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为何世人独称刘备为刘豫州,而非刘徐州、刘荆州和刘益州?

密探零零发


东汉时期,称呼朝廷官员正确的方式为姓氏+官职,如刘表是荆州牧、镇南将军,称呼他可为“刘荆州”或“刘镇南”。

刘备早年起兵不顺,多次为吕布、曹操所败,辗转幽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益州,尤其是徐州、荆州和益州,是刘备曾经割据的地方,刘备也曾被别人表奏或者是自称徐/荆/益州牧,但均未得到朝廷(汉献帝)的承认。

东汉朝廷真正授予刘备的官职是豫州牧,虽然刘备从来没有真正统领过豫州。“刘豫州”才是伴随刘备半生的称谓,广为天下人知。因此尊称刘备的正确方式应该是“刘豫州”。

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刘豫州”之名的由来:

平原相变“刘豫州”

公元194年,曹操东征徐州,徐州牧陶谦不敌,向盟友公孙瓒求救,公孙瓒派刘备与青州刺史田楷、北海相孔融一同增援陶谦。

与此同时,张邈、陈宫背叛曹操迎接吕布,曹操大本营失陷,退兵回兖。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并邀请刘备驻军小沛,作为徐州屏障抵抗曹操。

(小沛就是古沛县的俗称,汉高祖刘邦做亭长的泗水亭就在沛县,东汉末年时属沛国,在豫州刺史部境内,与曹操的老家谯县相距不远)

“刘豫州”变“刘徐州”

公元195年,徐州牧陶谦病故,别驾糜竺迎接刘备入主徐州,在孔融、陈登的劝说下,刘备不再矜持,领徐州,为徐州刺史。

同年,在兖州兵败的吕布穷困来投,被刘备接纳。刘备让吕布驻兵小沛,将自己的豫州刺史之位让与吕布,似曾相似的场景像极了去年那个夏天。

“刘豫州”变“刘徐州”,还多了一个“吕豫州”。

“吕豫州”败“刘徐州”

陶谦死后的徐州,像一个死了丈夫的俏寡妇,引得无数饿狼垂涎。曹操、吕布、袁术、刘备几大势力在徐州大地角逐。

公元196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表刘备为镇东将军、宜城亭侯。对徐州觊觎已久的袁术早就不满刘备的不劳而获,北上攻打徐州,刘备率众迎击,双方对峙与盱眙一带。

兵多将广的袁术却无法战胜兵少将精的刘备,袁术与刘备背后的吕布联合,吕布偷袭下邳。此时,下邳城内张飞与陶谦旧部曹豹相争,中郎将许耽叛迎吕布,徐州城头变换“吕”字旗。

后方失火的刘备终于被袁术所败,带领残兵退往海西,无奈的刘备向吕布投降,被吕布安排到了小沛,汉末的历史又上演了这似曾相识的一幕,“慷慨”的吕布将豫州刺史之位让与刘备,刘备复为豫州刺史,吕、刘之间主客倒置。

“豫州之名”终归刘备

鸠占鹊巢的吕布在徐州纵横捭阖,与袁术、曹操时合时分,落魄失意的刘备在小沛卧薪尝胆,招兵买马壮大自己。

落足小沛的刘备没多久便招募了万余人,大有起死回生之像,让春风得意的吕布感到芒刺在背。公元198年,吕布派张辽、高顺攻打刘备。羽翼未满的刘备不敌,投奔曹操。

曹操接纳了昔日的仇敌,不仅给了刘备粮草和兵马,帮助刘备稳住局面,还表奏刘备为豫州牧。至此,刘备官升一级,刺史变州牧。

“刘豫州”这个称呼近乎伴随了刘备飘零的一生,从擦肩而过的徐州到来去匆匆的河北,再到峰回路转的荆州,最后至苦尽甘来的益州。

至死未还的官印

值得一提的是,刘备的左将军、豫州牧、宜城亭侯都是东汉朝廷正式任命的,当然,这肯定要感谢他的死对头曹操。彼时,吕布猖獗于徐州,曹操有肘腋之患,刘备有覆巢之危,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他们俩走到了一起;又因为英雄相惜,二人成为知己好友,遂有许昌城中青梅煮酒论英雄的佳话。

刘备虽穷途末路,不得已寄人篱下以至髀肉复生,却不失英雄之志,即便是位极人臣睥睨天下的曹操也不敢小视,即便爱惜刘备之才,也生怕他如龙一般,化飞九天云际。奈何,曹刘虽为知己,却志不相同,最终分道扬镳。

建安四年(199年)刘备借阻截袁术之名逃离许昌,再次成为曹操的敌人,左将军、豫州牧、宜城亭侯的官印成为了对抗曹操的筹码,跟随他辗转诸侯之间,直至鼎足西川。


二十年后(219年),刘备在汉中战胜曹操,刘备手下群臣以马超为首,向朝廷上表,请封刘备为汉中王。随《汉中王劝进表》一起送往许昌的还有左将军、宜城亭侯的大印。唯独没有豫州牧的官印,成为汉中王的刘备依旧形式上遥领豫州牧,这其中的缘由耐人寻味。

也许刘备想到,土地才是乱世立足的根本,官印是土地所有者最有力的象征,归还什么也不能归还土地,豫州牧的官印就算自己不用,还可封赏给手下。直至孙权称帝,吴蜀新订盟约,冀并凉兖归蜀,豫徐幽青归吴,豫州牧才消失在蜀汉集团中。

在东汉末年,徐州是陶谦的,荆州是刘表的,益州是刘璋的,刘备要么是擦肩而过,要么是得而复失,要么就是得到的太晚,而豫州牧既是朝廷钦封的,又是他在任时间最长的官职,在刘备逃离许昌后到赤壁之战前,刘备长期以豫州牧的身份活动,“刘豫州”这个称呼早就和他的名字一样,如雷贯耳深入人心,所以世人不以“刘徐州”“刘荆州”“刘益州”称呼刘备。


凉粥牧


我们从刘备在徐州那段时期的经历就可以看出缘由。刘备寄身徐州,陶谦病故后,在陈登、孔融的再三劝说下,刘备遂自领徐州牧。后来,吕布被曹操打残,投奔刘备,居小沛。而后,吕布偷袭徐州,刘备战败出逃,后又向吕布求和,驻军小沛。结果吕布又攻小沛……刘备战败,投奔曹操。曹操表奏刘备为豫州牧,人称“刘豫州”。

划重点,自领徐州牧和表奏为豫州牧!也就是说你自个封的官,别人是不认的,汉室虽衰,却是正统!“左将军备”也是这个道理。当然后来,刘备被献帝认作皇叔就更有面了,就是刘皇叔了~

至于后来,到了荆州,益州,一则荆州有刘表,益州有刘璋为正统,二则有了皇叔称号,其他称号就不稀罕了,直至刘备自封“汉中王”~


TouTiaoSb


首先我们要分清楚一个情况,当时的天下还是汉室的天下,汉朝还没有灭亡呢,虽然说各地群雄崛起,各自有各自的领地,各自有各自的军队,但是只有皇帝,才有权册封各种称号。

你刘备如果说占了荆州,就称为刘荆州?占据了益州,就称刘益州?那如果被刘备统一了天下,那是不是得称为刘九洲了?这是不可能的情况,再说了,三国时期一直到曹丕称帝,东汉灭亡之前,之前,其实无论是刘备,曹操还是袁绍孙权等所有人,他们所做的一切在汉朝底下都是“违法”的。

而刘备被曹操表作为豫州牧,当时虽然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却是由汉献帝册封而来的,视为合法状态。

换另外一种比较通俗的角度来说,所有的身份,职位,头衔只有汉献帝册封才有效,才算合法,你占据了哪个地方,然后自己给自己册封一个称号,头衔职位,其实都是违法的,曹操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件事情的核心所在,所以他才拼命的把皇帝抢在身边,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使到曹操的所有的行为,包括所作出的决定,都是合法的,而如果你不服从曹操的决定跟做法,那么你就要背一个违法之名。

因为天下当时还是汉室的天下,虽然说底下群雄逐鹿,做着各自站自己的地盘争夺天下的行为,但是他们还未称帝之前,未能成为最高统治者,整个天下还都是必须服从刘氏汉朝的指令,只是说他们听还是不听,这个他们有自主的选择权,听了说明你还服从着刘氏汉朝的指挥,但是你不听从的话,你会背负着一个不好的名声,这就是当时的真实情况。

所以刘备有两个合法的名称,一个是刘豫州,一个是刘皇叔,因为这两个称呼都是当时汉献帝给他的称呼。

还有另外一个事情是,刘备并非占据了整个荆州,荆州只是被孙权跟刘备和曹操进行瓜分,刘备当时只是占据了荆州的一部分,并非全部。




神人院长黄老邪


答:刘豫州,刘备;刘荆州,刘表;刘益州,刘璋;刘幽州,刘虞。这几个都是刺史。

还有,先原谅一下,重名的不要见怪!我就是说刘备,没说别人……!!!

刘汉中!刘备,汉中王。


中行偃1


在吕布偷袭小沛后,刘备无处安身,只得投靠曹操,曹操上表汉献帝,封刘备为“豫州牧”,后来称为刘豫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