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火鍋業將發生5大變革:單鍋大量出現,場景再細分……


疫後,火鍋業將發生5大變革:單鍋大量出現,場景再細分……


疫後,火鍋業將發生5大變革:單鍋大量出現,場景再細分……

△合眾合設計的新零售火鍋店模型

id:HZH-15


疫情之下,我們聽到餐飲市場有兩種聲音,一種認為影響是暫時的,活下來就ok,相對樂觀;


另一種則認為,此次疫情會對整個餐飲的營業模式和門店增量產生影響,尤其是現有存量市場的迭代。


聚焦到火鍋領域,我們發現,在銷售形式、服務模式、業態分化方面,都蘊藏著一些變革的信號。


疫後,火鍋業將發生5大變革:單鍋大量出現,場景再細分……

從36氪發佈的《火鍋行業研究及消費者調研報告》可以發現,火鍋是大家外出用餐的高頻選擇,其中有超過一半的消費者外出用餐次數中有10%-30%選擇了火鍋,且70元-130元的中高檔火鍋居多。


從整個數據可以看出火鍋具備天然社交屬性,從價格帶來看,人們對火鍋存在一定的品質需求。


疫後,火鍋業將發生5大變革:單鍋大量出現,場景再細分……


經歷疫情,根據品牌抗風險能力的差異,火鍋進入了洗牌狀態。新的競爭格局之下,火鍋行業會裂變出什麼樣的品類,和門店經營模型?


銷售形式的變化

無人售賣、超市化、貨架延展


隨著疫情的發生,消費者的心理和行為發生改變,這些變化也推動餐飲的銷售形式發生變化。


所謂銷售形式,其實是產品怎麼賣的問題。大方向來看,新零售半成品產品會在門店出現,便於門店使用和消費者採買、家用。


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取決於整個品牌的供應鏈,是不是能夠匹配短保產品的效率,能否做到日配到店。


具體來說,我們認為會發生無人售賣、超市買賣化與貨架無限延展這幾大改變:


無人售賣


火鍋行業本身就是一個用人極致化的一個行業,所以在銷售環節將用人減到極致,無人售賣一定是未來。


無人售賣也分幾種類型,線上下單、用戶自選、機器售賣,但本質上都是零售邏輯,未來在大餐飲的變革中,火鍋店是最能適應這種變化的。


超市買賣化

因為是無人售賣,所以顧客將擁有高度的自主權。雖然火鍋行業已經有了火鍋食材零售店的邏輯,但在火鍋店裡還沒有很好的嫁接。


但近些年,火鍋店在產品分量研究上,已經有了很好的趨勢,小盤菜和串串,都是擁有自由度的細分代表


未來的趨勢,一定是後廚前置化,無需廚師,所有的菜品都不在菜單上呈現,而由供貨方直供餐廳的貨架,在售賣區直接展示出來。


用戶就像去超市選購菜品一樣自由。這樣,店家的銷售工具就由菜單的設計轉向零售的設計堆頭的氛圍銷售就會非常明顯。


把火鍋店變成一個超市。食材半成品區、生鮮區、新鮮蔬菜區、酒水區,當你買完食材之後,甚至你不想在這裡吃火鍋的時候,你可以把這些食材直接打包帶回家,自己在家做火鍋。


另外,我們還可以把服務員變成打包員,也就是盒馬的邏輯,服務大量店外產生的訂單。


貨架的無限延展


對於貨架的構想上,除了涮菜由供貨方直接提供半成品。鮮活海鮮區,在配搭品上,可以上架各類餐飲品牌的預製品。比如甜品小吃,比如飲品的部分,都是一些預製類的鮮貨產品,直接供應。


在售賣區的利用上,甚至可以將一些地方直接租借給小餐飲品牌,讓消費者可以吃到現制現售的品牌產品,同時也能共擔成本。


多業態、多產品,這樣才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貨架多樣性


服務模型的變化

由主動式,變為參與式


服務一度是火鍋業態的代名詞,也是海底撈的代名詞。


而疫情過後,火鍋業態的服務模型及體驗,極有可能發生較大的改變,服務方式將由主動式變為參與式。


以往消費者從進店到離店,感受到的所有服務,都是被動的被服務,甚至是超出期望的服務。


一個不經意的眼神,一句不經意的話,一個下意識的動作,都會被服務員快速捕捉,並主動轉化成為服務提供給消費者,這是主動式服務。


但是近幾年,隨著消費者的年輕化,帶有極強自我和自由的價值主張。這時服務的性質就會發生變化,再加上疫情的影響,消費者往往希望自己動手或參與到運營動線中來。


根據這種變化,我們應當在消費者進店/預先消毒/點餐/加菜/加湯/結賬/離店等關鍵觸點中,為設置參與式服務模型。通過引導、陳列、互動、協助讓消費者自我完成。

疫後,火鍋業將發生5大變革:單鍋大量出現,場景再細分……

疫後,火鍋業將發生5大變革:單鍋大量出現,場景再細分……

同時服務模型的變化,必將帶來成本結構的重構。疫情倒逼傳統餐飲進行盈利模式的豐富化,多種經營模式和消費場景才能保證現金流。


單鍋形式大量出現

產品矩陣重組、sku增多


大家對大火鍋的需求依然存在,但同時會分化出安全性較強的單鍋形式


所以,很多火鍋店在改造的過程中,肯定會考慮到單鍋和大鍋的並存。以往除了呷哺呷哺,大多數火鍋品牌是不存在單鍋的,除非個別品牌包廂中會採用單鍋。


這又將同時導致產品矩陣重組、產品sku增多等變化。


產品矩陣重組


傳統火鍋產品,以簡單明瞭的鍋底-葷菜-素菜-小吃-飲品系列呈現,讓消費者迅速決斷,但缺乏對銷售的引導。


未來火鍋產品矩陣,會因為更多文化特色屬性,以及人群口味的細分而變化,將相同口味或屬性的產品放在一起,滿足消費者對於相同屬性產品的聯單率。


例如:在點過毛肚的還喜歡點什麼,之間做關聯推薦。每家火鍋都應該有自己的熱銷排行,以及基於核心品項的矩陣關聯,滿足集中銷售的原理


疫後,火鍋業將發生5大變革:單鍋大量出現,場景再細分……

△合眾合設計的新零售火鍋店模型:一人鍋與大鍋融合,加入新零售火鍋模型,還有奶茶、小吃站、甜品站的集合。


產品sku增多


火鍋行業的產品sku由以往的三四十個,發展到今天每家門店五六十種,更有甚者上百種。


第一是,滿足不同人群聚餐時,對菜品偏好不同的需求。火鍋是高聚會場景熟悉的餐飲,產品的種類豐富性越強,才能滿足各類口味偏好的人群;


第二是,高流量的邊際產品,對其他單品門店營業額的殺傷,例如我們看到更多品牌開始在門店增加茶飲、各類小吃等。


單鍋制,則更易催生出一些小眾產品線或細分產品線。


綜合品類集合的可能

多元化火鍋+融合模式


從開店形式看,原來很多店往購物中心扎堆,但購物中心較難切零售。因此疫情過後,更多門店會尋找社區機會,把社區生鮮集合到門店,貼近用戶。


但同時,這就需要一定的休閒場景。火鍋天然的社交屬性背後,伴隨著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在休閒場景上,更多應該跨品類結合。


比如甜品、奶茶小吃的結合,就是把社區店周邊,有品類沒品牌的小店爆款美食,集中到火鍋門店中,形成火鍋門店新的綜合業態。


比如,以火鍋+甜品,跨品類融合的集漁火鍋在各地強勢上榜。


隨著消費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未來火鍋業態,將可能出現更多的跨品類甚至跨業態的結合,朝著更加多元化的火鍋+融合模式發展。


疫後,火鍋業將發生5大變革:單鍋大量出現,場景再細分……

疫後,火鍋業將發生5大變革:單鍋大量出現,場景再細分……

疫後,火鍋業將發生5大變革:單鍋大量出現,場景再細分……


火鍋業態再分化

一至四人,將成為新的組合點


疫情之前,火鍋分化已十分激烈。


首先從地域維度細分的,例如川系,北派,粵系,雲貴系,臺式,海外系等,不同區域的細分,在消費者心中也基本上有相對應的頭部品牌。


其次是從食材維度進行細分,例如:巴奴的毛肚,撈王的豬肚雞,哥老官的美蛙魚頭,椰庭的椰子雞火鍋,大斌家的串串香,滷校長的滷味火鍋等等。


這些品牌,通過高認知、高流量的食材關聯品類,佔領消費者心智。


其他還有通過品牌差異化形成競爭區隔,例如海底撈的服務,湊湊的火鍋+茶飲模式,電臺巷的市井火鍋場景,小輝哥的自助模式等等。


疫後,火鍋業將發生5大變革:單鍋大量出現,場景再細分……


其實發展得好的,都是消費場景的細分,並非品類本身的細分。


因為細分最終是為了滿足消費者不同場景下的需求,搶佔特定場景與品質人群的優先購買權,吸引該定位的消費者進店,形成新的場景組合、客單價。


疫後,火鍋業將發生5大變革:單鍋大量出現,場景再細分……


當整個大的運營體系的成本結構較重時,市場就會出現再分化,包括面積的分化、客單價的分化、產品屬性的分化以及人群、組合的分化,即一至四人將成為新的組合點。


甚至很多的套餐火鍋將會更好地出現,比如集漁泰式海鮮火鍋,他本身就是與甜品組合的。


綜上,大的火鍋品牌和已經存量的火鍋品牌,一定會迎來新的革新。


危機總是孕育著機會,機會必將引發變革,而變革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時候被“星星之火”點燃。


統籌|語嫣 視覺丨馬亞丹

法律顧問丨李欣華

本篇轉自合眾合,ID:HZH-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