有呢?

上為藍鯨,下為長鬚鯨

藍鯨和長鬚鯨身上附著物很少的原因不止遊速快,還因為它們的體色較淺

,藍鯨的體色偏藍,由此得名。長鬚鯨背部為灰色,腹部偏白。而灰鯨、座頭鯨、露脊鯨的體色都比較深,座頭鯨和露脊鯨都是深黑色。

座頭鯨、灰鯨和露脊鯨身上滿是鯨蝨和藤壺,為何虎鯨身上沒有呢?

露脊鯨科都是黑黢黢的大胖子

藤壺的幼體具有向能性的特性,海洋中附著基表面的粗糙程度、光線及顏色都會影響藤壺腺介幼體的選擇。

附著底質的光線越暗,藤壺幼體會更願意附著。

這麼大一個黑黢黢的傢伙在大海里慢悠悠的遊著,自然會成為鯨蝨和藤壺幼蟲最理想的安家之所。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體型巨大、遊速緩慢、體色較黑的鯨類最容易被鯨蝨和藤壺附著,因此座頭鯨、灰鯨、露脊鯨身上的附著物最多,其他鯨身上的附著物較少。

座頭鯨、灰鯨和露脊鯨身上滿是鯨蝨和藤壺,為何虎鯨身上沒有呢?

而這三個條件虎鯨除了第三個外,其它的都不滿足,因此,鯨蝨和藤壺不會將它作為宿主。所以並不是因為虎鯨性格兇猛,而是因為它體型較小,遊速快,行動靈活,所以不會被鯨蝨和藤壺盯上,其它比虎鯨小的齒鯨身上自然也很少附著寄生物。

鯊魚的情況和齒鯨相似,而且鯊魚屬於軟骨魚類,體表有特化的盾鱗,相當於“鎖子甲”,可以讓鯨蝨和藤壺難以附著。

鯊魚身上雖然沒有鯨蝨和藤壺,卻被另外一種寄生魚類所困擾,那就是鮣魚,俗稱吸盤魚,它們會吸附在鯊魚身上,搭“便車”,撿食鯊魚的食物殘渣,讓生活在熱帶海域的鯊魚非常苦惱。

座頭鯨、灰鯨和露脊鯨身上滿是鯨蝨和藤壺,為何虎鯨身上沒有呢?

檸檬鯊身上的吸盤魚使它看起來像掛滿導彈的戰鬥機

座頭鯨、灰鯨和露脊鯨身上滿是鯨蝨和藤壺,為何虎鯨身上沒有呢?

鯨鯊身上的吸盤魚

座頭鯨、灰鯨和露脊鯨身上滿是鯨蝨和藤壺,為何虎鯨身上沒有呢?

而大白鯊的分佈區域與吸盤魚幾乎是錯開的,因此大白鯊身上很少出現吸盤魚的身影。

好在吸盤魚並不會在一個宿主身上待太久,它們會選擇適當的時間自動脫離,去尋找下一個寄生目標。和藤壺那種“釘子戶”比起來還算是有良心。

我是百科千尋君,關注自然、熱愛自然、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