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VS老基建,什麼才是最關鍵?


新基建VS老基建,什麼才是最關鍵?

最近有三個字火到不行,全網進行科普,CCTV都為它做了報道,日常到朋友圈也被火爆刷屏,那就是“新基建”


上週的央視中文國際頻道還專門做了個專題,“官宣”了“新基建”涉及的七大領域: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5G基站建設、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和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


客官可能對“新基建”的概念一知半解,但是這其中有幾個領域,是不是很眼熟?這不就是這段時間A股市場備受資金追捧的熱點板塊嗎?關心大勢,是一個合格投資者的自我修養,那富二今天要好好地帶客官好好了解一下這個“新基建”。


新基建並無官方定義,科技是核心;與之相對應的是“老基建”,如鐵路、公路、軌道交通、房地產等都屬於老基建。而“新基建”並不是新名詞,早在201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概念被首次提出,當時主要強調的是加快發展“5G商用步伐、推動發展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


而到了2020年,諸多因素的共振下,“新基建”再次被提到新高度。在中央級重大會議上被屢次提起。這裡,富二列舉了今年以來重要會議上提到“新基建”的具體內容。


新基建VS老基建,什麼才是最關鍵?

言語之間,足以見得政策的支持力度之大。


新基建為何在當下獲得高度重視?


2020年,很重要。今年是實現小康社會、扶貧攻堅、完成十三五計劃的最後一年。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富二嚴肅臉)。短期來看,疫情對經濟造成“干擾”,拉動經濟的三大馬車中消費和出口馬力不足的情況下,依靠重啟投資來刺激經濟增長。


“蝴蝶效應”是這樣產生的,先是春節電影檔撤檔、景區關閉、餐飲行業的一系列新聞,這是對第三產業的衝擊,短時間內需求下降。而第三產業在我國GDP裡面的佔比50%左右。第二產業以製造業為主,疫情傳導而來的無法正常生產以及產品銷量不佳,使得我們回到“去庫存”階段。以生產食材為主的第一產業,在非典期間也受到了比較大的影響,此次亦然。


疫情,雖然給我們的步伐挖了個小坑,但“增長”的小目標不會就此動搖;掰掰手指頭,拉動經濟靠房子?房子是定位好了的,叫“房住不炒”,那麼房地產比較難成為主力。這時候,順週期新基建投資就“閃亮登場”。


長期來看,是大力發展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經濟增長效率的需要。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推動的大規模基建,儘管當時爭議很大,但是從歷史的長河來看,它有效地釋放了中國經濟高增長的巨大潛力。


下一個問題是,新基建,新在哪?建設啥?


傳統基建外,新基建主要圍繞著之前提到的七大領域建設。分別是5G基站、大數據中心、物聯網、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硬核”新技術,為我們步入科技未來世界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比如說5G基站建設


5G~你比4G多1G~ 2020年是5G元年,真正如美人一般走入我們的生活。想要這樣的生活,展望下來就是速度更快,短視頻、高耗流量的科技產品將在移動中實現可能。那麼,要享受5G的速度,離不開基站的建設,全年,通信行業的投資將走上快車道。


大數據中心(IDC)


大數據中心,是雲計算的基礎設施。一個IDC建設,需要電力設備、消防及監控、運維及服務器、土建與配套、製冷設備、IP設備與寬帶等一系列配套,建設大量的資金,帶動的是A股一系列對應上市公司的產能。


充電樁


新能車需要的充電樁,硬設備。按1:1的車樁比測算,潛力依舊巨大。今年A股市場的新能車板塊,可是好好跟著特斯拉的訂單超預期風光了一波。新能車被視為確定性較強的產業趨勢,是重要的配套基礎設施,充電樁是新基建重要的一環,潛力巨大。


特高壓


電網投資的重點——特高壓。根據目前國家電網2020年工作計劃,今年將核准剩餘的2直5 交共7條線路,預計帶來超千億投資、近200億主設備訂單。


此外,還有包括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的一系列建設,是拉動此輪增長的一系列核心。


經過上面的分析,這次“穩經濟”的殺手鐧“新基建”,富二覺得很穩!客官有沒有被“圈粉”呢?


嗯,說完一波經濟大操作,落到基金這個層面,風口上的新基建基金,是富二家的哪位基金經理或者基金產品的覆蓋領域?留言區可以互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