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的滴道礦街拍實錄,僅剩幾戶人家,再不拍就再也看不到了


家鄉在滴道礦,是我國最老的一批大型煤礦,輝煌的時候外地人都找人託關係上小坑口掙錢,如今棚戶區和採空區改造,礦裡大部分居民搬到區裡,只剩無力買房的人還留在礦裡生活,一路上,只看見零星的小賣店和小飯店,圖為河北靠山而建的平房區。

這些小時候看起來極其恢弘的建築,如今也不復高大,像被掏空的巨人,矗立在雪地裡,房頂已經塌陷,這兒在前年還曾經是熱鬧非凡的集市,那時候礦里人最大的娛樂就是去逛大集,一到日子,整片空地都被各式小攤佔滿,去晚了只能往外排。

河北地區的人應該對這家串店不陌生,想當年也是一桌難求,很多人特意驅車趕來吃頓大串解解饞。

圖為河北市場,曾經繁華一時,別的市場買不著的東西,在這兒興許能找到,品種豐富又價格便宜,小學時,我們一幫孩子徒步走到這兒來逛市場,時興的衣服、鞋帽、文具、書包、電子錶……啥都想買,兜裡沒錢,我們當時立下大志以後長大了開市場。

如今市場裡只有一家小賣店開著,門口大喇叭循環喊著:蘋果,甜桔的,嘎嘎甜哪……

圖為小賣店內部,我說拍幾張照片,阿姨說可勁兒拍,說不定哪天俺們也搬走了,這地方就空了……為了做僅剩的幾戶人家生意,小店裡大米豆油、衛生紙、肉、菜、蛋、酒啥都賣……

又來到守山這片民居,上六弟家老房子瞅瞅,大門都不用鎖,因為屋裡養了八條狗,專門給它們燒著爐子,家裡人都搬樓上去了,每天回來餵狗,有的是自家的,有的是別人家搬走拋棄的,也是功德一件。

大坯的倉房已經快漏了,一個大而通風的倉房是東北民居的標配,家裡雜七雜八的都堆這裡頭,搬遷時,很多人家都捨不得這個倉房,因為樓房沒處堆雜物,攢了幾十年的壓箱底的破爛兒只能揮淚變賣。

這個屋子裡專門放小狗,大悶罐、爐鉤子啥的都還坐在爐臺上,古董臉盆架專職接灰,搬走一年,蒙了厚厚一層灰。

臨走時,隔壁大哥過來打招呼:“嘎哈去啊?上俺家待會兒唄,啊,那走吧,沒事兒過來嗷,樣你嫂子整倆菜,咱整兩盅……我可不去住樓,憋地上不來氣兒……這奪好,沒事兒刨刨煤啥的,全身運動,天然健身房……”

白灰窯橋旁邊的連傑商店……我姥家就在上趟房,童年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上下四趟房瘋跑,跑著跑著,就長大了離家了,再回來,老房子好像變矮了,跟父母一樣,不抗老。

中暖的大煙囪,旁邊所有的建築物都扒了,什麼中暖商店、中暖浴池都沒了,幸虧有個它在這杵著,不然沒了標的物,哪是哪都分不清了。

從這條道再往上就是暖泉和榮豐……礦使館的指示牌立在道邊兒,如今不接待散客,只接團隊,小時候一到清明就扎小白花來這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那時候礦裡所有學校都出動,大道上的學生都排滿了,如今,礦裡都沒學校了。

也許這就是發展的代價,不破不立吧,但不知怎麼,總覺得大瓦房,大院套才是東北應有的樣子,也許,再過一段時間,在這片廢墟上又會興建起嶄新的集中供熱的東北風民居,不用燒煤扒爐灰的話,一定有很多人依然願意回到平房生活,腳踩大地,頭頂藍天,出門一片綠油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