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矩!守度!守則!守心!


守矩!守度!守則!守心!

《禮記·儒行》有言:“見利不虧其義,見死不更其守”

有些東西,是務必要死守的,守得住原則,才能把得住底線。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在漫長的人生路上,並非每條路都是正路,都值得我們費時費力去探索。

人只活一次,生命彌足珍貴。做人守好這4個點,一生心安!【微信公號:國學生活圈】


與家人:守矩

法家韓非子曾言:“欲成方面圓而隨其規矩,則萬事之功形矣,而萬物莫不有規矩”

就是說,想要做成事情,必須要有規矩做保障才可以成功,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定要教育孩子守規矩,守規矩的孩子將來才有出息。

生活中,有些父母為了孩子不輸在學習上,光讓孩子學習知識、技能,卻沒有教育孩子守規矩,導致孩子從小欠缺規矩意識。

更有些父母過度縱容孩子,什麼事兒都依著孩子,容忍孩子不遵守規矩。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個孩子要真正成才,必須從小就要養成守規矩的好習慣。

因為這個社會是講規矩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生活的界限,如果你遵守規矩,就是保護了他人的界限。

對孩子來說,規矩意味著安全,而不是束縛。

真正有智慧的父母,會以自身為榜樣,教育孩子守規矩,讓孩子早早適應社會法則。

守矩!守度!守則!守心!

▲圖為曾國藩後代合影照

晚清名臣曾國藩,家教一直很嚴格,從來不嬌慣子孫。

他曾說:“子弟之賢否,六分本於天性,四分由於家教”

為此,他給子女制定了三個方面的規矩,第一,每天必須早起,不睡懶覺;第二,讓孩子幫父母做家務;第三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

曾國藩的後代沒有不優秀的,很多都是知名的專家、教授,品行都很優良。

古人云:“人不以規矩則廢,家不以規矩則殆”。

講規矩,既是立身興家的需要,也是成功的保證。

守規矩的人,規矩總是會給他規劃成功的道路。

成功的道路就像一條鐵軌,只有嚴格按照軌道行走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記住,一個守規矩的人沒有理由不優秀。

守矩!守度!守則!守心!


對朋友:守度

一棵樹,難以成為樹林,一個人,難以辦成大事。

人都需要朋友,但交友須守度,關係太近太遠都不行。太遠會淡漠,太近會衝突。

守住人與人相處的邊界,需要我們保持合適的距離。

尤金曾說過:“真正的友誼,是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的。有距離,才會有尊嚴;有尊重,友誼才會天長地久”。

古人也說過:“君子之交淡如水”。因為淡所以才能不膩,才能持久。

真正的朋友,相互尊重,卻不相互吹捧;往來頻繁,但不過分親呢;往來不多,也心心相印。

所以,朋友關係越硬,越要保持一定距離,話要三思而後說,做到不失“度”。

相處,聚離有度。在與朋友交往中,若是顯得過分甜蜜,就會出問題。

比如,覺得反正關係好,對方不會往心裡去,就在朋友面前說話口無遮攔,隨便插足朋友的私事,這些都是失禮的行為。

朋友相處,要常相往來,也要保持距離,一張一弛為之道也。

周國平曾說:“再好的朋友也應該有距離,太熱鬧的友誼往往是空洞無物的”。

朋友關係越鐵,相處越要有度。

最好是守住一條邊界,不過分的去幹涉朋友的事情,否則只會給彼此的友情畫蛇添足。


在世間:守則

還記得去年發生的一則新聞嗎?

寧波動物園老虎傷人事件!起因是男子逃票翻牆進入老虎散放區。

咬人老虎被擊斃後,網友紛紛為老虎鳴不平。

守矩!守度!守則!守心!

老虎並不可怕,只是被人觀賞的困獸而已。

而真正危害公共安全的,則是身邊不遵守規則、肆意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

規則是用來保護人的,是吃過苦頭的人經過總結定下的一系列注意事項。

生活中一些人以打破規則為榮,甚至將超越規則視為“成就”,可是,結果呢?終將受到規則的教訓。

《論語》中記載,樊遲問怎樣才是仁。

孔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就是說,平常在家規規矩矩,辦事嚴肅認真,待人忠心誠意。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棄。

可見,古人早就對規則有了很深的見識,是仁的重要品德的體現。

規則是善意的,它告訴我們,什麼事情可做,什麼事情不可做。

一位父親帶著年幼的孩子去釣魚。河邊的告示牌上寫著:“釣魚時間從上午9點至下午4點”。

父子倆上午釣了很長時間,終於釣起來一條大魚。父子倆很高興。

突然,他看了一眼手錶,嚴肅地對孩子說:“現在已經是4點20分了,按規定我們只能釣到4點,因此我們必須把這條魚放回河裡去。

雖然孩子很不情願,但父親最終毅然把魚放了回去。

敬畏規則是一種態度,它使我們的生活和諧有序,使我們的世界和平美好。

這位父親是個真正的聰明人,因為他教會了孩子規則,其價值遠遠高於那條魚。

有了這次教訓,這個孩子對規則才會心存敬畏,相反,他可能對任何規則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無視甚至踐踏。

沒有無例外的規則,每條規則制定的出發點都是好的。

但最終規則是要靠人去實行,人人不守規則,社會就會亂成一團,倘若人人遵守,那麼這個社會就會很和諧。

守矩!守度!守則!守心!


於自己:守心

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寫道:“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

作者認為,群居就像“酣眠”,獨處就似“小睡”,都有各自的好處!

其實,人生很多時間裡,我們是獨守的,所以我們要學會和內心相處。

曾國藩開出了獨處的秘方就是“守心”,何為守心?

就是扼制住心靈深處的私心雜念,即儒家所倡導的修行最高標準——“慎獨”!

曾國藩去世前留下三條遺訓,首條便是

“群居守口,獨居守心”,他還解釋說: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而養心的關鍵是做足“慎獨”功夫。

一個人若能做到“獨居守心”,就會無愧於心,不怕天地鬼神的質問,內心會獲得快樂,滿足。

因而,人這一生,要懂得“獨處守心”,這是修養之要,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懂得“獨處守心”。

一個人的內心能否堅守,往往決定了一個人所能達到的高度。

鬱鬱寡歡的人,無法享受當下美好;被利益驅使的人,看不到自己的本心。

於己,守住內心,便能自在清明

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世間變幻無窮,唯一不變的是人內心的堅守。

守矩,才能優秀;守度,才能情深;守則,才能安全;守心,才能清明。

用積極的心態守住這四點,福氣不請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