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淚》:與美國精神無關


《太陽淚》:與美國精神無關


導演: 安東尼·福奎阿


編劇: Alex Lasker / Patrick Cirillo


主演: 布魯斯·威利斯 / 莫妮卡·貝魯奇 / 科爾·豪瑟 / 約翰尼·梅辛納


類型: 劇情 / 動作 / 驚悚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3-03-07


片長: 121分鐘 / 142分鐘(導演剪輯版)


又名: 獵日風暴 / 戰鷹一號 / 英雄淚 / 太陽之淚


IMDb鏈接: tt0314353


關於美氏人道主義精神的影片我們看得已經太多了,所以對此片中過多的那種人性渲染已經見怪不怪了,唯一可以說的是,美國人的人道精神比中國式的人道精神顯得更加可信,這也是我一直以來觀影的經驗。那些細節總是似曾相識,但每一次還是能給觀眾點熱血沸騰的東西,這不能不說美國人玩起這個來的確厲害。

其實,這種東西是相輔相成的,影片的故事擺在那裡,幾個美國大兵也不用特意地唱高調,煽情的點自然而然就會流露出來的。這讓我想起幾年前曾接觸過的一部影片,就是軻受良的最後遺作《生死速遞》。講得是送骨髓的事情,片中用七十分鐘鋪墊煽情,用二十分鐘送骨髓,這是一個多麼嚴重的劇本錯誤啊。如果用二十分鐘做鋪墊,用七十分鐘送骨髓的話,即便不特意煽情,那份情也會自然而然地影響到觀眾的。所以,不用說人家美國人煽情,人家的煽情是與劇情細節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為煽情而特寫一場戲,這也就中國編劇中國導演總是這麼幹,很不成熟的表現。

說了這麼多,回到《太陽淚》。不可否認,俺是衝著世界最性感女人莫尼卡貝魯奇去的,當然這部片中的劇情不允許她有展示肉體的機會,雖然有些失望,但也感謝導演沒有因為這個性感女神而破壞了影片整體的緊張感。

緊張是最自然的煽情手段之一,大凡是緊張的影片,主人公一個表情一句臺詞都能起到煽情的效果,美國的災難片對此有充分的演繹。到了此片中,一幫美國大兵要護送一群難民逃離,後面的追兵越來越近,這種緊張感是顯而易見的。

造成緊張最好手段是讓觀眾知道這緊張從何而來。希區柯克將炸彈放在正在吃早餐的男女主人公餐桌下面,觀眾看得見,劇中人不知道,於是這種懸念就造成了緊張。即危險隨時可能發生。

放到本劇中,危險得到了充分地體顯,叛軍的殘忍是無以倫比的,導演在這方面下足了功夫。片頭是軍變,先給大家一個血的印象。

然後是那個醫院,看著那些傷員,所有人都知道殘酷了。

第三個是教堂的殺戮,對牧師一刀揮了下去,本以為就此省過了,結果一個主觀的俯拍的鏡頭將這場殘殺的靜態展現在觀眾的面前,死屍遍地,村莊毀於一旦。

第四個則是那個途遇的小村莊,一幫叛軍大肆地實施著自己的暴行,看在幾個美國大兵的眼中,也看在了觀眾的眼中。尤其割去一位母親的雙乳,這種暴行達到了極致。

這時候,我們可以領悟到導演的手段。

這四場戲可以說是慢慢升級的,一步一步,十分地紮實,不斷地刺激著觀眾的神經還有同情心,最後達到了高潮。正因如此,觀眾對叛軍如果追上逃亡者將意味著什麼心中自然十分地清楚,於是這種猜想或斷定造就了觀影者的緊張感。前面說了,緊張感一出來,煽情的事是很容易完成的,美國氏的人道主義也就體顯出來了。

不過同時也提到一個問題就是這些美國大兵的選擇,莫尼卡的善良是作為一名醫生的天性,並沒有太大的說服力,布魯斯的善良是一時的,處於一種掙扎狀態,所以當他要拋棄這群難民的時候是極為正常的反應。

但隨著導演對叛軍暴行的升級演繹,這些美國大兵的善良開始迸發,甚至都願以死拼取這些難民的活命。

所以說,本片中最大的亮點就是那些對暴行的升級演繹,不但令觀眾十分地入境而且也為美國大兵們演繹他們的人道主義精神提供了理論上的基礎,畢竟這種血腥的刺激對任何一個善良的人都會起到生理以及心理上的反應的。

最後說一句,種族之間的仇殺的確令人慘不忍睹,生在非洲勿寧不生的好,個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