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你覺得在生孩子時應該知道,卻沒人告訴你,有哪些事?

三省格格


有哪些你認為應該知道的事,在分娩前卻從來沒有人告訴過你?

有些事情,真的是不生寶寶不知道,有些是被大家忽視,而有些是時間的推移發生了改變,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有以下幾種:

1、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有四維彩超。

我懷孕的時候,我媽媽一直強調讓我到時候做個四維彩超,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寶寶的樣子。

然而,我所在的這個小城市,只有三維彩超,還得提前很久預約。

2、進產房還可以帶手機、帶吃的、喝的。

我以為進產房就是一門心思生孩子,在外面吃飽喝足再進去。

誰知道在我之前進來的也好,之後進來的也罷,都拿著手機。有的打遊戲,有的追劇,有的寶寶一出生就趕緊拍照。只有我一個人苦兮兮的,一門心思的忍受宮縮的疼。

我當時進產房就帶了幾顆巧克力,以及醫生要求的產褥墊。早知道,我也帶一堆吃的,帶個手機進去,也能轉移下注意力。

3、分娩鎮痛儀沒什麼效果,還會突然斷電。

我當時詢問過醫生,可不可以打無痛針,醫生說他們醫院沒有這針,不過可以給我用鎮痛儀。

被貼了一些東西在身上,感覺時不時有電流經過皮膚,但肚子還是疼,沒有絲毫的作用。

這儀器線比較多,不知道啥時候,沒電流了,我也沒注意。後來有助產士無意中注意到我這裡,發現鎮痛儀不知道哪根線鬆了,可能作用在我身上幾分鐘就停止工作了。然後也沒人會修,就那樣放著。

因此,一定要選擇設施比較全,設備比較先進的醫院生產。

4、進產房不用穿內褲,但要帶上,出產房墊產婦衛生巾時需要穿上內褲。

每個地方的規定應該不太一樣,我進產房的時候,特地詢問過是否都要帶寶寶衣服,醫生說產房有消好毒的新生兒套裝,已經算在住院費裡了。

醫生又強調,不要穿內褲進去,但要帶上,進產房直接穿醫院發的病號服即可。

5、已經有規律宮縮的情況下,即使便秘也要憋著。

孕婦本就容易便秘,住院待產,打破了平時的生活作息,就更容易便秘了。

而如果已經有規律的宮縮,排便很困難,也不可強行排便,以免把寶寶生在衛生間。

6、不要著急進產房。

我以為自己一進產房很快就可以生出寶寶,於是很著急的要進。

然後,就只能躺在產床上等待宮口開,因為宮縮的疼,讓我無力再起身下床走動。

因此,如果宮口開得慢,不要著急進產房,可以在外面由家人扶著走動走動,不但能加快宮口開的速度,也能稍微緩解下疼痛。

7、生完寶寶之後,一定要及時開奶,疏通乳腺。

生完寶寶之後儘快開奶,這點大家應該都知道。

而疏通乳腺,則很多人都不會做,拼命喝下奶的湯,母乳卻依然那麼少,胸部還疼得不行。

當時我以為自己母乳不多,用不著疏通,結果幾天之後,硬得像石頭,再不疏通,估計就要發燒了,而稍後的疏通乳腺,又和生寶寶的疼有得比。

如果,寶寶一出生就疏通,不但不會那麼疼,還能促進母乳分泌,讓寶寶吃得更順暢。

8、順產完畢之後,需要在產房呆兩個小時,觀察是否有大出血之類的現象。

以為生完孩子可以馬上回到病房,誰知道還得在裡面呆兩個小時,通常這時候醫生會把寶寶放在媽媽身邊的小推車裡。

而此時心情也是比較放鬆的,看到自己的生的寶寶,怎麼看怎麼喜歡。

9、以為順產不用縫針。

以為只有剖腹產會挨刀,順產沒事。

事實卻是,順產會有側切、撕裂、手剝胎盤,縫針的疼,針直接在身體裡穿來穿去。

當然有些人比較幸運,或者孕期準備工作做得好,既沒撕裂也沒側切。

另外,還有給寶寶準備一小罐奶粉,新買的奶瓶一定要戳開瓶口,NB型號的尿不溼不用買太多之類的,也要事先了解一下。

總之,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可以事先詢問下流程,或者近期生產過的媽媽們,做好準備工作。很多大家以為產婦都知道的,事實卻是隻有生過寶寶的人才知道。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有所幫助。

文字為清心無礙原創,手打不易,抄襲必究。


清心無礙


我是二胎媽媽,生大寶之前從來不敢看生孩子的電視劇或者視頻,害怕自己會嚇哭。想著寶寶已經在肚子裡了,就一定可以從容面對,直到生產那天,真的很多經歷都是人生頭一回。

臨產前宮縮疼的受不了

順產媽媽應該都有體會,尤其是骨縫開四指之前,疼的真的受不了,當時我把待產室的床單扣破了,婆婆說不能喊,丟人。我沒喊,其實也是為了省力氣。有些產婦疼的受不了,最後選擇剖腹產。

上產床是一個人爬上去

如果你宮口沒有全開,不急著生產,醫生會讓你自己爬上產床,並且脫下衣服。我當時一天沒怎麼吃飯,怎麼爬上去的都不知道,反正很費勁。手都不知道往哪裡抓。

生產過程中助產士會幫你助產

之前只知道助產士幫助調整呼吸,但到生產時如果你宮縮不夠,還會幫你刺激宮縮,我當時是兩個助產士一邊一個按乳頭,想想真尷尬。但疼的已經顧不上了,只能配合用力和調整呼吸。

新生兒有點醜

新生兒剛出生醫生會抱給媽媽看一下,我當時看到老大,就說了句:真醜。醫生說這還是好看的,哪裡醜了。當時大寶的皮膚皺在一起,眼睛沒睜開,像個小老頭,身上的胎脂和羊水還沒有清洗,第一眼看到真的不敢相信是自己生的孩子。

順產要在產房兩個小時

產後2小時羊水栓塞和大出血的概率很高,所以需要在產房2小時才能離開。胎盤在分娩後半小時內會自動流出,沒有流出需要手取胎盤,這個過程比生孩子還疼。生二寶經歷過,疼的我眼淚刷刷掉。

總之,在分娩前孕媽提前知曉這些事情可能會加劇你對分娩的恐懼,但另一方面來說,早知道心裡有個底,可以更好應對。生產時你不是一個人,還有寶寶和你一起加油,別慌。

高級育嬰師,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一位西南大學兒童心理學專業的媽媽,專注育兒、孕期、新生兒護理知識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IF枕邊育兒


嗯!我當時就是生頭胎時,家裡婆婆也不上心,我和老公又是第一次當準爸媽,啥都沒準備,就帶了紙,和寶寶衣服包被!後來又順轉剖,寶寶奶瓶奶粉,尿不溼,溼巾,都是臨時現買的!最讓我沒有心裡準備的就是原來寶寶吃母乳時,寶寶每吃一口就疼的要死,最後硬是兩個乳頭都出血結痂了,近半個月才好!


鎖心111


1 宮口全開不代表就可以生了。

我3個半小時宮口就全開了,然而看不見寶寶的頭,我百無聊賴的等了一個小時,順便吃了個午飯,她才慢慢悠悠的入盆了……

2 導樂有用。

我請的半程導樂。是個很專業的姑娘,會指導如何用力,在我生的筋疲力盡的時候鼓勵我。老公進產房沒有什麼大用,基本就是個移動飲料架,唯一作用就是遞紅牛。我老公總共說了兩句有用的話,1.頭出來了! 2.都出來了!

3 生完孩子不能哭。

我生孩子生了有一個小時,生完感覺跟跑完馬拉松似的,眼淚控制不住的流,並不是激動或者委屈,都算不上哭,就是流眼淚。如果非要形容,大概就是馬拉松跑到一半就想放棄,但是不行,終於跑完了,感覺累死朕了。

我剛開始流眼淚,大夫就衝我吼,不準哭,情緒激動會死人的。

嚇得我立刻收回眼淚說好的。

4 寶寶生下來身上有胎毛。

我還以為我生了一隻小猴子。胳膊上那個小黑毛長的。

5 產房等待期間一定要好好吃飯,使勁多吃。

因為生孩子真的要用好大勁,我中午午飯那會陣痛就沒吃幾口,導致生到後來就沒勁了。

6 無痛有用,打了不會腰疼。

反正我生完到現在沒有腰疼。我的無痛非常的一言難盡,只有半邊不疼。我右半邊一點不痛,左半邊照樣陣痛,疼的想哭,尤其腿巨痛。麻醉科聞訊圍觀了我,表示可能是個體特異,臨走前讓我忍住並加油。我說哦。

但是無痛對於查宮口,生孩子時屁股打放鬆肌肉的針,撕裂及縫合,清宮,產後按肚子都超有用!我生孩子除了陣痛疼,其餘這些會疼的環節都不疼。

而且還可以走醫保,感覺這錢花的最值。

而且,打無痛一點不疼。打以前我已經陣痛的快死了,麻醉師讓我堅持住,說打進去那一針會很疼,讓我不要動,否則會癱瘓。然而那一針的疼痛程度,大概就是蚊子咬你一下那種,一點不疼。

7 讓自己的媽媽照顧月子,或者去月子中心。

真的,血的教訓。

8 生完孩子3到5天,會有個生理漲奶期,乳房分分鐘漲的跟石頭一樣。一定要做個通乳,把乳腺都揉通,會對日後奶量和預防乳腺炎有很大用。在醫院做!不要找那種個人的通乳師。

9 紙尿褲nb新生兒的型號,頂多買一包。

10 生完孩子3天以後會有奶的,不要著急喝下奶湯,否則漲奶期來了立刻堵奶乳腺炎。

下奶鯽魚湯排骨湯都很好,老母雞湯不能喝回奶,豬蹄湯太油喝完堵奶幾率很大。


孩在鬧我在笑


一除了內檢在產床上還有肛檢,確定胎兒頭位。二是,屎尿齊飛,我生完孩子後掛宮縮針,助產士給我帶的紙尿褲,我就說護士我可能拉屎了,助產士說沒事,你拉,結果過一會她過來給我看,說沒啦,然後按了我一下肚子,然後屎尿齊飛,我連忙給護士道歉,護士說沒事習慣了,我人生第一次啊,好丟人。


入海暖暖


順產+產後母乳17個月+產後恢復超好的椰子麻麻來回答下。

1、疼的受不了了就打無痛

什麼打了無痛產程長啦,打了無痛以後會腰痛啦,都去屎。產程完全是自己宮縮來決定的,我是兩指前宮口開的極其慢,開了一夜,但是我宮縮特別頻繁,超級無敵疼。終於熬到兩指,老孃二話不說,必須打無痛,不打就要疼屎了。結果,打完無痛我的宮口就全開了,也是沒誰了。不過也好,我整個生產過程超級順利,也不疼,縫針啥的完全沒感覺。然後關於腰痛的問題,我只想說,不打無痛,本身腰椎就不好的話也照樣疼。我沒生孩子的時候腰就不太好,生完經常鍛鍊,反而腰不疼了。



2、進入產程以後,一定要聽助產士的指揮。

她讓你什麼時候用力就什麼時候用力,什麼時候停就什麼時候停,別疼的失去了理智不聽指揮,最後倒黴的是自己和自己的孩子。我當時得到了助產士的表揚,說我是遇到的最聽指揮的產婦了,所以生的快還生的好,無側切,就輕微的撕裂,縫了一針。不知道助產士是不是跟每個產婦都這麼說,哈哈。




3、有條件能讓老公陪產的就讓老公陪!

什麼老公會有陰影,根本是扯淡!因為他可以就站在你身邊,不去看下面啊親!啥都沒看到,談什麼陰影呀。生孩子的時候,都有布蓋著,除非你探著身子非要去看,要不然啥都看不到。所以想要老公陪產的放心吧,妥妥的不會有陰影。我老公當時就是站在旁邊給我加油打氣,孩子出生的一瞬間那老爺們兒都哭了。讓老公鑑證孩子出生的瞬間、體會生產的不易,陪產,你值得擁有,哈哈。


椰子麻麻


對於生小孩子的細節,應該大部分都會有人叮囑你,

也許唯一沒告訴你的是你在產房生產時,在產房外面的丈夫一定比你還要著急。

在生大寶的時候,是頭一天中午進產房,到凌晨4點時生的寶寶,期間因為醫院制度關係,期間,我沒有見到老公。我心裡想著他肯定是在外面玩手機,玩的不亦樂乎。

在此見到老公時,看見他在醫院長凳上睡覺,當時真的心裡一委屈,覺得他一點都不關心我,十分傷心,心中有點怨念。

後來我才知道,因為我之前產檢時沒有做B族鏈球菌篩檢,醫院擔心小朋友感染,便先將小孩子送進保溫箱觀察,期間需要老公籤許多複雜的手續,來回1樓5樓跑簽字,籤協議從3點鐘到7點鐘開始沒有停過,兩腳都磨出泡了。

其實這不是我最感動的,聽護士說,在護士推門那一刻,老公的第一句話是:“大人沒事吧?”。

所以說,也許我們在產房痛的半死不活,但是其實在產房外面關心我們的人,比我們還痛還著急,但是如果沒有機緣巧合,可能我們永遠都不知道。


嬰貝坊育兒


那些生完了孩子才知道的事兒,早看到早做準備!

剛懷孩子的時候一心想順產,但是最後還是剖腹產。但是剖腹產的過程也是非常曲折,完全是猝不及防。現在就來聊聊之前沒有告訴過我的那些事兒。

1.如果生孩子之前本身有腰痛、或者腰椎間盤突出,最好在懷孕前就照好片子。

進入手術室,麻醉之前。我突然想起來之前彷彿在哪裡看過,如果孕婦有椎間盤突出,那麼就不能通過腰部做麻醉。於是我告訴了醫生,醫生趕緊向我核實情況。

其實我是因為早期腰扭過一次,所以有輕微的腰椎間盤突出,雖然不是很嚴重,但是照片子時間已經很久了。

我並沒有帶著當時的片子,而且年代久遠,身體狀況可能有變化。我也並不能說清楚具體是第幾節腰椎有問題。

因此醫生跟我說,不能再用現在最流行的腰部麻醉了。要用局部麻醉!不然怕出問題。

2.雖然較少,但是因為各種情況也許你也會遇見的局部麻醉。

主刀醫生說局部麻醉是很早之前剖腹產比較常用的一種方式。

就是在肚皮上用麻醉針,迅速的剖開取出孩子,然後再馬上全身麻醉(為了減輕痛苦)。

局部麻醉會比較疼。醫生跟我說,疼的受不了了就跟她們說,然後加大麻醉藥的計量。

實際感覺,真的很疼,我一直跟醫生說疼疼疼……

最後全身麻醉一上來,整個人都解脫了。

但是沒想到最後,不知道是不是麻藥的勁兒消失的早了。我醒早了!

醒來之後,嘴上帶著氧氣罩,整個人動彈不得。但是非常疼,疼的撕心裂肺,醫生的操作還沒結束。我想喊出聲來:“疼,給我加麻藥!”但是完全說不了話,也動彈不了。

於是我留著眼淚、在無聲中忍著疼痛結束了整個手術過程。

過後,我看一些手術的報道,知道最後的情況是,麻藥的勁兒已經過了,但是還有肌肉鬆弛劑的作用,讓手術中人的說不出話來,也動彈不得。於是在有痛感的情況下,繼續手術。


3.生完孩子之後,也許你會遇見一個小小的嬰兒潮,病房爆滿,這時候要及時想辦法趕緊住進單間。

生孩子那天,趕上了一個小小的嬰兒潮。本來只能住幾個人的病房,臨時擠進了七八個孕婦,生完孩子再回來之後,再加上嬰兒、照顧孕婦的老人們,整個病房非常擁擠,並且空氣非常不好。還有時不時來探望新生兒的親戚,甚至還有人感冒了!

當時整個病房裡,不斷聽到有醫生告知新生兒檢查狀況不好,需要住進新生兒病房,並且一住就是一個星期,家長不準探望。最後基本上百分之八十的嬰兒都被醫生告知了。

我們不斷的找護士、醫生,詢問單間的情況。一直都沒有單間空出來,最後偶爾得知醫院裡有唯一一間巨貴的單間。因為單價太貴了,沒人住,我們還是決定立馬搬過去。

最後才知道這真是正確的決定。我們孩子雖然一開始檢查指標稍微有些高,醫生也告知讓我們考慮送孩子進新生兒病房,但是很快指標就恢復正常了,不用再進去了。

當時我們就知道,這個決定真是非常正確!

那麼多人的孩子、產婦、還有雜七雜八的人擠在一間病房裡,交叉感染太嚴重了!新生兒絕對不能處於這樣的環境之中。

4.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千萬不要給孩子裹了一層又一層,千萬不要!

孩子出生的第一晚,因為是冬天,病房內開了暖氣,27度。

家裡的人多,老人們、月嫂、孩子爸爸,孩子媽媽,都在。

當時孩子穿了長袖包屁衣、尿布,裹了一個單層的包被,又裹了一個加棉的包被,手臂還被裹在裡面,睡在嬰兒床裡。

現在回想起來,我都感覺驚心,想著孩子當時的哭聲,眼淚都要掉下來。

孩子在這種狀況下一直哭,撕心裂肺的哭。

一群大人都慌了,是不是餓了,渴了,尿了,哪兒不舒服,都看不出來。奶粉餵過了,水好像也給喝了,尿布什麼都乾乾的,都沒有解決問題。

當時的月嫂還覺得孩子缺乏安全感,還從嬰兒床裡抱出來,放身邊睡覺!

天哪!當時孩子是受到了怎樣的折磨,才哭個不停。

最後我媽媽趕緊找了護士來看看怎麼回事。護士一看就是捂太多了。趕緊把孩子包被解開,空調溫度降下來。安撫了幾下,孩子馬上不哭了。

但是孩子臉上紅紅的溼疹,後來溼疹也不斷復發。

每次想起來都感覺後怕,一不小心就是捂熱綜合徵啊!

所以,孩子不斷到任何時候,千萬不要捂,不要捂!

另外在醫院的時候,遇見任何不懂得狀況,一定要馬上找護士!而不是聽月嫂的!

護士永遠比月嫂專業!




生孩子狀況千萬種,但是這幾件事,是最想告訴其他孕婦的,希望每個人都能在準備最好的情況下待產、順利地生下孩子。

希望產婦們都能少受些痛苦,孩子們都能健康成長。



您好,這是哏媽號,定期分享有趣、有料的育兒知識,歡迎您的關注、點贊、收藏、評論。

你們在生孩子過程中遇見了哪些預想不到的事兒呢?

歡迎來評論中一起討論討論吧~


哏媽號


有哪些你覺得在生孩子時應該知道,卻沒人告訴你的事?

墨媽記得自己第一次懷孕的時候聽得最多的就是在懷孕期間要多運動這樣生孩子才好生一些,等到待產的時候聽得最多的就是生孩子要補充體力,不然沒有力氣生孩子,等到生孩子的時候才發現原來還有這麼多事情在孕期就應該知道了。

第一:內檢

有的醫院是在孕晚期的時候會進行一次內檢,但大部分醫院都是等到待產的時候才會進行內檢,墨媽這裡的醫院就屬於後者了,在孕期沒有做過這項檢查,也沒有聽身邊人提起過,等到自己去醫院待產的時候才發現原來生寶寶是需要內檢的,做內檢的時候需要產婦把褲子脫掉,然後醫生用兩根手指探入產道來進行檢查,剛開始的時候會覺得有一點尷尬,有一點點痛,後面宮縮陣痛活躍期的時候這種痛就算不上什麼了。

第二:疼痛時間長

墨媽以前孕期看電視的時候覺得生孩子應該是比較容易的,墨媽以前第一胎的時候年齡比較小,身邊朋友大多都是沒有生過寶寶的,所以也沒有經驗可以取,只有聽母親說過她生我的時候特別快,白天還在幹活,下午就感覺肚子疼了,去醫院都能看見胎頭了,沒一會的功夫就生下來了,所以我就認為生孩子的時間不會太長,直到自己生孩子的時候才發現不是這樣;一般來說生第一胎的時間都會比較長,疼十幾個小時是常有的事,疼兩天兩夜的也大有人在,墨媽自己生第一胎的時候就是疼了兩天一夜才生下來,第一天陣痛的感覺就像痛經一樣,晚上開始就是加強版的痛經,這個時候還是可以勉強忍受,但是疼得沒法入睡,第二天早上開始疼痛加劇,中午人就疼的崩潰了,特別是在打了催產素之後,那種疼痛感是沒有辦法用言語表達出來的,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所以第一次生寶寶的孕媽媽們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第三:生孩子是會連屎帶尿一起拉出來的

墨媽自己在孕期的時候從來沒有聽別人說過生孩子的時候大小便會一起排洩出來,後面自己經歷了才明白這個問題太尷尬了,所以生過孩子的寶媽們才不願意提起,一般來說宮口開到8-9指的這個階段產婦就會有明顯的便意感,讓人忍不住想要用力,但在這個時候是還不可以用力,的,產婦就需要強忍住這種便意感,等到宮口開全,醫生允許用力的時候產婦就可以像解大便那樣用力了,在這個過程中是真的有可能把大便小便一起排洩出來的,因為胎兒在下降的過程中直腸受到的壓力增大,於是殘留的糞便就會隨之排洩出來。


第四:順產也要挨一刀

孕媽媽們都知道剖腹產是需要挨一刀的,但卻不知道順產有可能也會挨那麼一刀的,這一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側切,墨媽在孕期的時候大概瞭解了一些側切的知識,所以當醫生說要側切的時候自己也沒有感覺到特別奇怪,側切在第一次分娩的產婦身上比較常見,主要是因為她們的會陰條件比較差,只有通過側切來擴大產道幫助胎兒娩出,側切簡單來說就是在產婦的會陰部斜著剪開一個開口,側切是在陣痛高峰期進行的,所以也不會感覺到疼,墨媽記得自己當時正處於陣痛高峰期,疼痛難忍,就想著快點把孩子生下來,聽到醫生說要側切的時候就連忙答應了,等了一小會醫生還沒有側切就急忙問醫生什麼時候才可以側切呢,墨媽側切的時候是打了局部麻醉的,所以也沒有疼痛的感覺,縫合的時候麻醉還沒有散,所以感覺也是比較良好的。

第五:產後也會疼

產後疼痛在生二胎生三胎的媽媽身上比較常見,一般生第一胎的媽媽們是不會有這種感覺的,墨媽記得自己生第一胎的時候寶寶出來的那一刻就感覺有一種前所未有的輕鬆感,肚子也不疼了,特別的舒服,回到病房的時候隔壁床是一位生第三胎的媽媽,她就問我肚子不疼嗎,我還覺得納悶生完寶寶肚子怎麼還會痛呢,等到自己生二胎的時候才體會到那種產後疼痛,宮縮不會隨著分娩結束而立刻停止,不適感也不會馬上消失,產後疼痛是由於子宮產後收縮引起的,那種疼痛沒有生孩子時宮縮陣痛那麼強烈,就像痛經一樣,不過在分娩後4-7天的時候這種疼痛就會逐漸消失了。

以上就是墨媽個人認為在分娩時孕媽媽們應該知道的事,孕媽媽在孕期的時候控制好體重,適當的運動可以減少被側切的幾率,同樣的對順產也是有很大幫助的,生孩子是一項體力活,在陣痛不是那麼太強烈的時候就要吃好睡好,補充好體力~

我是墨媽,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現階段也是一位孕媽媽,專注於孕產育嬰等方面的解答,對孕產育嬰有著豐富的經驗,關注墨媽與您分享更多孕產育嬰小知識~(本文系原創,抄襲搬運必究,文章配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墨媽育兒經


我在孕期專門買了各種孕產育兒書來看,也經常向有經驗的親戚朋友們討教,自以為對生孩子的過程已經瞭如指掌,但真正到了自己生的時候,才知道有些細節是書上和別人都沒告訴過我的:

一、可能會大小便失禁

我知道順產宮縮很疼,知道宮口要開到10指才會生,但我不知道的是,宮縮厲害的時候,有人會憋不住粑粑。

我就是沒憋住的那一個,好在醫生很溫柔,沒有因為這個責怪我,反而說你想拉就拉吧,完了我來給你清理。

二、生完後要壓肚子

生完後我躺在床上休息,以為過去的傷痛就一去不復返了,沒想到醫生突然來給我壓肚子,這疼痛程度堪比宮縮,我差點以為自己要氣絕身亡了。

不過後來也知道,不是每個產婦都需要壓肚子,應該是我惡露排的不好,醫生才會幫我按壓肚子,以免留下後遺症。

三、不是每個寶寶生下來都會哇哇大哭

我腦中對生孩子的固有印象就是:孩子一生下來就馬上哇哇大哭。但我家寶寶生下來只是哼哼了幾聲就睡著了。開始還擔心是不是寶寶有啥問題,後來檢查什麼的完全正常,能吃能喝的也非常聰明。

四、快生的時候宮縮就不痛了

寶寶快要出來的時候,雖然宮縮力度更強了,感覺有股力量使勁推著寶寶,但只是想憋氣使勁,不像之前的宮縮還有疼痛,我是完全不痛了。

儘管我在生娃之前做了很多功課,可是實際在生的時候,才知道可能有各種意想不到的狀況出現,不過好在都是小問題,只要好好聽醫生指揮,大部分媽媽都會順利生產的。

我是朵拉媽媽,專注分享孕產及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朵拉小樹和萬千寶貝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