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视频」疫情下的复工记#“马帮”进城

3 月 4 日 21:23 分,几声嘶鸣打破了村庄的宁静。邻里闻声陆续会聚到村口,像是一场送行。

五匹马、头向交叉,用碗口粗的树干独自隔挡,带棚的货车厢还有空地,置放驮篮。一小时后,车子沿水泥乡道驶离清镇市卫城镇顺河村下坝组,向着贵阳城出发。

「Z.视频」疫情下的复工记#“马帮”进城

" 马帮 " 进城并不容易。37 岁的 " 帮主 " 唐洪发年后已骑着摩托车,往返老家与贵阳四次,尽管单边的骑行需要近两个小时,但疫情防控期间,能不能带马进城,复工挣钱才是他最关心的。

年前十多天,唐洪发新接的活路是在贵阳小车河国家湿地公园大门口附近山上,13 个 110 千伏电网基站迁改的沙石驮运。为此,他在工地附近的克玛冲给自己和 " 帮友 " 租了两间民房吃宿,另花 300 元租了几间拆迁闲置房做临时马厩。

「Z.视频」疫情下的复工记#“马帮”进城

没有耽搁,当天马被运到已近凌晨 1 点,次日早上 7 点,一盆盐水面,几人吃过,赶马匆匆上山。

一车车河沙卸倒在山腰,眼前林茂坡陡,再无路可前行,这是唐洪发 " 马帮 " 真正的用武之地。马背左右对称的驮篮装满压紧,可载河沙五六百斤;途经 80 度上坡,赶马人需扯紧马尾呈匍匐状迈步;500 米左右的距离,运送一立方河沙、这样的单边一匹马要往返七八次,工价在 120 元左右。

「Z.视频」疫情下的复工记#“马帮”进城

" 马帮 " 成立是十几年前的事了,这些年,在工作过的都匀、威宁、凯里和盘州等地都小有名气。" 当初是一个做电网的四川老板,看我背沙石一天天肩膀子皮开肉绽的,就说小唐你做事踏实,能不能搞个运输马队,我给你介绍活路。"

唐洪发算是子承父业,62 岁的父亲唐明贵赶马 20 多年,是他入行的 " 师父 ",如今又是他的 " 帮友 "。其他人要么是亲戚要么是邻居。

「Z.视频」疫情下的复工记#“马帮”进城

" 小儿子脑筋灵活,不光自己能干,还总能到处找来活路给大家干。" 唐明贵说儿子比自己出息多了。想当年," 自己赶马驮煤、拉粪,运菜,包谷饭洋芋汤能管饱肚皮,一天还能挣十几块钱就感觉不得了了。" 又说,不过,家中 8 兄妹,那年月也没得选择。

「Z.视频」疫情下的复工记#“马帮”进城

" 马帮 " 一年在外做工时间平均有七八个月,作为 " 帮主 ",唐洪发还同时开展着其它业务," 像空压机、水磨钻、内燃凿岩机这样的设备我都买了十多万;和’马帮’一起打包揽活 "。

「Z.视频」疫情下的复工记#“马帮”进城

山地贵州,给了 " 马帮 " 特殊的生存空间。山顶修建蓄水池,偏远农村厕所改造、沼气入户,甚至山腰间包圆坟堆,拉石驮沙,较于人力成本," 马帮 " 更是占尽绝对优势。

" 接到大点的工程,我打几个电话,就能找来三四十匹马;广西的莫马帮、云南的李马帮我们都是长期互通活路的。"

「Z.视频」疫情下的复工记#“马帮”进城

一年前,唐洪发开通了自己的抖音号,取名 " 万事如意 和气生财 ",发布的 68 个短视频多是 " 山野间艰难地干活路 ",466 个粉丝,点赞 3196 人次。

" 俗话说,行船走马三分命;我们挣得都是劳力钱 ",一条抖音中,唐洪发脸上挂满豆大的汗珠,喘气说:" 再苦再累也要干,挣钱供两个娃儿好好读书,不要像我没文化,在这吃苦力。"

「Z.视频」疫情下的复工记#“马帮”进城

月亮升空," 马帮 " 归来。每天,赶马人必先梳理马鬃、喂食包谷草料,再提桶依次饮水;一番安顿后,才轮到自己端上饭碗,喝些酒解乏。

唐洪发负责当晚伙食,熏腊肉切成一盆,厚薄不一,就着菜苔,一锅乱炖。" 这腊肉是我家前年杀的年猪,400 多斤重;菜苔也是自家菜园里摘的;我俩孩子看这一锅就说没胃口,他们说汉堡和袋装的薯片才是人间美味。"

「Z.视频」疫情下的复工记#“马帮”进城

唐洪发抹了一把嘴角的油腻,笑说:" 一代会比一代日子好过。" 父亲唐明贵转过脸,没吭声,眼神却流露出认同。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志红 文图 张鑫视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