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钱荒”之二:郑和下西洋是打着宣扬国威的旗号去寻找金银

毫无“含金量”的“大明通行宝钞”境遇尴尬。民间依然偷偷使用金银或铜钱交易,发行不出去的“宝钞”只能被朝廷拿来结算官员俸禄。于是,手捧着废纸的官员开始考虑要不要贪污一点补贴家用。而口口声声标榜“宝钞好”的朝廷在征收赋税时,既然也不太情愿要“宝钞”而是主要征收粮食。

到了明成祖朱棣时代,壮志雄心的他誓要把父亲朱元璋发行的“宝钞”推行到底,而另一方面,他打算花费巨额的真金白银为自己塑造形象工程:明故宫、大运河、明长城……可百姓不买账的“宝钞”,日益增长的经济总量,愈渐匮乏的金属货币,摆在朱棣面前的难题,除了缺钱,还是缺钱!

大明“钱荒”之二:郑和下西洋是打着宣扬国威的旗号去寻找金银

野心勃勃且脑袋瓜儿足够好使的朱棣迫切需要找到一条发财致富的捷径。自古掠夺就是快速积累财富的有效手段。如果能找到贵金属的产地,武力掠夺或和平贸易,殾将解决国内差钱的窘境。

可是,“钱”从哪来?北方游牧民族养活自己都困难,时不时还来中原打点秋风,估计没“钱”;蒙古高原也没听说有什么贵金属矿产;那么,海上有机会吗?

从宋代起,苦于“钱荒”的帝王们就对西洋充满着好奇:那些“洋人”手中怎么能有那么多金银?带着金银来中国的阿拉伯商人告诉他们,这些黄金产自非洲。

好了,目的地确定了,接下来就是怎么做的事了。

泱泱大国的皇帝,别指望他打着“我们大明国缺钱了,要下西洋找钱花”的旗号,那是绝不可能的。尤其是在明朝这么一个道德至上、重文轻商、标榜着视钱财如粪土的时代,虽然杀了天下第一大儒的朱棣名声已经够糟,但如果敢明目张胆地说我派郑和去找俩儿钱花,简直不敢想象会得到后世儒生如何咒骂。

但是,一个通过篡位登基的皇帝最不缺的就是智慧。既然儒臣们喜欢宣扬道德,那就昭告天下派郑和出海是为了扬我国威,“恐四夷未知,故遣史以报诸国”。这个理由简直太有大明特色主旋律了,让一心劝谏的儒臣们顿时没了声音。

爱国情绪高涨、脑子跟着发热的儒臣们也没考虑,如果真为了扬我国威,第一次下西洋就已经达到,有必要再浪费财力数次下西洋吗?

大明“钱荒”之二:郑和下西洋是打着宣扬国威的旗号去寻找金银

有人会说,是为了让更多的国家知道,既然如此,也没必要带上27800名士兵和近百艘船只过去吧?要知道,据史料记载,郑和船队中最大的62艘“宝船”,都是长44丈、宽18丈,可以说接近现代的轻型航母和重型航母。只为了“万国来朝”,得那么一点“朝贡”,这花费也太“得不偿失”了。

这种赔本赚吆喝的事,以朱棣的智力应该干不出来。不过,这些都是史学界热衷于争论的事情。不论朱棣目的是什么,这场掺杂着经济探险的军事化行动,拉开了全球“大航海时代”的序幕是不争的事实。

1405年,郑和率领约27800多名船员和近百艘船只,展开了一场面向大海的壮阔航程。与此同时,正在经历着金荒和银荒的欧洲,也将目光投向了大海。

87年后的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带着从死囚选出来的约80名水手,乘坐3艘帆船从西班牙出发,找到了新大陆;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带着约160名船员,乘4艘船抵达印度。1519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带着260多船员,乘5艘船,开始了环球航行。

历史在这里跟中国人开了个小小玩笑。最早出发、目的明确、兵强马壮的郑和一路向西来到非洲,到达东非海岸。可当时全世界黄金产量的80%都来自西非内陆。而因十字军东征的失败以及君士坦丁堡的陷落,阿拉伯人牢牢扼守着地中海,向往东方财富的哥伦布被迫向西航行,绕道前往东方,却意外发现了美洲,并找到大量的金银。

而资助哥伦布的西班牙,也靠着美洲的金银,成了欧洲第一富国。他们用金银打造了史上著名的“无敌舰队”,开始了穷兵黩武的殖民称霸时代。

榜样的力量,让身处黑暗时期的欧洲各国纷纷效仿,把对外征服、开拓殖民地当成国家最高事业。政·府角色也转变为服务本国在海外的征服与开发金银,并向国内提供货币。政·府的经济功能大幅提高,国家形态从古代变成近代。

大明“钱荒”之二:郑和下西洋是打着宣扬国威的旗号去寻找金银

而郑和寻金失败,大明朝廷彻底失去了改变自己功能的机会。缺钱的明朝官府只能在国内搜敛,手段无非是以各种名目收税,并严控对外贸易以免金银流失国外,这样必然压制国内的经济发展。从此,中国与世界历史“向海而兴”的发展进程背道而驰。

没有找到金银的郑和与找到金银的哥伦布,两个毫无关联的人物,对未来东西方社会的整体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历史也是在这一刻开始转向。15世纪前一直扮演着次要角色的欧洲,开始郑重地站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初显狰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