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刚宿营,外面来3人,被开国中将识破,活捉桂军侦察员

1934年10月7日的第一次甘溪战斗,红6军团遭遇桂军袭击,第51团营长周仁杰等迅速反应,果断迎敌,才得以阻击敌人、成功转移。

红军刚宿营,外面来3人,被开国中将识破,活捉桂军侦察员

(一)红6军团进入贵州,敌我同时盯上一个地方:甘溪

1934年9月,红6军团在军团长萧克的指挥下,转入贵州境内。北伐名将、第7军军长廖磊率第19、24师的六个团也跟踪进入贵州。

在出发前,广西军阀白崇禧曾嘱咐廖磊,把红军赶出广西即可停止追击,但廖磊是个好大喜功之人。他害怕红军在贵州立足后,影响桂军勒索过往鸦片商人过路费的收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打算配合黔军将红军彻底消灭。

此时的贵州尚处于军阀割据状态,除了暂时控制着全省大部分地区的第25军长王家烈外,尚有蒋在珍、犹国才、侯之担这三支小军阀。王家烈总兵力有15个团,不过为了防备其他军阀和贺龙的红3军,只能出动8个团。

王家烈料定,红6军团北上途中一定会经过石阡县甘溪镇,便命各团向此集中,打算在桂军的配合下,将红军歼灭于乌江右岸的狭小地区。

红军刚宿营,外面来3人,被开国中将识破,活捉桂军侦察员

红六军团

乌江水流湍急,各渡口防守严密,当时的红6军团奉命暂时留在乌江以东,萧克等率部沿乌江右岸向东北推进,目标正是甘溪镇。在得到关于甘溪周边没有敌情的电报后,红6军团的戒备有所松懈。萧克等还特地询问了路上抓获的当地邮差,也得到周边没有蒋军正规军的回复。但事后才知道,那些邮差其实是黔军派出的便衣侦查员。

(二)甘溪镇外,出现了3名不明人士,后面还带一条狗,被营长活捉

1934年10月7日晨,担任军团前卫的第49、51团在军团参谋长李达的率领下,首先抵达甘溪镇。

镇上的老百姓因为对红军不了解,受黔军蛊惑都已逃走,镇上看不到一个人。红军便自己布置宿营,生火做饭。时任第51团营长周仁杰(1955年授中将军衔)指挥的营负责周围警戒任务,周仁杰亲自带侦察班和尖兵排继续向镇外搜索。

7日上午8时,周仁杰和侦查员们发现甘溪镇东北通往石阡县城的一条大道上,出现了3名身穿黄色夏季军服的不明人士,后面还带着一条狗。

周仁杰根据多年的战斗经验,判定这三人一定是蒋军。周仁杰一面命部队隐蔽,一面派出侦查班长周来仔和2名身材高大的便衣侦查员,穿着长袍,装作蒋军基层人员上前慰问。

红军刚宿营,外面来3人,被开国中将识破,活捉桂军侦察员

周仁杰,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待敌人接近,侦查员们一手持伞,一手伸出,装作要与对方握手的样子。两名桂军士兵不知是计,刚伸出手,就被红军侦查员顺势一扭擒住,随后一把明明晃晃的刀子抵在了他们的背后。

“不许叫!”侦查员对他们低声发出威严的声音。走在最后的那个桂军士兵见势不妙,带着军犬慌忙夺路而逃。

(三)敌情如此紧急,营长来不及报告,立即展开战斗队形

2名俘虏迅速被押走接受审问,他们倒也老实,承认自己正是桂军第7师的侦查员,桂军第70、71团的前卫营就跟在他们身后,其他步兵营也早就散开,正呈包围阵型向甘溪镇逼近。

敌情如此紧急,已经来不及跑去通知第51团团部,周仁杰一边派人把这两个“舌头”押往李达处,一边命部准备战斗。

周仁杰命两个步兵连沿镇外土墙展开,重机枪排布置在侧后提供火力掩护,另一个步兵连则派往后山占领制高点。没一会功夫,对面四五百米处,就出现了桂军的前卫营。他们发现了周仁杰部的阵地后,转而沿镇外一条河的河堤,向周仁杰部侧后方运动。因为距离较远,周仁杰没有下令开枪。

红军刚宿营,外面来3人,被开国中将识破,活捉桂军侦察员

甘溪死难烈士纪念碑

到7日上午11时,桂军后续部队陆续出现,并占领了周仁杰部对面的几个山头。12时,桂军以一个步兵营的兵力向红军发起试探性攻击,被红军战士们一阵火力反击击退。鉴于所处阵地不利防御,周仁杰利用敌人撤退的间歇,将大部分兵力和机枪排都转移到后山高地上。很快,桂军在军官督战下又发起第二次冲锋,但又被红军击退。

(四)成功掩护军团主力转移,重伤员跳崖壮烈牺牲

周仁杰意识到,这次作战是少有的恶仗,虽然这是第51团首次与桂军交手,但可以明显感觉到对方战斗力不一般。这些桂军士兵虽然身材矮小,但山地运动能力极强,且装备也比红军更为精良,每个连都装备有一挺轻机枪。

在紧张的战斗中,周仁杰发现已经联系不上第51团团部,第49团也是如此。原来军团参谋长李达见情况危急,已经带着两个团部突围了。留下来的六个营营长,谁也没有下令撤退,因为军团主力还在通往甘溪镇的道路上,一定要得到军团主力已经转移的命令,大家才能撤退。

红军刚宿营,外面来3人,被开国中将识破,活捉桂军侦察员

长征途中红六军团干部合影

下午,桂军又发起第三次攻击,红军战士们由于弹药与手榴弹不足,干脆拿起上了刺刀的步枪与石头,与冲上前沿阵地的桂军打起激烈的肉搏战。激战中,一群桂军趁乱摸到第51团重机枪排阵地上,为了夺回重机枪,红军战士们迎着敌人的火力冲锋,伤亡惨重。

打到下午5点多,红军与桂军仍处于对峙状态,这时军团参谋终于找到周仁杰等人,下达了撤退命令。

此战,幸亏第49团和第51团的及时参战和掩护,确保军团主力成功转移。周仁杰等带着部队趁夜撤下阵地,终于赶上了主力,而一些没来得及转移的重伤员,有的被桂军残忍杀害,有的跳崖壮烈牺牲。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