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也要“爛大街”了?未來什麼學歷含金量最高?高考生必讀

根據央視新聞消息,2月28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說:“今年我們基本做了一個測算,碩士研究生招生的規模同比去年可能會增加18.9萬,同時擴大普通高校專升本的規模,同比爭取增加32.2萬人。”

2020年考研應該是近幾年考研當中非常殘酷的一年,因為今年的考研人數高達341萬,是近十年當中考研人數最多的一次。

01 研招數量翻了90多倍

據瞭解,2018年,中國每千人註冊研究生數為1.96人,而美國,早在1970年就達到了5.5人,2010年以來一直保持9人以上的水平。在中國的就業市場,就算再擴招18.9萬,離人均研究生還是差遠了。

但是,我們的研究生擴招速度比較快。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1970年到2010年的這40年時間裡,美國的獲取博士、碩士學位人數從27.3萬增至83.6萬,3倍增長;而英國,自1994到2010年近20年時間裡,獲取碩博學位人數數增長2.8倍。

但從1981年2010年,中國授予碩博學位人數從8000多人增加到了38.4萬人,增長了48倍,同時招收數量也在增加。2019年,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達到大約91.7萬人,比起1978年翻了90多倍。今年研究生擴招18.9萬,預估增長20%。

02 考研為何會變熱

今年研究生大量擴招,大學畢業生及社會青年就有了更多的機會成為一名研究生。這些研招的好消息,使他們對於考研熱情更加濃厚,並且對於錄取也有了更多信心,希望通過考研為自己“鍍金”。

回看2019年,報考研究生人數龐大,達341萬。而大部分人考研,最主要原因是:就業難;人們心中普遍存在的“學歷情結”。

2019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834萬左右,根據有關機構預測,2020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874萬。大學畢業生數量攀升,競爭日益激烈,就業壓力倍增。考研,必然成為了提高就業競爭力的手段。

“利用考研來改變人生”,成為時下一大趨勢,似乎對於普通大學畢業生來說,考研已成為標配。在他們眼中,高學歷意味著好工作,考研能提高學歷,這樣可以使自己在就業中獲取一定優勢。

03 考上研究生,真的能“成功上岸”麼

雖然研究生擴招為更多的人創造提高學歷的機會,但擴招一定程度上也帶來人才培養質量的下滑。此前,有媒體曾報道,有高校招收的理工科專業碩士生,大學期間連實驗也沒有做過。出現這樣的現象,主要因為一些高校研究生、博士生培養關注的只是課本與基礎理論知識,忽視了實踐技能與科研能力的培養。而在當今對技術性、實用型人才高度需求的就業市場中,考研,未必能提升從業者競爭優勢。

也許在前幾年遍地都是大學生的時候,你會感覺研究生很值錢。但隨著考研人數激增,以及研究生擴招,研究生或許有可能會“爛大街”,其就業形勢,未必樂觀。

2014年,本科畢業於西北某普通高校的張某棟,在工作兩年後考取了清華碩士,本以為走上了人生坦途,沒想到卻在畢業時屢屢遭難。後來,寧波某紙媒記者採訪了他,他說:“有些招聘單位明確表示,要求本碩都是985、211,有些則會在我過了好幾關到達最終面試時才告訴我對本科學歷也有要求。”

在應聘時,有些人會遇到這種情況:開始與面試官交談甚歡,但是當提及學歷問題時,面試官一聽第一學歷是專科或非985、211的普通本科,簡單客套幾句,就下“逐客令”了。目前社會職場不容忽視的“第一學歷歧視”現象,客觀上也說明為什麼很多學生願意付出比別人兩倍甚至三倍的艱苦努力考取一流名校、獲得高含金量的第一學歷。

04 為何第一學歷被如此看重

第一學歷現在通常是指國民教育系列的普通全日制教育的最高學歷,比如通過高考上的大專,本科,也就是我們高考以後上的大學所取得的學歷。

所以,第一學歷代表的是高考時與別人的差距,它體現的是我們在學生時期的學習能力、努力狀態以及綜合素質。

從各企業的招聘JD可以總結出,國內外券商投行、頂級諮詢公司、500強企業、大型央企或事業單位等名企一般看準第一學歷。

知乎熱貼

在2019屆中國高校畢業生崗位薪酬高校排名中,清華大學畢業生以9065元的平均崗位薪酬榮登榜首;北京大學排名第二,平均崗位薪酬為9042元;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生的平均崗位薪酬為9020元,排名第三。入圍前20名的高校多為985/211高校,辦學質量好、生源素質優、學歷優,這些高校的畢業生所應聘的工作也多為薪資待遇好的崗位,因此名校畢業生的崗位薪酬更高。

研究生也要“爛大街”了?未來什麼學歷含金量最高?高考生必讀

圖片源自梧桐果

再比如,2019年,在浙江大學預計6600餘名預碩士招生人數中,名校推免生名額高達2700。在2019年武漢大學6700名的預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中,名校推免生名額達2100。

第一學歷,正成為人們被社會篩選的一個核心指標。真正能改變命運的,很大程度上是高含金量的“第一學歷”。

05 高考,改變命運

中國千萬學子,都要在人生中最公平的一次考試中,證明自己,改變人生。因為考上更好的大學,直接決定了學生們未來有更好的發展機遇、資源人脈等。

高考,是相對更公平的考試,不看家庭,不論出生,比拼的只有你的各科成績與綜合素質。高考是普通人實現階層逆襲的捷徑,因為高考將進入名校的機會公平地分配給考生們,為優秀的人才開闢人生快車道。

研究生也要“爛大街”了?未來什麼學歷含金量最高?高考生必讀

近二十年來,中國互聯網行業在我國飛速發展,從中也誕生出了一批高科技人才與優秀創業者,比如京東劉強東,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美團王興,畢業於清華大學;字節跳動張一鳴,畢業於南開大學;騰訊馬化騰,畢業於深圳大學;聯想楊元慶,畢業於上海交大;小米雷軍,畢業於武漢大學……

高考,不只是一次考試,還是一個獎勵優勝者、選拔出未來社會精英的體制,有眾多優秀學子從高考重脫穎而出,進入名校,實現人生飛躍。

06

如何提升第一學歷

提升第一學歷,就是要把握住人生的關鍵時刻——高考。

創始於1978年,多年來一直聚焦中高考的精華學校,近年來每年培養出20名左右的清華北大學子,以及眾多考入985、211名校的學生,幫助眾多學子通過高考,獲取高含金量的“第一學歷”,實現人生逆襲。

研究生也要“爛大街”了?未來什麼學歷含金量最高?高考生必讀

精華學子

樹立目標意識

精華學校校長廖中揚認為,學生們高考沒有考好的核心問題,就是因為沒有建立起高三意識:規劃意識、目標意識、拼搏意識和效率意識。

優秀的精華學子,都是從建立一個目標開始,從意識到為自己學習而開始的。每一位精華學校的學生在入學前,精華學校的校長、老師們以及教研小組會為每一個孩子單獨地溝通,一點一點地去幫助孩子們制定一個可以達成的目標,讓孩子們有明確的“目標意識”,清晰地知道要考什麼大學,學什麼專業,如何學習,如何提高。

精華學校的老師從教學、教研、精神支持和管理體系各方面、多角度關心孩子,幫助他們完善人格,提升成績,各科都取得優異的成績,遇見更好的自己。

緊跟高考趨勢 精教研 善教學

跟隨海淀教研,是精華學校一直遵守的教研原則和方向。同時,參與考試,深入研究中高考,深刻理解試題背後所蘊含的北京高考改革的方向以及主旨,改進教研,促進教學。

教研員們要將新的教研成果傳遞給精華各科老師們,讓他們將此教研成果貫徹並落到實處,幫助學生們更好地備戰高考。同時,精華學校教研團隊利用強大的後臺大數據庫,總結出的學生高頻問題及對應措施,可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提升成績。

分層教研,分層教學,保證每位學生進步

在教研中,精華的每一個教研組都會針對不同層次的班級採取對應的措施。比如,基礎班的學生和中等層次班的學生的基礎不一樣,根據後臺數據,精華的老師們會展開分層教研和分層教學,努力使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提升。

除了這些,精華學校從多方面把“致力把中高考鑽研做到極致”的教學理念做到極致,助力人生關健時刻。2019年高考,徐丁涵、王婧軒、嶽子健、程諾……等眾多精華學子考入清北,實現名校理想,完成人生飛躍。

研究生也要“爛大街”了?未來什麼學歷含金量最高?高考生必讀

清華大學畢業生 精華學子嶽漢超

在2019-2020學年上學期開學典禮上,2014屆考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優秀校友嶽漢超同學給學弟學妹們做分享。嶽同學在精華復讀一年後,取得了高考裸分705,北京市排名前十的優異成績。現在的他,不僅擁有學識和技能,掌握豐富的行業資源,還在他所處的行業中獲取不小成就。他鼓勵學弟學妹們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精華學校,只要在精華學校老師的教導下,勤奮刻苦學習,在未來一定能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