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很多人临帖时字写得蛮好的,到了创作就什么也写不出来呢?

刘智华


非常有幸回答为什么临帖写的蛮好,到创作却什么也写不出来了?

首先第一点是临帖的过程基本完成,下了很多苦功夫,这还不够,因为临是帖子临,临的非常好了,就要更进一步,储备字型结构,加深印象,这时就要意临或者背帖,不看原帖临一段文章,或者把自己喜欢的帖子背下来,开始背临原帖,背临写的蛮好了,各种字的笔画,结构,字在作品中的不同表现,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内外结构,长短胖瘦都熟了,脑海中有储备了,是自己东西了,拿笔就能表达了,才能信手拈来,这样才是创作时胸有成竹。

第二,一个好的书法家书法写的成熟了,文化储奋也得加强丰富,比如古诗词,古文,儒家学说,孔孟之道,老子《道德经》,都是创作书法作品很好素材。《大学》,《中庸》,《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等古文章都是我们储备书法字量的好方法。

第三,前边的学习和临帖还有意临,背临都驾轻就熟了,创作书法作品才会信手拈来,胸有成竹,书法学习是个过程急不得,一关一关,一步一步走过才能完全掌握,每天坚持,写好一个字也是收获,摩厉以需,才能写出好的书法作品,个人见解,多指正。





欧楷爱好者武金


临帖与创作是书法学习的两个环节。打个比方,我们每个人都会哼几首歌,即便五音不全的人,“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也是会唱的,可是要创作一首歌,却少有人会。

学唱人家的歌要简单很多,跟着旋律哼,听多了、唱多了也就会的。但要自己创作一首歌,却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巧。

书法也是如此。临帖好比是学唱别人的歌,而创作则好比是自己写一首新歌,难度可想而知。

会临帖却不会创作,说到底是知识没有融会贯通,不会举一反三,不能灵活运用。

这就好比很多学生上课很认真,老师讲的都听懂了,课后作业也会做,但一到考试就不会。这类学生就是学的死,没有开窍,没有真正弄懂知识点。

要想提高创作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缩时背临

背临大家都知道,但什么叫“缩时背临”?即每次有意识地缩短一件碑帖的背临时间。

比如某件碑帖,平时背临一遍需要20分钟,通过一段时间练习,将其缩至18分钟,再到15分钟,如此这般,加快背临速度,将其书法风格自觉时转化为书写习惯。

书写习惯一旦养成,创作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表最强出来。

2、贪吃蛇游戏

“贪吃蛇”是一种很简单的游戏,随着蛇的长度越来越长,难度也越来越大,考的是心、眼、手的配合。

书法练习中的“贪吃蛇”,是指逐渐增加字数的集字。集字既可以说是一种训练方法,又可说是一种小游戏,它可增加学习书法的乐趣,打破临帖的枯燥。

集字可以从两三个字开始,逐渐增加,直至一行、一段、一篇,这就类似“贪吃蛇”。随着字数的增加,难度当然也就越大。

贪吃蛇游戏,是从临帖向创作过渡的常用也是很有效的方法之一。

以上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我临苏东坡的《李太白仙诗卷》和《渡海帖》时,为了避免创作时写不出来,作了反复的对临和背临,另外把一本苏东坡的集联字帖也用相同方法临摹。

(苏东坡书李白太仙诗卷)

在创作时,加进了颜体行书的特征,用笔增加涩意和篆意。把苏体尽量写雄浑开阔,增加结构内部空白,保留苏体的一些特征,如横细竖粗,字形的左低右高,书法作品面貌在二家法帖之间。(下面四张图片是笔者的创作训练习作。)

多作背临和创作训练,那么实际创作时,就不存在写不出来。

启功先生谈临帖:

他说:"把字帖尽量放到离下笔处最近的位置、这样才能看清笔画轻重及位置,还便于临写的字与字帖对照。及时发现问题,初学者应强调形似再追求神似,不要以临得不似而强说自己是意临。″

(苏东坡书李太白仙诗卷)


神韵轩书法


临帖,入帖容易,出帖难,这就是创作难的症结所在。当你基本掌握所临碑帖的基本持点之后,可以试着创作,如条幅、斗方等字数不多的小幅作品,简捷的办法就是从帖中集字,先把所需的字从帖中临写出来,确定自创作品的尺幅大小和字数多少,再计算字的大小,遇到帖中没有的字,可以用偏旁部首拼凑,当所需的字集齐之后,再选择创作作品所用的纸张,最好选用不涨墨的宣纸,仿古宣经过染色处理,一般不太涨墨,便于书写,创作前可以打好字格或拆叠字格,(打字格用5mm碳素笔),要掌握落款和用印的基本要求,落款可以用行书或楷书,这样创作的准备工作就做完啦,如果创作不理想,可以重写一次,不必要求太高,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李同民


很多人苦苦临帖,可是一到创作就把临的贴都忘了,啥也不会了,这是一种学习书法过程中很正常的现象,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创作的太少了。

相对于创作,临帖可能更放松一点,临帖是照着字帖写,有一个参照物,相对来说书写者会放松很多,写起来也比较轻松,写完也很有成就感,书写的结果一般都能很好的激励下一次书写,能够给书写者很好的反馈。

而创作则比较难一点,它既需要动手,还需要动脑,创作之前要找内容、查字典、设计书写的章法等等,书写的结果很多时候令书写者不满意,还要不断的修改,一幅新的创作内容往往会耗费作者一天的时间,有时候还不一定能得到好的结果。

创作写不好也是正常的情况啦,所以,创作和临帖一样,同样需要大量的训练,只有不断的训练,才能掌握创作的要领,不断的提升创作的水平,到最后才能自由的进行创作。

1:多做背临训练

背临就是脱离字帖去背帖,分为单字的背临、单行的背临、单页的背临和整篇内容的背临。

背临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比如进行单字的背临,就是写完这个字以后,合上字帖,把这个字默写下来。

背临的关键部分其实是修改,就是你背临完以后,写的到底对不对,哪里出问题了,要和原帖对照一下,把出错的地方改正过来,然后比着字帖写一遍,写完以后再背临一遍,这样反复进行两三次。经过这样一个训练以后,你对于这个字的理解就会加深很多,也能提高书写者对于字帖结构的理解和记忆,下次创作的时候遇到这个字,一般就可以写个八九不离十。临和临帖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背临可以促进对临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对临也是背临的基础。对临和背临相互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背临也是从临帖到创作过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很多学习书法的朋友没有经过背临训练,直接就去创作,这样是不合理的,需要背临来过度一下。

因为我们现在缺少给人的书写环境,平时用毛笔的时间太少,需要用这种方法来弥补书写的不足。

2、多做集字创作训练

所谓集字创作训练,就是把字帖里的字集合起来,形成一篇创作内容。

比如你要用颜体创作李白的古诗《望庐山瀑布》,就先要从颜真卿的《颜勤礼碑》里面把这首诗的每一个字都找出来,《颜勤礼碑》里面没有的字,则用里面的笔画把这个字拼凑出来。

然后把这些字集合在一块,写成一幅楷书作品:《望庐山瀑布》,这样每一个字都来自于字帖,每一个字都有出处,作品的风格取向也很明显。

不但进行了创作的章法训练,也是一种变相的临帖训练,对于更好的掌握书写的技法和更好的记忆字帖有很好的训练作用。所以,集字训练对于正式的创作的帮助是非常大大,一个字帖,你用一年的时间去进行100首古诗的集字创作训练,我敢保证以后你遇到任何古诗都能信手拈来,完全不费吹灰之力,也根本不用查字典,100首古诗的创作真的能让你把这本字帖了解的透透的。

这在现在的训练科学上也是有验证的,平时的临帖就相当于基础训练,集字创作的训练是有针对性的训练,是针对你个人情况的训练,所以训练的效果才最好。

这一点其实在体育界得到了很好的运用,比如足球运动员的训练,就是把整个足球比赛所需要的动作、技能进行分解训练,然后根据个人的情况,对于掌握的不好的技能,有针对性的加强训练。这是一种很科学的方法。

3、多做模仿性的创作训练

一般写一个字,写10遍8遍未必能够记得住,但是用这个字进行一次集字创作的训练,你就能牢牢的记住这个字,很难忘记,比单独的临帖的效率要高的多的多。


兵十一狼


临帖好,说明基本功可以了,但作品,就像练搏击的,基本的打法学会了,那就是上台挨打了,只有挨打多了,你也知道怎么打人了。





窦国书法


书法的学习分为临帖和创作这两块,临帖和创作也有一个先后顺序,具备了精湛的临帖基础后才有可能创作出好的书法作品。不过具备不错的临帖基础也不等于就会创作,这中间需要一个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也有它自身的一些要求,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临创期

创作和临摹一样需要一些理论的支撑,讲究方法,并不是说创作就可以创作,那些书法大家之所以可以创作出不错的作品,是因为私底下的刻苦训练。临创期就是在临摹不错的情况初步进行创作尝试的时期,这一时期主要以集字创作为主,就是有字帖里面的字来进行组合创作。这个过程不到位的话,就没办法进行下一个阶段的练习。

作品调整期

通过集字创作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字与字之间不和谐,导致通篇作品不协调。这是由于章法布局与气息不畅造成的,一般来说解决的方法就是借用字帖里的章法布局,进行自己创作的调整。而这个时期往往会被人忽视,导致认为集字便是会创作了,就会产生创作不过如此的错误判断,而这样意识就会一直停留在临摹阶段,导致无法脱帖进行自我创作的表达。

脱帖期

在进行了大量了前面两个时期的练习后,就会达到熟练的程度,这时的创作完全是自我的表达,且更具性情。这个时期创作的特点是胸有成竹,下笔有神,书法的变化瞬间之内就可以表达出来,这是对各个功夫的综合考验。

因此临帖厉害不一定就是懂得创作,而创作必须是具有高超的临帖基础,大量的临创转换的训练,以及对书法各个对比变化高超的统一方法,是比较高的考验。


素清云


很简单的问题让许多人说复杂了,临帖到创作必须过三关,点划关,结构关,力度关,否则,出不了门。

好多写的不错了,前二关没问题,虽然字是很象了,但力度关不过,还是在描字的状态。

要过力度关,首当多悟帖,这力是咋发的,把原由找到了,也就明白了书法的秘决,否则,永远入不了书法之门,何谈创作,所谓的创作,江湖体罢了。

临帖与创作,没有必然的割裂,不是什么泾渭分明.田蕴章老师有句名言,你死盯字帖,把字写透了,自己的风格自出,这个透字,精到。




地当纸


回答了。

凡学书法者,多从临帖开始,也叫师法古人!一个好的字帖能传千古是书者一辈子的沉積所成,就说一本集字聖教序吧,怀仁大师关集字就用了二十多年,更别说创作了!

学习书法之临帖还讲个入帖、背临、出帖。是个漫长和艰苦的过程,对着临是人家(原作者)的东西,你只是顺手拿来。关是字与字之间的关系你在创作中沒个几十年的運用写不出来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凡吾等习书者,应将其作为登山上阶一步一步总会有登顶之日,万不可求一时之成。那是不可能的!

谢谢!


大覺938


那是因为你光会临帖,不会背贴。学习书法首先是摩贴,其次是临帖,然后是背贴。只会临帖是不行的。你得会背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