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四對黑天鵝夫婦中就有一對同性伴侶,怎麼回事?

每四對黑天鵝夫婦中就有一對同性伴侶,怎麼回事?

每四對黑天鵝夫婦中就有一對同性伴侶,怎麼回事?

動物會與同性個體發生性行為——從靈長類動物到海星,從蝙蝠到“豆娘”(類似蜻蜓),從蛇到線蟲、蠕蟲等1500多種動物中,都已經被觀察到存在這樣的現象。

最近的幾十年中,科學家們提出了許多假設,並進行了檢驗,以瞭解動物為什麼會從事這些不直接導致繁殖的性行為。《自然生態與進化》發表的一篇文章,就反思了生物學家提出的解釋動物同性性行為的猜想,以及它們背後廣泛但未受質疑的假設。

01 進化悖論

動物同性性行為被描述為“進化悖論”,因為它在沒有明顯促進動物生存或繁殖成功的情況下持續存在(生物學家稱之為“適應性”)。生物學家判斷,同性性行為的成本如此之高,那麼,它要麼會給動物帶來巨大的收益,要麼會讓它們避免被自然選擇淘汰。

大多數研究動物同性性行為的科學家,傾向於只關注該種行為在單一觀測物種中的存在。這也導致人們無法判斷同性性行為是否在每個動物物種中,都是獨立進化的。

每四对黑天鹅夫妇中就有一对同性伴侣,怎么回事?

雄性海象除了在繁殖期內與異性發生性行為,其他時間大多都與“同志”在一起

在過去的假設中,動物同性性行為首先被認為代價高昂。因為參與同性性行為會浪費個體的時間、精力和資源,而沒有在適應性方面獲得明顯收穫。動物同性性行為的昂貴性,通常會通過與異性性行為的益處相比而得出。儘管動物異性性行為無疑可以通過產生後代而帶來更高的適應性,但這些比較是建立在假定異性性行為高效的前提下。

但是,動物通常會交配多次以產生僅有的幾個後代,並且出於各種原因,異性性行為經常不會導致繁殖。換句話說,異性性行為的成本也很高,而與同性個體交配是否比其他可能不會導致生殖的異性性行為成本更高,則尚不明確。

每四对黑天鹅夫妇中就有一对同性伴侣,怎么回事?

寬吻海豚中,約有50%的雄海豚與其他雄性發生關係,這種活動有助於加強小團體之間的團結

其次,對於與同性性行為一樣廣泛分佈於其他物種的其他性狀,生物學家經常會考慮該性狀在該物種的共同祖先中僅進化過一次或幾次(而不是許多次獨立進化)的可能性。但是,到目前為止,生物學家尚未為動物同性性行為考慮過這種進化方案。

最後,以前關於動物同性性行為的研究所依據的兩個假設,都被主流的性別觀強化——也許可以解釋這些假設的來源,以及為何它們很少受到質疑。

02 重新量化

最新的研究,主張對過去的觀點進行微妙轉變,也為理解包括動物同性性行為在內的、多樣而無休止的動物性生活世界,提供了新的方式。研究者不再將動物同性性行為視為異常或與異性性行為互斥,而是承認動物個體之間的一系列性行為,很“自然地”包括異性性行為和同性性行為的多種組合。

每四对黑天鹅夫妇中就有一对同性伴侣,怎么回事?

他們追問,如果自動物開始進行任何形式的性行為以來,同性性行為一直存在,該怎麼辦?

可能的模式是,先祖動物物種在交配方面是無區別交配的,即它們與所有性別的個體交配。這僅僅是因為它們不太可能依賴其他特徵來識別兼容的配偶——例如尺寸、形狀、顏色或氣味上的差異,那些性狀都是伴隨性行為的發生而進化的。

確實,對先祖動物物種來說,無區別交配比高成本交配更為有益。對伴侶的識別,可能需要生理上和認知上花費更多成本來適應,而過度選擇伴侶,會導致個體錯過進行繁殖的交配機會,這是很高的適應性成本。

每四对黑天鹅夫妇中就有一对同性伴侣,怎么回事?

因此,如今動物性行為的多樣性可能源於進化背景,即所有性別的個體之間不加選擇地進行交配。在動物生命樹的某些分支中,同性性行為實際上成本非常高昂,物種可能會針對這種行為進行選擇。

但是,在其他同性性行為成本不高的分類單元中,它可能會持續存在,甚至轉而服務於其他有益的功能。目前,科學家們缺乏關於同性性行為在物種間普遍性的全面知識。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些行為在歷史上一直被視為不相稱或無關緊要,並且只是偶然地被記錄下來。

每四对黑天鹅夫妇中就有一对同性伴侣,怎么回事?

研究預測,跨動物類別的同性性行為的系統化記錄,以及同性性行為和異性性行為的成本和收益的量化,將表明其比當前廣泛假設的情況更為普遍,且成本更低。

03 文化影響

在提出關於動物中同性性行為的祖先起源假設時,新的研究沒有提出任何有關概念化人類性行為的建議。對人進行規範化的辯論,絕不是科學應該出現的地方。實際上,研究認為人類文化對生物學機制的影響,可能比反過來要大得多。

研究者表示,希望新的假設能夠擴大對於自然世界多樣性的理解,並鼓勵科學家考慮,當擺脫歷史上一直限制科學創造力的文化規範和假設時,進化生物學會有什麼新的發現。

每四对黑天鹅夫妇中就有一对同性伴侣,怎么回事?

科學家可以從其他學科中,學會考慮社會和文化在所有形式的研究中不可避免的作用,從而使科學研究更加“科學”。

人類提出的問題,影響了他們對世界的理解;同時,這些問題也反作用於他們的心靈。“我們”是誰,影響著“我們”作出的假設與猜想。因此,科學家應該考慮自身提出問題、設計實驗和解釋結果過程中的關鍵視角、偏見和假設。

破除文化規範的束縛,對改善科學實踐和知識建設至關重要。新的聲音,將在未來給科學帶來更為多元化的視野。

【聲明】生命科學與基因技術正在高速發展,針對同一研究課題,不同團隊的研究結果存在差異甚至相悖的可能。另受本人知識結構及參閱資料準確性的侷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歡迎讀者隨時糾錯並參與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